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7 3简单的小数加 减法》教案

发布 2024-01-29 12:10:00 阅读 9736

第一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材第96、第97页的内容。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中的插图画了文具商店的一角,标出了8种文具的**。例3和例4以及“做一做”的三个问题,都来自于这幅插图。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方面的经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历,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有比较直接的帮助。

例3和例4的解答中各提示了两种算法,重点是引出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做一做”的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提倡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1.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投影仪,投影片。

1.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做整数加、减法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做题的经验来回答)

2.笔算下列各题。

根据这四道题的计算,说一说这四道题有什么特点。(前两道是整数加、减法,不需进位也不需要退位。第三道加法题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数要加上进位“1”;第四道减法题的个位不够减需从十位退“1”和个位合起来再减,而十位上的数不要忘了减“1”)

3.教师总结:①做整数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起相加、减。②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再减。

1.学习教材第96页例3(1)。

投影出示教材第96页主题图,教师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开学了,同学们到商店买学习用具。

同学们完全可以把看到的创设出情境来共同分享)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一共多少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多少元?

一支铅笔比一个卷笔刀便宜多少钱?)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问:你们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们想怎么计算。(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①学生用口算就算出了结果,但要让学生说明他是怎么想的。

②把0.8元改写成8角,0.6元改写成6角,相加减完后再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③按照前面复习整数加、减法的方法写成竖式计算)

教师总结并板书:0.8+0.6=1.4(元) 0.8-0.6=0.2(元)

方法一:方法二:

方法一:方法二:

答:一共1.4元。 答: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0.2元。

教师说明:在用小数直接加减时,在竖式的上面也可以写上单位,目的是要将相同数位对齐,这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是一样的。

2.学习例3(2)。

教师引导:如果我们要求带橡皮的铅笔比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如何列式呢?(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学生可根据学习例3(1)的经验,试着自己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后,说一说他们的不同做法。(教师总结并板书)

1.2-0.6=0.6(元)

方法一:方法二:

方法一是把1元看成10角,加上原来的2角,用12角减去6角是6角。方法二仿照整数加、减法计算,小数部分第一位的2减去6不够减,从个位借1当十,在小数部分第一位上加10再减,也就是12个0.1,减去6个0.

1)3.学习教材第97页例4。

投影出示例4。

教师:请同学们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根据题意可知,小丽有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花去6.8元后,她还想用剩下的钱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求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

如果小丽想把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她的钱够不够。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要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够买笔记本和铅笔,首先要求出小丽剩下的钱是多少,再计算出笔记本和铅笔的价钱,然后用小丽剩下的钱与笔记本、铅笔的总价进行比较,最后判断出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够买笔记本和带橡皮的铅笔的方法与前面相同。

师生共同**解题方法。

方法一:10-6.8=3.2(元)

2.5+0.6=3.1(元)

3.1<3.2,所以买铅笔够。

如果把换成,2.5+1.2=3.7(元) 方法二:10-6.8=3.2(元)

3.2-2.5=0.7(元)

0.7>0.6,买够了。

0.7<1.2, 买不够。

3.7>3.2,所以钱不够。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解题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对比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复习内容和例3、例4,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低位算起。

(2)都是满十进1,退1当十。不同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例3、例4,做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结合第97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边提出问题边解答,师生互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同桌互相合作,用手中的学具进行估价编题,并说出解题过程。(也可以估计课桌、黑板的长、宽进行编题计算)

三、典型习题解析。

例商店里彩色粉笔1.4元一盒,白粉笔0.8元一盒。

1)买一盒彩色粉笔和一盒白粉笔,一共多少元?

2)一盒白粉笔比一盒彩色粉笔便宜多少元?

思路分析:(1)一盒彩色粉笔和一盒白粉笔一共多少元,就是把两种粉笔的价钱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4+0.

8。计算小数加法时,先把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2)要求一盒白粉笔比一盒彩色粉笔便宜多少元,首先要弄清“便宜”是少的意思,所以这道题要求的是一盒白粉笔和一盒彩色粉笔相差多少元,要用减法计算,列式是1.4-0.8。

计算小数减法时,同样要先把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解答:(1)1.4+0.8=2.2(元)

答:一共2.2元。 (2)1.4-0.8=0.6(元)

答:一盒白粉笔比一盒彩色粉笔便宜0.6元。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把下面三件商品的单价按要求填在括号里。

7.8元 3.7元 5.2元。

1)买一个魔方和一个小布熊一共花( )元。

2)买一个魔方和一个布娃娃一共花( )元。

3)买一个布娃娃比买一个小布熊贵( )元。

3.写出竖式,并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动脑筋试一试。

课堂作业答案。

思维训练答案。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与加数(或减数、被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1.通过直观推理、比较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

第二课时(习题课)

练习二十一。

教材第98、第99页的内容。

1.巩固复习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把所学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正确计算,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数字卡片,盒尺,投影仪。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集体在练习本上完成,投影展示并订正。

在订正时,教师要强调,计算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2.学生打开教材第98页看第1题,要求学生先说一说题意,然后在教材上完成,学生在计算时可以口算,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1.引导学生看第98页的第2题。让学生读题,并解答教材上所提出的问题。

①《动脑筋》比《童话故事选》便宜多少元?②各买1本书,10元钱够不够?(解答第一问时,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列式,然后在练习本上完成。

在解答第二问时,首先让学生弄清题意,并且说一说,怎样才能知道10元钱够不够,计算时可以估算,或者口算,也允许学生列竖式计算。最后把第二问的结果在教材上答出来:各买1本书,10元钱不够)

2.引导学生看第99页的第7题,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可以说我看到了一个站牌,它是1路,车从儿童乐园到省博物馆,共24站。

每两站相距约1千米,10千米以内票价1元,每增加1千米增加0.5元)教师:那么小丽要从儿童乐园到光明街,车票要多少钱呢?

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后回答。(从儿童乐园到工人文化宫是1元,再从工人文化宫到光明街又坐了2站,每站加0.

5元,应加1元,小丽要花2元买车票)

让学生小组合作,一人当售票员(售票员可轮流当),其他学生当乘客,做乘车游戏,目的是让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下面是小明的体重统计图。

1)小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5 学生自己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出示小数点数位没对齐的练习题,让学生纠错。那么在小数加减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 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

三年级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的加减法。1 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 格林童话 花了4.2元。他又买了一本 数学世界 花了8.6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第一种算法 4元 8元 12元。2角 6角 8角。12元 8角 12元8角也就是12.8元。第二种算法 4.2元 42角。8.6元 86角。42 86 128角也就是12.8元。第...

小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教案

三年级数学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说课稿。大有山学校执教 马晓燕。我说课的题目是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一 说教材。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这个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在以前学习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计算做准备。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