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发布 2024-01-31 21:25:01 阅读 1427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

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用列表、画图、列式的方法整合题目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条件出发”的策略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数学思考:

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信息提取、发现问题、画图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推理的能力。3、问题解决: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4、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运用策略的价值,能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获得克服困难带来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合适的问题,运用“从条件出发”来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

正确整理、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运用“策略”来解决实际的相关问题。教学准备:多**课件、实物展示台、作业纸课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积淀素养。

课前黑板出示课题:《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呢?生齐答: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很会学习,能够从无声的语言中了解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而了解信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认真观察”。

评析:教师能够从课堂的一个小细节入手,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处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师:那接下来我们要看看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一、呈现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小猴吉吉家的果园丰收了,吉吉帮妈妈摘桃但是遇到了问题,想帮助它吗?(课件出示)出示课本第71页的改编题。

评析:将课本的案例进行了改编,把问题置于一个更具有童话色彩的情境中,活泼生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感悟新知1.分析例1

师:同学们默读题目,找找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生:条件是: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问题是: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师:我们把找到的条件摘录下来(课件按照顺序出示)师:你觉得要想解决题目的问题,哪个条件非常关键?生: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师:很好,这表明了2个量之间的关系。那我们该如何将这句话说的解释得更容易明白呢?

评析:让学生寻找题目中的关键条件并加以解释,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验到分析题目的方法,学会整合信息,为解决问题铺路搭桥)生1:我想的是,以后每天都比第一天多摘5个。

师:大家同意吗?他是意思是第二天、第三天都比第一天多摘5个……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是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又比第二天多5个…….生3:第一天摘的个数加5就是第二天的,第二天的加上5就是第三天的……

师:刚才第一位同学你同意吗?(同意,师微笑点头示意坐下)按照后面这两位同学的意思,说明参照物是不断改变的,符合题意,有道理!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办。师(板书:第一天。

第二天。第三天。

第四天。第五天)

师:条件分析好了,咱们该怎么入手去解决呢?要求第三天要先求什么?生:第二天摘的个数。

师:求第二天要用到什么条件呢?

生:要用到第一天的天数和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都5个。师:怎么列式呢?

生:第二天是30+5=35(个)第三天是:35+5=40(个)师:大家帮他验证下是否可行?

生:35比30多5个, 40又比35多5个,证明他的做法是可行的。

师:课本上还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方法:列表和填算式,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写在书上。

然后我们把成果展示给大家一起分享!同桌遇到了问题还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师:

这位同学请说说你列表的答案是根据什么得到的呢?

生:根据条件“第一天摘了30个”和“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我得到了第二天的,又根据第二天的个数和这个关键条件求出了第三天的…….师:你很会分析题目,知道组合条件。

师: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列算式”同学的成果。(师对照结果让同学们验证是否答案是否正确)(评析:

学生在三年级是一次接触策略,无论是列表还是列式,可以说都是初步的尝试和体验,教师没有强加学生选择某种策略,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不仅降低了教学的坡度,还给学生铺垫了“策略”的多样性)

师:同学们:回顾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无论是口答、列表还是列算式,虽然思考的方式是不同的,有没有找到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都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

师:是啊,不同的事物背后也许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爱动脑筋的同学一定会“三思而后行”,领悟其中的奥秘。

师:咱们刚才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可以称为“策略”(教师完善课前的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什么叫策略?谁能说说你认为的近义词?

评析:“策略”一词是学生在数学书上是第一次接触到,教师此举意在给学生一个心理建设“策略”的概念,为后续正是引入“策略”埋下伏笔)生1:方法(师:很接近)

生2:计策(师: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生3:谋略(师:你的回答很霸气)……

师:那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什么呢?从**开始出发思考问题的呢?生齐答:从条件出发。

师:这个策略是你们发明的,看看这个策略可以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三:巩固深化,提升策略。

师:小猴吉吉不仅非常有孝心,还爱动脑筋,瞧:他带了一架天平(课件先出示课本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左边的**),同学们,现在天平左右托盘是什么状态?

生:平衡。师:说完整,平衡代表着什么?生:左右托盘物体的重量是相等的。

师:根据图上的这个条件,我们得到了什么信息?生:四个苹果的重量是500克。

师:(课件出示第1题右边的**)现在又发现了什么新信息呢?生1:

一个橘子的重量比一个苹果的重量多20克生2:一个苹果的重量加上20克就是橘子的重量师:都可以,该如何列式解决呢?

生:一个苹果的重量:500÷4=125(克)一个橘子的重量:

125+20=145(克)

师:你很厉害,思路非常清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课件出示改编题:(小猴吉吉把丰收的水果运到森林里给其他的小动物们分享,一共运了3筐桃子,每筐10千克,妈妈运得苹果比桃子的总重多18千克。)师:

读完题目发现了什么?生:题目不完整师:

怎么补充呢?

生:妈妈运了多少千克的苹果?学生自行解决,同桌轻声交流答案。师:下面到了小猴吉吉运动的时间了。课件出示课本第73页的第2题。

师:你是怎么理解“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这句话?生1:如果第一次落下16米的话那再次弹起的高度就是8.

