2024年云南省中考试卷中考打印

发布 2024-01-05 23:15:05 阅读 2930

6)古诗词中有不少关于送别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两句。(课外内均可)

2、语文综合运用(6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两题。

西南5省(区、市)自去年11月以来,秋、冬、春三季连旱,灾情从60年一遇不断升级到80年、100年一遇,越来越严重的特大旱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国家防总、水利部积极协商国家有关部委加大对旱区抗旱资金的支持力度,用以帮助解决农村人畜忺水和农田水利生产的困难。今年以来,共拨付**应急综合抗旱资金12.92亿元,其中特大抗旱补助经费1.

55亿元;提前下拨西南5省(区、市)**预算内投资计划经费63.63亿元,其中54.8亿元用于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3.

09亿元用于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5.74亿元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县补助。

1)请提取文段主要信息,写在空格内。不超过50字。(3分)

答:2)云南°青年**会±发起了°我为乡亲送瓶水±暨°爱心蓄水池±紧急募捐公益活动,希望募捐一些善款,让乡亲们°久旱逢甘露±。请你代°青年**会±拟一条°献爱心±的募捐宣传标语。

(3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9~24小题,共44分)

一)(3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1分)

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2分)

答: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既克,公问其故。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文:2)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12、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13、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

答:14、第二段描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他的什么特点?(2分)

答:三)(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让°低碳±成为一种习惯。

①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低碳±之风扑面而来,一时间,°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成为当下的流行语。°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等新概念、新政策在世界各国风起云涌。

②何谓°低碳生活±?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通过对居家、办公、交通、出游等个人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的简单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实现节能减排,最终达到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③推行°低碳生活±,要从转变理念做起。努力降低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不仅是为拯救地球家园所做出的行动,也是为了使我国走上节能减排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最大限度地节约有限资源,提高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倡导°低碳生活±,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树立与之相应的理念。

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向公众介绍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让°低碳±理念融入大家日常生活,并开展节水节电节气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④过°低碳生活±,要从小事做起。°低碳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涉及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据《生命时报》报道,少买一件衣服可减少二氧化碳2.

5千克,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

3千克,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少开一天车可减少98千克二氧化碳就个人而言,过°低碳生活±,完全可以从改变一些生活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积极实践°低碳生活±,让 “低碳±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成为一种时尚。

⑤倡导°低碳生活±,要强化责任意识。在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如何抑制全球变暖,我们承担着共同的责任。为了将来能喝上干净水、呼吸到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物,每个人都应°责±字当头。

要把低碳工作、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正确的习惯培养起来,作为勤俭节约的重要内容来发扬,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杜绝长明灯、长流水;平时少乘车多走路,少坐电梯多爬楼;多用网络办公,少用打印机;开短会、讲短话、行短文,改变那种高消耗、低效益等现象。总之,人人注意节能,事事讲究减排,处处推崇环保,就能形成巨大的°低碳±力量。(李仁锋李正祥)

15、°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反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请根据文意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2分)

答:16、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17、关于怎样过°低碳生活±,文章给出了哪三条建议?(用原文回答)(3分)

答:18、°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你还能提出哪些好的建议?请简要写出三条。(3分)

四)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9—24题。(18分)

诗意的生活俞敏洪。

①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人类离不开诗,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诗。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琐碎的生活用厚厚的尘埃把我们心中的这块圣地封闭了起来,而远离诗歌的我们变得日渐庸俗,我们似乎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

但在我们心底深处,诗歌这片圣地却永远不会消失,只要一有机会,它就像花树遇到春风一样,一夜之间就能够开出灿烂的花朵来。一个人只要心中怀有诗意,就已经达到了诗的境界;而一个人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诗意的生活。诗意的生活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把现实生活中琐碎的情感升华为美好情感的过程。

