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设计反思

发布 2024-01-07 10:55:12 阅读 5808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之一.中考试卷的编制,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过程中的练习题和考试题的选编,中考命题者必须考虑:怎样把握初中数学内容、该出什么样的试题、如何控制试题的范围和难度等.一份好的中考试卷,既要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现基础性,还要适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要有利于各种程度的学生考出自己的水平.体现中考的评价、激励、导向和选拔功能。

一、 效度方面。

1、重视基础性,突出对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的评价。

遵循“课标”的基本理念,以初中学段的知识与技能为基准,全卷突出对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的评价,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关注教材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内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技能,强化了对这些核心观念、基础知识、常用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核,突出了重点知识和核心内容.

例如有关空间与图形方面试题设计中,我们认真把握“课标”要求和教学内容,兼顾“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诸方面:

“图形的认识”部分突出考查学生对图形及相互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本质的把握;

“图形与变换”部分突出考查学生对图形变换及动态变换过程中的规律的认识;

“图形与坐标”的考查主要在图形的准确定位方面;

“图形与证明”的考查在公理化思想、数学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

10.如图,电灯p在水平悬挂的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已知ab=2 m,cd=5 m,点p到cd的距离是3 m,则点p到ab的距离是。

a. mb. m

c. md. m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顶点c的坐标是。

a.(3,7b.(5,3)

c.(7,3d.(8,2)

16.如图,矩形abcd与圆心在ab上的⊙o交于点g 、b、f、e,gb=8 cm,ag=1 cm,de=2 cm,则efcm.

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过点m(3,0),且平行于y轴.

1)如果△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0),b(-1,0),c(-1,2),△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是△a1b1c1,△a1b1c1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是△a2b2c2,写出。

a2b2c2的三个顶点的坐标;

2)如果点p的坐标是(-a,0),其中a>0,点p关于。

y轴的对称点是点p1,点p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是点p2,求pp2的长.

19.已知: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求证:(1)△afd≌△ceb;

2)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再如第7题: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菱形等腰梯形

.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有17.9%的学生选择等边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抽样统计本题在12道选择题中得分率位列倒数第二。

试卷注重通性通法,直接考查数学核心知识。如第11题和第13题均是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点的坐标的表示及平行线的性质和互为余(补)角的等知识的直接考查.这种侧重考查“双基”,注重通性通法的试题,为提高试卷效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突出对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例如第11题、第12题、第23题、第24题、第27题、第28题的数形结合思想;第14题、第21题、第24题、第25题、第26题、第27题、第28题的函数与方程思想;第23题(内隐)、第24题(外显)的分类思想;第25题、第27题的转化思想;第12题、第20题的统计思想;第6题、第22题的随机思想等.第23题、24题、第25题、第26题、第27题、第28题每题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分别考查了2~3个层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过点m(3,0),且平行于y轴.

1)如果△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0),b(-1,0),c(-1,2),△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是△a1b1c1,△a1b1c1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是△a2b2c2,写出。

a2b2c2的三个顶点的坐标;

2)如果点p的坐标是(-a,0),其中a>0,点p关于。

y轴的对称点是点p1,点p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是点p2,求pp2的长.

第24题:某块实验田里的农作物每天的需水量(千克)与生长时间(天)之间的关系如折线图所示.这些农作物在第10天、第30天的需水量分别为2000千克、3000千克,在第40天后每天的需水量比前一天增加100千克.

1)分别求出和时与之间的关系式;

2)如果这些农作物每天的需水量大于或等于4000千克时需要进行人工灌溉,那么应从第几天开始进行人工灌溉?

3、关注对数学活动过程的评价和学习能力考查.全卷通过设置**型问题、开放型问题、运动变化型问题、操作型问题、应用型问题等多方面地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如: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过点m(3,0),且平行于y轴,如图16.

1)如果△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0),b(-1,0),c(-1,2),△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是△a1b1c1,△a1b1c1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是△a2b2c2,写出△a2b2c2的三个顶点的坐标;

2)如果点p的坐标是(-a,0),其中a>0,p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点p1,点p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是点p2,求pp2的长.

