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时代学校高二地理教案

发布 2024-01-06 10:00:12 阅读 3531

基本信息。

课题作者及工作单位。

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

胡如贵。余干县新时代学校教材分析。

教材在讲述了农业的基础知识和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后,安排重点讲述了4种农业地域类型。每个类型在简单介绍其在世界的分布和主要特点后,都选一个典型区域进行分析,来论证基本原理。本节是前面内容的具体延伸和补充。

主要目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可以说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情分析。学生基础分析:通过前面两节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农业地域类型”及“区位”问题已有一定认识,学生再来学习本课,结合案例,应用理论分析具体农业地域类型,相对来说较为容易。

学生自身思维活跃、课堂积极性高,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利于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但他们对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实际分析农业地域类型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问题,涉及到世界地理内容,而学生在初中所积累的世界地理知识比较匮乏,这会成为他们学习的一个障碍,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恰当、适度的指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通过读图分析,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简单图表表达地理事物。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其它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它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制约着人类农业活动类型。2.培养学生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

3.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提高利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归纳。

教学方法和学法。

采用地图法、讨论法、**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并指导学生应用比较法、阅读法、及读图法学习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前两节课,我们学习。

了农业的基础知识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了解到了农业的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因素制约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这也就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详细内容。本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

新课环节1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让学生回忆上节的知识内容。

联系旧知引入。

新知。对区域地理知识重现。

用事实材料把握空间分布。

创设问题---介绍总体学习思路,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

新课环节2阅读“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读图思考题。)

4、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读图思考。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

认真分析地图,思。

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

考问题并回答问题。

的劳动力条件吗?

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借助地图,激发学习兴趣,展开**。

新课环节3提示: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

点拨: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

要求学生讨论、读。

**带和温带季风区的。

图、析图、对问题展开探。

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

究。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2024年),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学生通过讨论、读图、析图、对问题展开**,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思维及学习兴趣。

新课环节45、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相互讨论,尝试总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结。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的很少。

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活动:

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活动步骤:1.列出资料清单。2.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利用活动,展开**,解决重点。

新课环节5尝试对问题的进一步深入分析。

进一步提出问题,深入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

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

原因。措施。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阅读。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为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

2、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居世界先进水平,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超级杂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万多千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新课环节6收集材料。

了解学科前沿知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爱知识的热情。

新课环节7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是否掌握了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区位因素的方法,及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方法呢?下面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区位因素的方法及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方法。(小组讨论3分钟)

问题激发学生探。

深化学习的成果。

究,展开合作学习,综合分析问题。

板书设计。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2.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

社会因素:劳动力、人均耕地、历史、饮食习惯等3.特点。

特点原因。小农经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②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

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农民凭传统经验④水利工程量大受季风气候影响,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表。

项目。认真听课,课堂表现。

评分细则。基本上能。

能认真听课,并进行课堂学习活动。但有分神的现象。要。

在教师的约束学习活动不佳。

15分。评分。

积极进行课堂学认真听课,积习活动。并有自极进行课堂学。

40分已独立的见解。习活动。

40分按时保质保。

作业完成20分。

30分按时保质。

教师约束。20分或以下。

基本能按时完成。

10分。有不交作业或抄袭等的现象。

5分或以下。

量独立完成,并保量独立完有独特见解。

20分。成。

15分。积极参加小积极参加能参加小组活动,与同学合作愉快。30分。

达不到以上要求。

20分或以下。

组活动,有独立小组活动,爱。

小组活动。见解,动手、动动手、动口、口、动脑能力强,动脑能力强,与同学合作愉快。

35分。40分与同学合作愉。

快。40分。

80分以上评优,70-80评良,50-60评合格,50分以下评不合总分:

总评。格。等级:

教学反思。对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通过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教学目标的实施,要正确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正确权衡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轻重,拿捏好“导与学”的度。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突显在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达到教学活动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由于本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农业的生产情况较为熟悉,但也因知识面狭窄,对商品谷物农业生产不熟悉,不利于对比学习;因此,在教学上主要采用设问和讨论等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季风水田农业的作物、分布和生产特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熟练地掌握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而且主要采用众多的**资料,从中也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最后学生小结,使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高二地理试卷

龙游二高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地理。命题人 钟张梁戴周丽。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 试卷 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 答题卷上交。2.试卷共6页,有2大题,34小题。3.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卡 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试卷 请用2b铅笔将...

高二地理试卷

2015 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地理。命题人 韩金荣谭晓红李玉兰校对人 韩金荣。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 卷 选择题共60分 1 选择题 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新加坡素以空气清新而闻名,但近年来常...

高二地理试卷

周口中英文学校09 10学年上期第一次月考。命题人 宋玉杰审核人 程树芳。考试范围 必修3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它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 下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