师:很好,理解得很透彻,咱们借助动画让其他同学也来看一看这个过程(课件出示动画:皮球弹起学生自行填表,验证结果。

师追问(面带质疑的表情:到第八次落下的高度可能是多少?)师:沉默?代表着思考?没有更多的时间等你,抓紧思考吧生:可能是0

师:你的回答好有远见,谁知道他为什么猜测是这个结果?生:

第八次有可能弹不起来了。。。师:你真是一个小诸葛!

非常了不起!师:同学们,这道题用了列表的方式,有什么好处?

生:能一下子看到变化的过程。(师:

你眼力真好!)

师:小猴吉吉邀请毛毛和其他朋友一起做游戏。课件出示改编题目(没有图).师:怎么能一眼看出毛毛和吉吉各自的位置呢?生:画图。(师:怎么画?)

师:那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按照你的理解把图画出来吧……

检查作业成果,展示。

师: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发现刚才这道题我们用到了另外一个策略——画图,这个策略有什么好处?

生:能够清楚看到毛毛和吉吉的位置。(师:是的,一目了然)

评析:策略的渗透绝对不能是平铺直叙式的,而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和感悟在学习中获得,学生基于解题的经历并形成相应的经验,从而能够选择最合适的策略去解题)四、走进生活,追求生成。

快到新年了,吉吉家的房子要装修。我们一起走进吉吉的家。

落下。弹起落下…….

课件出示课本第73页第4题)

师:仔细读题,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思考好的同学身体坐正向老师示意。生1:

白地砖的块数是15×8=120(块)花地砖的块数是120-70=50块师:你考虑得很周到。咱们还有不同做法吗?

教室里一时沉默……

师:虽然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做法,可我更希望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因为这不一样的声音代表的是一种敢于质疑的勇气,一种不跟从的独立思想,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评析:无论是在那种学科的课堂上,我们都要有种不变的情感追求,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从孩子的思想出发,不磨灭任何一个奇思妙想,要鼓励激励孩子们勇敢应对挑战,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机会)生2:我是这样想的,17×2+8×2=50(块)

师:这个做法值得琢磨,你给大家解释一下你的做法。生2。。。

师:同学们,想想看,虽然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从条件出发,但是这位同学没有用到题目中给出的文字条件,也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由此可见,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是唯一的,是多样的,而这个动力就是同学们执着坚韧的思考品质。

五、总结回顾,内化策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其实啊,策略的巧妙无处不在?你能举出生活中或者故事的主人公利用策略解决问题的吗?生1:司马光通过砸缸这个策略救了他的同伴。

师:你这个例子非常的贴切,同学们,假如换一种救人的方式,比如去喊大人行不行?

生2:行,但是有可能小孩就淹死了。生3:还可以把缸推倒(但是有可能缸很重)

师:是的,砸缸这个策略是最可行,多种策略中还有更合适的。你还知道他们吗?

随着**,课件按照顺序出示《乌鸦喝水》、《曹冲称象》、诸葛亮《草船借箭》、《卧薪尝胆》)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咱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生畅所欲言……

师: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课下还可以继续找老师沟通,如果你有什么感悟的话,也可以写成数学日记的形式,积累你们的学习经验。作业设置:补充习题。

评析:通过让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来达到回顾本课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的能力,使其在进步中历练并成长)总评:

本节课,教师能够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编排,自行改编题目呈现的方式,以小猴吉吉的活动为主线贯穿整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活泼轻松的学习环境,贴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取得了较佳的教学效果。概括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改编情境,激发学生**欲望。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简单的“这节课学习什么?”的小细节,向学生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继而利用“果园丰收了,吉吉遇到了问题,你愿意帮助它吗?

”这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刻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情境,引导孩子们主动进入了探索数学知识的学习状态。二、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探索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这类“解决问题”,思维还不是很成熟,教师在这个时候在引导学生读题的时候,有意问到“你认为那个条件是关键?”暗示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找“关键地方”实现组合条件,整合信息的目的,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体验到分析题目的方法。在解决例1问题的时候,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行选择列表或列式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按部就班的逐一解决,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对学生的信任,体现着一种“等待”意识,从而让学生在自我觉悟中成长。

教师充分意识到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三、立足教材,引导学生体验策略。

本节课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策略,无论从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是策略一词本身可以说都是陌生而不确定的,在承载主要任务的这节课中并没有让老师慌了手脚,而是立足教材,在处理每一个不同功用的习题时她都很慎重,尽管在有的问题的处理上仍然半收半放的状态,但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在**、思辨、感悟、创新中实现了自我生长的使命。

四、多管齐下,促进学生生成策略。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首先也必须是一个用心的教师。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去体验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旨在让学生在有形和无形中去感悟“策略”的价值,列举了一系列的例子,把数学课堂融入了历史中,比如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个策略在军事中的应用,再如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是越王勾践在政治中的策略。而这个设计又何尝不是教师潜心教学的一个策略呢?

苏教版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 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 73页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用列表 画图 列式的方法整合题目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 从条件出发 的策略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 数学...

苏教版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 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 73页。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用列表 画图 列式的方法整合题目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 从条件出发 的策略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 数...

苏教版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 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 73页。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用列表 画图 列式的方法整合题目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 从条件出发 的策略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