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模拟卷 自编

发布 2024-01-17 03:10:10 阅读 3383

卷面整洁(5分)

一、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每空4分,共4分)

a、遍稽群藉睡眼惺松中流抵柱周道如砥

b、记忆犹新断壁残垣随声附和夜郎自大

c、出乖露丑不屑置辩芸芸众生鞠躬尽粹

d、味同嚼腊君子固穷鳞次桎比心弛神往。

二、补全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每空0.5分,共10分)

1、《“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2.臣本布衣出师表》诸葛亮)

3.《马说》一文中用“▲,描绘了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用“▲,

4.《小石潭记》中对游鱼作静态描写的句子是▲,▲

作动态描写的句子是▲,▲表明人物心境的语句是▲,▲说明了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

5.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6.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许多句子含有典故,请写出其中的两句来:

三、文言文翻译(每空1分,共4分)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2.食之不能尽其材。

3.屋舍俨然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名著题(共7分)

1)根据要求填空。(1分)

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选段中的“他”是__▲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名人传》中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伟大的**。

b.《鲁滨逊漂流记》主要叙述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2017中考名著题及答案2017中考名著题及答案。

c.祥子拼命攒下的钱被侦探敲诈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化为泡影。

d.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故事有智擒红孩儿、智取生辰纲等。

3.《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给梁山泊108位好汉都取了一个幽默、风趣的绰号,请你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名字及其绰号,并用简洁的语言做点评价。(4分)

五、阅读《四十二粒芝麻》,完成下题。

四十二粒芝麻。

顾振威。1)每天放学后,我都拖着饥饿的身子到村口去,双眼痴痴地望着灰蒙蒙的远处,望眼欲穿地渴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能闯入到视野之中。

2)父亲到平顶山拉煤已有十多天了。生产队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抽调劳力去平顶山拉煤。父亲是从上海来的知青,身子单薄得像麻秆一样,苍白瘦削的脸上还架副近视眼镜。

父亲递给队长一支丰收牌香烟,晃了晃并不粗壮的胳膊,嘿嘿笑道,我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吃了三十多年饭,有的是力气,你就让我去吧!

3)去平顶山拉煤是最累的活了。想想看吧,来回要走1000多里路,1000多斤重的煤车,全凭两条肉腿拖回来,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也要累掉几斤肉。队长不解地问父亲,队里的人都怕拉煤,就你不怕,你到底图啥?

父亲实话实说,图的是多挣点工分,为家里省点粮食。三个像狼崽一样的孩子,越来越能吃了,我不忍心让他们饿着肚子啊。

4)队长指了指打麦场里的大青石说,去拉煤不是去享福,得有力气才行,你能挪走那块大青石我就让你去。

5)这块大青石少说也有一百四五十斤,置于打麦场中岿然不动。父亲就是父亲,他找了根木棍,找了块砖头,把木棍放在砖头上,轻轻松松地撬走了大青石。队长笑道,你力气虽小,却会使巧劲,我同意你去拉煤了。

6)在我焦灼万分的渴盼中,我终于望见了生产队拉煤的架子车像爬虫一样慢慢蠕动着。

7)我耐心等待着,终于看见了父亲。父亲两手架着车把,车缰绳深深地勒在肩膀上,身子弯得像弓一样,双眼盯着凸凹不平的土路。a随着车子的蠕动,我听到了像老牛一样粗重的喘息声。

8)父亲抬头擦汗的时候看到了我,脸上顿时露出了阳光般明媚的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回家告诉你娘,就说我胜利回来了。

9)我刚回到家里,父亲就大步流星地回来了。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只是十多天,父亲的脸就瘦得像刀削一般,苍白的脸上嵌着一道道煤灰。

母亲嗔怪道,人身不是铁打的,你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

10)父亲刚在板凳上坐稳,就把我抱到他腿上,又喊来两个弟弟,从怀里掏出一个烧饼,一脸自豪地说,走到漯河车站,队长大发慈悲,买了十多个烧饼,一人分一个。我把它分成四份,你们一人一份。

11)看到我们兄弟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12)母亲把她的那份分成两份,逼着让父亲吃掉一份。父亲狡黠地说,你吃了我再吃。母亲坚持道,咱们一块吃。

b父亲把洋火盒大的烧饼捧在手里,嘴巴埋在手心里,鼓动着脸颊。母亲吃了烧饼,父亲嘿嘿一笑──父亲手里,赫然躺着他那块烧饼。

13)你咋没吃?你咋没吃?母亲不满地质问道。父亲羞愧地低下了头,嗫嚅道,怎么没有吃?我吃了,整整吃了七天。

14)看母亲愕然得圆瞪了眼,父亲讷讷地说,我真该死,几十岁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将烧饼上的芝麻全吃光了,不多不少,42粒!

15)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16)光阴荏苒,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我也早做了父亲。当我饿着肚子,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饱尝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体味到了父亲当年那种发自肺腑的喜悦,我感到自己的心也像父亲一样被幸福和喜悦涨得满满的。

17)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

选自《意林》2024年4月第8期)

4.文中2-5段采用什么记叙顺序?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5.结合文章9-14段,写出父亲的行为,以及母亲相关情感变化的词语,完成下表。

父亲的行为母亲的感情。

a.嗔怪。父亲舍不得吃那块烧饼 b

父亲诉说他吃了整整七天的烧饼c

d.感动父亲的行为母亲的感情。

6.请分别运用修辞或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文中划线a和b两句。

a句:随着车子的蠕动,我听到了像老牛一样粗重的喘息声。

b句:父亲把洋火盒大的烧饼捧在手里,嘴巴埋在手心里,鼓动着脸颊。

7.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说说标题“四十二粒芝麻”的妙处。

六。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14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节选自诸葛亮《自表后主》)

注解】①【伏】对皇帝上表时表示自己趴在地上不敢起来。敬词②【何期】谁料。③【垂】悬挂。

今人常说命悬一线,即此意。④【寰宇】天下。⑤【不自】自己不。

⑥【治生】营生(指务农、经商)

【尺寸】指很少的额外收入。

9、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试用于昔日达孝道于先君 b.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c.先帝称之曰能臣死之日 d. 悉以咨之悉仰于官。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陟罚臧否2)性行淑均。

3)悉仰于官4)以长尺寸。

11、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语文中考模拟卷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说明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4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颀长 q 踉跄 l ng 精神矍铄 ju 踌躇 zh b.龟裂 gu 星宿 s 鞠躬尽瘁 chu 和面 hu c.嗤笑 ch...

语文中考模拟卷 答题卷

芜湖县南湖中学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素质能力检测。答题卷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常恐秋节至汉乐府 长歌行 树树皆秋色王绩 野望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晴川历...

2019语文中考模拟卷

班级姓名计分。一 积累运用 25分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 a 裸露 lu 招徕 l i 泯灭 m n 戛然而止 ji b 干瘪 bi 玷污 zh n 孱弱 ch n 器宇轩昂 xu n c 娴熟 xi n 抽噎 y悲怆 chu ng 相形见绌 ch d 虔信 qi n 狡黠 x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