只要我们愿意,诗意总是可以找到的。

②什么是诗意的生活呢?在学校里,如果除了每天在教室里听课、在图书馆看书之外,除了匆匆穿行于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之外,你也有过躺在草坪上看白云飘过的时候,也有过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池塘边发呆的时候,也有过在黑夜里被教室的灯光所感动的时候,也有过春天看枯草泛绿、秋天叹秋风落叶的时候,也有过枕靠在床上捧着自己心爱的书舍不得放下的时候,那你就已经有了诗意的生活。在工作中或生活中,除了朝九晚五奔波忙碌之外,你也有过在书桌上放一盆绿色植物并细心养护的时候,那你也已经有了诗意的生活。

诗意的生活不是刻意去寻找的,而是这样一种能力--身处琐碎的日常事务却不被日常事务所淹没,总能在不经意间抬头看一看天空,想一想远方,做一做白日梦。很多人陷入世俗事务的纠葛中,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跳进水中一样,除了痛苦的挣扎和绝望什么都没有。而懂得诗意生活的人就像一个会游泳的人,在水中能够悠然自得,既能够和水相融,也能够体会到搏击大海、劈波斩浪的快感。

那些懂得诗意生活的人总能够从平凡的日子中找到美好,找到让自己心灵获得营养的诗意瞬间。

诗意的生活也意味着我们要为自己留出一些空白。°留白天地宽±,就像一幅画得太满的画不会给观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一样,充塞着各种世俗事务的生活也不会给人留下太多的诗意空间。我们需要留白的空间和时间才能活得更加从容,才能释放种种压力达到内心安宁的平衡,而只有内心安宁的人才会拥有欣赏世界上美好事物的眼睛,才能进入诗意的生活状态。

《圣经》描述上帝在一开始创造世界的时候就是工作六天休息一天,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工作五天休息两天,表面上看比上帝还会生活,其实不然。我们常常用这两天的时间更加拼命地学习或工作,拼命地联络或应酬来构建所谓的社会关系,往往疲惫之感比工作的五天还甚。还记得小时候很喜欢星期天,因为一到星期天我们就可以在原野上追逐蝴蝶,奔跑撒欢。

而现在的孩子害怕周末,因为周末一到,家长安排的无数课外学习和补习在等着他们,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享受童年。孩子从小的生活就没有了诗意,长大后除了成为工作狂或厌世者,很难成为一个从容生活、有诗意的人。

④因此,请从这一刻开始,暂时放下手中的学习和工作,关掉电脑和手机,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把脑子里令人烦恼的世俗事务驱逐出去。然后,再睁开眼看一眼窗外的天空,想象一下城市之外的大地,那里鲜花正在盛开,河水正在奔流,百鸟正在歌唱,每一株草、每一棵树都在等待着你,等你去寻找一种诗意的生活。

(文章有删改)

19、第①段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指代什么?(3分)

答案: 20、阅读第①段,请解释°诗意的生活±的含义。(3分)

答案:21、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第②段中°懂得诗意生活的人就像一个会游泳的人,在水中能够悠然自得,既能够和水相融,也能够体会到搏击大海,劈波斩浪的快感±一句的理解。(3分)

22、第③段中作者认为:生活要°留白天地宽±。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2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24、阅读这篇文章后,你一定有所感情。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想。(不少于80字)(4分)

四、写作(50分)

25、请以°期盼 ”或为期盼°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2、不少于。

3、作文中不能出现考生所在地地名、学校校名及真实姓名。

2024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绝密 启用前。云南省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 语文知识积累 第1 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省 x ng 悟狭隘 y 丘壑 h 殚 d n 精竭虑。b.孤僻 p 殉 x n 职执拗 o 黯...

2024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与解析

一 选择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矿石粉碎 b 酒精燃烧 c 汽油挥发 d 冰雪融化。2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 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3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木制桌椅 b 塑料杯托 c 金属表链 d 陶瓷盆。4 ...

2024年云南省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一

一 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 的相反数是。2 在第三届中小 会上,我市共有1330名学生参赛,创造了比赛组别 人数 项目之最,将133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 一元二次方程x2 2x 0的解是。4 如图,ab cd,a 56 c 27 则 e的度数为。5 植树节这天有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