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练习卷

发布 2024-01-13 09:35:18 阅读 4538

【化学t1】第二单元过关清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一。1、空气的组成是(按计算)氮气占 ,氧气占占0.94%, 占0.03%,其他杂质气体 。

2、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原理是:红磷燃烧时生成了 ,冷却后,瓶内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 的水沿导管进入 ,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体积的1/5,说明空气中氧气的约占 。

3、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偏低的原因。

4、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偏高的原因导致部分瓶内空气。

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不能用木炭,因为木炭瓶内压强不能用铁丝测定,因为铁丝。

6用汞加热法测定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但没有测定出空气中的其他成分。

7、氧气的用途:利用可用于医疗急救、潜水,利用可用于金属切割、金属的焊接等。

8、氮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溶于水。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燃烧;不支持燃烧; 供给呼吸。(填能或不能)

氮气的用途:作化工原料(如生产氮肥、硝酸、炸药)、做如食品充氮防腐)、用于低温超导研究。

二。1、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包括氪、氙等,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稀有气体的用途:用作保护气(因为化学性质。

用作 (因为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利用性质);

氦气用于填充气球(因为不活泼)。

2、空气污染:(1)空气污染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飘尘)和有害气体两类。

其中有害气体包括等。

特别注意:二氧化碳(co2) 空气污染物!(填是或不是)

2)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引起)、酸雨引起氟利昂引起)。

3)空气污染的主要**的大量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工厂排放的废气等。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减少使用燃料,多用清洁能源;积极。

3、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两类。

纯净物是只由物质组成,有固定的化学式,如等。

混合物由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的化学式,如等。

4、氧气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 溶于水的气体。在很低的温度下氧气能变成液体或雪花状的固体。

三。1、氧气的化学性质有助燃性(蜡烛、红磷、木炭等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和氧化性。

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

反应时的现象:红磷燃烧产生放出热量。

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

反应时的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对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

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

反应时的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火焰(对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火焰),生成有气体,放出热量。

实验时集气瓶内放少量的作用集气瓶内的水换成细沙(填能或不能)。

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

反应时的现象:铁丝在空气中只发红不能燃烧(对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放出热量。)

实验时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细沙的作用。

实验时要将铁丝系在火柴梗上,火柴梗的作用。

实验时要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

四。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的特征。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初中阶段判断依据中有氧气。)举例。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交叉关系。 常见的缓慢氧化等。

2、分解反应的特点:即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分解反应的特征。

3、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属于氧化反应的有分解反应的有既是化合反应也是分解反应的有。

氢气+氧气水 ②镁+氧气氧化镁 ③水氢气+氧气 ④硫+氧气二氧化硫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铵。

4、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分离。

原理是:利用氮气的沸点比氧气 ,先将空气降温加压变为然后升温减压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余下的就主要是 。此变化过程是变化。

5、催化剂:能其他物质的但本身的和在反应中都没有改变。

正确理解催化剂要注意:①熟练记忆催化剂的“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改变速率是“加快速率” (填一定或不一定)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增加生成物的质量(填能或不能)

一个反应可以有不同的催化剂,每一种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可能不同。

五。三、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药品:高锰酸钾固体)

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

装置图(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仪器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集气瓶、玻璃片等。

2、实验步骤:(茶庄定点收利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再若说明不漏气。

装药品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

安装固定装置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

点燃酒精灯加热(加热时要先再用酒精灯对药品部位加热。)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注意事项:

1 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氧气溶于水。

2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是因为此时的。

3 当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

4 当观察到冒出时,表明已经收满。

5 排水法的导管只能伸到。

6 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但不够干燥。

7 先将再防止。

8 检验氧气的方法:将若说明是氧气。

六。1、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药品:过氧化氢溶液(状态二氧化锰固体)

2)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3)装置图(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4)仪器锥形瓶、双孔塞、玻璃导管、胶皮管玻璃片等。

5)实验步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然后若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装药品(先在里加二氧化锰,再从加双氧水)

注意:长颈漏斗必须伸入到液面下,以防止。

化学练习卷

练习卷1 一 填空题 共10分每题2分 1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含量时,临近终点前应向溶液中加入kscn,使沉淀转化,减少沉淀 对i2的吸附。2 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0.01 25.64 1.06 26.71 3 标定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是 邻苯二甲酸氢钾,测定水的硬度的基准物是碳酸钙...

化学练习卷

一 填空题 1 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 溶液由和 组成的 溶液的质量等于 和 质量之和。3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二氧化碳在水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随压强减少而。4 一种叫做 的液体具有杀菌和防腐能力,它就是35 40 的 甲醛 溶液,其中溶质为溶剂为...

高二化学练习卷

一 选择题。1 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证明原子中存在 a 粒子b 电子c 中子d 原子核。2.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x2 y2 现有下列叙述 x被氧化,x是氧化剂,x具有氧化性,y2 是还原产物,y2 具有还原性,x2 具有氧化性,y的氧化性比x2 氧化性强,其中正确的是。abcd 3.若m是 a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