注:动手操作既是数学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解与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有效方式。本题设置了轴对称变化和点的坐标变化的有关问题,对于考查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好的作用。

题目的背景清晰、明快,设计自然、合理,尤其是第(2)小题设置的问题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又重点考查了分类的数学思想,使试题的考查有较高的效度。发挥了试题的整体效应:概念理解与操作技能掌握情况。

试卷中除了考查具体的、外显的知识和技能外,一些试题渗透着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例如第27题在船舶运动过程中,构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变式认识能力;第25题利用矩形相似选择二次函数模型,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的知识迁移能力;第28题通过矩形纸片折叠,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丰富的图形关系中,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利用所得信息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关注对学生在一般性思维方法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的评价,尤其是注重对学生探索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并使学生感受“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形成自己的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 信度方面。

1、题目叙述准确、简明,方便学生理解题意。

全卷根据陈述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了陈述方式,合理、简明、准确地呈现有关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题目。如第14题采用纯文字的方式呈现,达到了陈述准确、简明,易于学生理解的效果;第5题采用**结合文字的方式来表述问题,解决了四天的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的用文字叙述不好陈述的问题,通过**使问题明了、简洁的展示在学生面前;第27题注意了借助图象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使本题变得较容易理解,又减少了阅读中的困难。

21.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中型汽车的停车费为6元/辆,小型汽车的停车费为4元/辆,现在停车场有50辆中、小型汽车,这些车共缴纳停车费230元,问中、小型汽车各有多少辆?

2.整卷卷面设计美观、爽目,有助于消解学生考试的心理紧张。

本卷在结构编排上注意了版面布局合理,有效的减少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的畏惧感,题目间的搭配合理,减少试题对考生造成的不利影响,反而会给学生带来较好的视觉感应,有利于学生发挥出真实的答题水平。在难易程度分布上,具有较强的层次性,注意了难度平缓上升,有利于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心态的调整,稳定的投入到解答过程中,对提高试卷的信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评分标准明确、可行,便于控制评卷误差。

21、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中型汽车的停车费为6元/辆,小型汽车的停车费为4元/辆,现在停车场有50辆中、小型汽车,这些车共缴纳停车费230元,问中、小型汽车各有多少辆?

解法一:设中型汽车有辆,小型汽车有辆. 1分。

根据题意,得 3分。

解这个方程组,得 5分。

答:中型汽车有15辆,小型汽车有35辆. 6分。

解法二:设中型汽车有辆,则小型汽车有辆. 1分。

根据题意,得. 3分。

解这个方程,得. 4分。

所以. 5分。

答:中型汽车有15辆,小型汽车有35辆. 6分。

注:本题是一道常规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学生通常的解法也就两种:设两个未知数、,从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设一个未知数,把另一个未知数用表述出来,从而只要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但标准答案并没有忽略上述差别,而是认真地给出了每一种解法的评分标准,从而非常有利于教师阅卷,较好地解决了“不同解法之相应点和关键点上有相同的赋分”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减少评分误差。此外,本标准各得分点的赋分也较为合理,从而保证了评分结果具有较好的信度。

4、重视试题背景的公平性,提高考试的信度。

全卷在考查内容、试题素材和试卷形式等方面努力体现公平性。全卷创设了较多的新的试题情景,尤其突出了原创的特点。全卷共有自编题16题,占总分的65%,其余均为改编题,以体现公正、公平。

这些试题中所设置的背景都是学生熟悉的和可以理解的。

主要有:(1)入境旅游者人数统计问题;(2)温差的问题;(3)降水概率问题;(4)家庭支出费用的统计图问题;(5)灯的使用寿命问题;(6)饮料销售量统计问题;(7)停车场收费问题;(8)选择餐厅概率问题;(9)农作物需水量问题;(10)西瓜销售问题;(11)船舶航行问题.

许多试题源于课本,能在初中数学课本中找到原型,只是注重了对这些原型的加工、组合、类比、改造、延伸和拓展,第19题改编于九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下同)第79页的练习第2题,见例5,第21题改编于八年级上册第186页引例,见例6,第26题改编于九年级上册第68页练习的第1题,见例7,象这样对教材的例题、练习题和复习题略加改编入卷的试题共有12题,占总分的35%.

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2 2014中考试卷分析。5 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没有交点,则的值可以是。a.2 b.1 c.1 d.2 9 方程的解是 6 6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规定把一个三角形先沿x轴翻折,再向右平移两个单位称为一次变换,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b c的坐标分别是,1,1 3,1 把三...

年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江苏省南京市09 12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结果。张进奇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09年考了5题,3题选择题,1题填空题,1题解答题。第1题选择题考查了有理数的相反数,分值为3分,难易度为a 第2题选择题考查了绝对值,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实数的四则运算,其中有理数知识占1分,难易度为b,第3题选择题考查...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2分 为了方便市民出行,提倡低碳交通,近几年南京市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根据规划,全市公共自行车总量明年将达70000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