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 江苏卷

发布 2024-01-15 12:50:02 阅读 8530

2024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江苏卷。

作者:李凤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4年第25期。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考题解析】2024年的江苏作文试题依然为“新材料作文”,命题风格和去年一脉相承:现象加观点罗列,但开放度更大,命题人在题面中罗列的“现象”似乎可以“无限”拓展,考生都可以有入手点。今年所选的话题——“语言”本身内涵就比较多,再加上材料对“语言”这个词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使得文章的立意和内涵表达变得更加丰富。

应引起注意的是,材料中的“语言”有实虚之分,实的就是人们日常交际运用的语言,也就是话语或者书面文字,虚的就是“规则”或“属性”,也就是特定的事物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则,我们遵循这些规则,去理解它们。

在审题时,考生应注意,真正的思维着力点是最末三小句。在这三句中,命题人罗列了三种观点——语言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化。三种功能逐层深入。

考生可以任选其中一个观点入手行文,也可以另起炉灶。对于考生常选的议**、记叙文这两种文體,写作的难易度平分秋色。

在具体写作中,考生可以抓住“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这句话进行发散,比如建筑是语言,是凝固的诗;二十四节气是语言,是农耕的语言…… 应该避免的误区是:只抓取材料前面的现象,忽略掉了最后面的关键句,导致文章流于肤浅;紧紧围绕前面的“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而忽略和最后的关键句的组合,导致文章空泛。

2024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 广东卷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 广东卷。作者 徐增才。作文与考试 高中版 2015年第28期。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的作文。60分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 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 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 树木之...

2024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北京卷 教育

北京卷。真题回放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答。不少于。50分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 岳飞 林则徐 邓世昌 赵一曼 张自忠 黄继光 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 北京卷。真题回放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答。不少于。50分 在中华...

2024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 全国大纲卷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 全国大纲卷。作者 司念鉴。作文与考试 高中版 2013年第28期。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4月29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他随后拨打那部手机,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他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2000元 买 回手机。一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