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特岗模拟卷

发布 2024-01-13 08:45:20 阅读 5022

a.群体内的合作 b.群体内的竞争 c.群体间的合作 d.个体的能力

14.( 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

a.积极 b.权威 c.民主 d.消极

15.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

a.对象相同 b.概念不同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二、多项选择题

1.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 )

a.活动的难易 b.竞赛动机的激发 c.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d.注意的干扰

e.群体的规模

2.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是( )

a.距离远近 b.交往的频率 c.态度的相似性 d.个性的互补

e.外形 3.以下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

a.班级 b.小组 c.少先队 d.小集团 e.团员

4.以下属于结构创设的是( )

a.教师的指导 b.规定限制 c.采纳学生的意见 d.安排日程 e.奖励

5.问题行为的一种分法是分为三种类型( )

a.扰乱性问题行为 b.心理问题行为 c.品行性问题行为 d.性格性问题行为

e.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三、填空题

1.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___

2.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___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3.定型的期望包括人们对教师理应表现的行为及其所具有的___和意向的期望。

4.通常我们可以把学生的群体分为两种:按照教育管理的要求组织起来的群体,如班集体,叫群体,通常所说的小团体或友伴群则属于___群体。

5.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 _和___三个阶段。

6.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在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即___

7.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__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8.课堂的三大要素包括___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

9.教师在分配学生的座位时,最值得关注的是对___的影响。

10.人际交往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__和 __是主要的人际交往工具。

11.__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它以___情感和谐及行动统一为特征。

12.教师促成的纪律应该包括结构的___和___

13.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___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与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

14.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但不能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和___等手段。

15.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___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四、名词解释

1.定型的期望 2.人际关系 3.合作 4.竞争 5.问题行为

五、简答题

1.简述群体的含义和特征。

2.教师的期望通过哪四条途径影响课堂气氛?

3.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课堂纪律分成哪四种类型?

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六、论述题

1.群体动力的表现。 2.简述课堂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

2.a[解析]松散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一阶段,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结成群体,还没有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3.d[解析]略。

4.a[解析]联合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它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5.c[解析]1920年阿尔波特让被试分别在单独情境和社会情境里工作,结果发现社会情境中的效果要比一个人单独活动好。

6.b[解析]略。

7.b[解析]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8.b[解析]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即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9.d[解析]略。

10.d[解析]勒温曾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11.a[解析]教师促成的纪律有结构的创设和体贴,规定限制是结构创设,bcd属于体贴。

12.d[解析]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它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满足需要的程度。

13.a[解析]略。

14.a[解析]课堂里往往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积极的课堂行为是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际相联系的行为,消极的课堂行为是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15.b[解析]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差生、后进生和优秀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差生、后进生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但在正常的班级里人数较少,所以两者的概念是不同的。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群体对个人活动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其决定因素是abcd四个选项,和规模的大小没有关系。

2.abcde[解析]人际吸引和人际排斥是学生在课堂里处于不同的地位。题中的各项都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

3.abce[解析]正式团体就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d属于非正式团体。.

4.abde[解析]教师促成的纪律包括结构的创设和体贴,其中采纳学生的意见属于体贴的范畴。

5.cde[解析]问题行为的化分方法有多种,其中的一种是将它分为扰乱性行为和心理问题行为两种,还有一种是将它分为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和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三、填空题

1.课堂情境 2.人际关系 3.动机 4.正式;非正式 5.联合群体;集体 6.从众 7.消极的 8.学生 9.人际关系 10.语言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 11.人际吸收;认知协调 12.创设;体贴 13.投射 14.剥夺学习权利 15.潜在威胁

四、名词解释

1.定型的期望: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任务往往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即使某一位教师的外貌谈吐并不符合这种固定的看法,人们还是会按照这种固定的看法去看待和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2.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3.合作:学生们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二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4.竞争: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5.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五、简答题

[答案要点]

1.群体.是介乎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人群结合体。具体地说,就是指在组织机构中,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为实现目标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规定其行为规范的人群结合体。它的基本特征有:

④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②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相互交往。协同活动;③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

2.(1)接受。教师通过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为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社会情绪气氛。(2)反馈。

教师通过输入信息的数量、交往频率、目光注视、赞扬与批评等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3)输入。教师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数目不等的学习材料,对问题做出程度不同的说明、解释、提醒或暗示。

(4)输出。教师允许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听取学生回答问题的耐心程度等,都会对课堂气氛产生不同的影响。

3.(1)教师促成的纪律。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开始对同学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和如何行事。

(3)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4)自我促成的纪律。

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4.(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油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

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于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2)班级规模。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3)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4)对教师的期望,人们会按固定的看法去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善于利用群体动力,实现课堂的促进功能。

(1)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名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之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

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其次,要帮助课堂里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形成归属感。最后,给予恰当的赞许和鼓励,形成力量感。 (2)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相互影响阶段;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 (3)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其中积极的课堂气氛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学习,而且也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吁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人际吸引和人际排斥使学生在课堂里处于不同的地位,课堂管理中必须重视课堂里的被嫌弃者和被孤立者。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协调合作和竞争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成为实现键进功能的有益手段。

2024年山西特岗模拟卷

山西特岗教师 2013年山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模拟卷 二 1.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育论 d.教育心理学 2.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的方向b.教育为谁服务。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d.教育怎样培养人。3.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学生b....

特岗模拟试卷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试卷三 小学信息技术 部分试卷。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将命令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中外部命令以什么方式存放于何处?2.汇编语言的特点是什么?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有哪些优点?3.什么是excel的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得分评卷人 试题由中人教育独家提供,...

2024年江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科目

每一年特岗教师招聘都牵动着好多考生的心,那么2016年江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科目是什么?会考哪些内容呢?提前知晓特岗考试科目,有助于安排自己接下来的复习计划。接下来就一起看下2016年江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科目有哪些吧。虽然2016年江西特岗教师招聘公告还没有公布,但是我们可以根据2015年江西特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