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发布 2024-02-05 16:20:04 阅读 9457

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本课是讲读课文,记述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盛大的开国大典的盛况。今天呢,就为大家推荐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继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文顺序,概括描写场景,开始了《开国大典》第二课时的教学,一节课下来,我反复回忆自己的教学过程,总感觉教得不顺手,磕磕绊绊的,似乎又回到了“老套路”上去了。一、课前预设不够充分。

复习导入中,设计回顾课文的主要场景,教师板书似乎还很顺手。顺势从整体入手,学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四个场景的情况,旨在高度概括,尽量读短文章。最初设想这一环节只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就能完成,不需要提到合作学习这一高度来解决问题。

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在课堂**现了学生概括不准确,五花八门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课文读得不够,在这一环节,应设置为小组内细读课文。二是,开国大典这历史事件与学生认识有一定的时间差距,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及相关的历史了解不够,没有亲身经历的感受,更谈不上感同深受,或许课前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影相、声音信息资料,对于这一环节的教学会迎刃而解了。

第1页。二、课中“小组合作”深度不够。

课堂中针对课文的重点内容设置了两个小组合作**点,一是典礼中人们的表现怎样?划出相关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二是阅兵式中,从语言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些什么?

学生在小组**的过程,对相关的句子画得比较正而且迅速,结合具体的语句谈感受时组内比较片面,没有将所划出来了句子放在一起,去研究,去品读,只是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从学生的展示交流发现**深度不够,究其原因:一是老师方法提示不够明确,二是时间给得不够宽余,总是想在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

在学生展示时,对学生划出的句子,老师利用课件,将其排列在一起,与学生一起分享、品味语言了,“30万人”、“一起”、“欢呼”、“掌声”,反复出现表达效果及表达的情感,老师似乎真正“包办”了学生的行为。也未能品出味道来。三、课堂问题处理不够合理。

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卡壳、不全面、不到位、语言不规范的问题时,随解决问题的行为不能灵活的去处理。总一味尽量去完成基本的任务,有不断往前赶的味道,或忽略了提醒、或默认了学生言行。

长文短讲,教师“讲”的时间少了,学生“学”的时间自然就增加了。他们在阅读时就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感受、

第2页。理解、欣赏,并真正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细节决定成败”,是我上课后得到的教训。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只有关注课堂细节,生成才能别样精彩。

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开国大典》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开国大典 教案。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 擎 排山倒海 瞻仰 肃立 肃静 的意思。2 着眼全文,用学习小纸条的方式编制大典流程图,理清全文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掌握 文路阅读 这种比较基本的阅读长文章的方法。3 研读重点句子,初步感受开国大典的隆重和壮观,背...

小学语文 五年级语文开国大典

自主学习合作 开国大典 教学。设计。作者 佚名。开国大典 这篇课文记叙了 年 月 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教学时,我们依据课文的叙述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 自主学习,合作 的学习方法,设计如下教学程序。一 创设情境,乐曲激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渲染 这是...

五年级1语文《开国大典》说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 开国大典 说课稿。华容县东山镇洪山头中心小学刘梅生。一 说教材。开国大典 是义务教育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二课精读课文,本组教材以 走进 为专题,开国大典 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按照盛典进行的顺序,通过对盛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