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古诗两首》人教新课标

发布 2024-02-11 22:30:10 阅读 6666

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材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选自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古诗所表达的是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

帆影已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前两行写景,后两行抒情。两诗均为送别诗。

学情分析】1.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学习古诗的基本能力。

2.学生善于想象,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3.搜集资料和积累的习惯和能力已逐步形成。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在对比中学古诗,分类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2.通过对比学习,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课前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我们来赛个诗吧!出题者说前两句,其他同学接后两句。谁先来。

2.能记住这么多古诗,你们真棒!我也想说,《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送别诗。

3.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们争相歌咏的题材。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送别诗。

二、初读古诗、正音。

1.同时出示两首古诗自由练读。

2.指名读古诗,纠正错误读音。

3.出示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重点指导“陵”

三、理解诗题。

1.从诗题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送别诗?

2.两首诗分别是谁送别谁呢?

3.他们是什么关系?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的?

4.送别的地点又是**呢?

5.指名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四、学习第一首诗。

简介背景资料:话说,李白年青的时候风流潇洒,挎一把宝剑、带一个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这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异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一见而故,相见恨晚,整天在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他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有一年春天,孟浩然要到扬州做事,这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对于朝夕相对的好朋友来说,真是难舍难分呀!于是,李白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

1)随机纠正字音。

2)怎样才把这首诗的节奏美读出来呢?请同学们再听录音朗读,注意听清楚诗是怎样停顿的。

3)出示节奏。

4)齐读。3、请一个同学来读这首诗,老师给你加点伴奏,希望你能读出韵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4、想象得真好!正像大家说的,这首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和李白站在岸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这两个情景。哪几句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的情景,哪几句诗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学生读诗句,交流:前两句描写了孟浩然告别的情景,后两句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四、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结合注释理解前两行诗句。

2.同桌互说。

3.指名交流,师相机引导“西辞”“烟花”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愉快、向往)

师:烟花给你们什么感觉?(漂亮,绽放……)为什么用烟花形容三月呢?还可以说什么样的三月?

生:百花盛开的三月,争齐斗艳的三月,阳光明媚的三月,鸟语花香的三月……

师: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现在又逢三月,这个季节去扬州,李白仿佛看见了扬州怎样的一番景象?

生:也是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

师:老师请大家欣赏下这时的江南一带的美景。(**课件)此时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华都市,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出游自然十分羡慕。

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

4.结合注释理解后两行诗句。

5.同桌互说。

6.指名交流,师相机引导从“孤帆”“唯”等词中体会朋友间的情深意浓。

7.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啊?

指名说:船。几只?

生:一只。师:

诗中哪儿告诉我们?生:孤帆。

师:对!孤帆就是?

生:孤孤单单的一只船。

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

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生:

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

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点击课件一支孤帆。)

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读读,指名读。你再试试。很好,范读,再来一遍。齐读。

8.“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

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

9.引导学生总结: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情景相融,情深意长。李白送别孟浩然时,依依惜别之情。

10.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并结合下面的注释,看看自己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在这指谁?(孟浩然)从哪知道的?(注释)真好,结合注释是弄清古诗意思的好办法。

师:烟花给你们什么感觉?(漂亮,绽放……)为什么用烟花形容三月呢?还可以说什么样的三月?

生:百花盛开的三月,争齐斗艳的三月,阳光明媚的三月,鸟语花香的三月……

师: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现在又逢三月,这个季节去扬州,李白仿佛看见了扬州怎样的一番景象?

生:也是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

师:老师请大家欣赏下这时的江南一带的美景。(**课件)此时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华都市,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出游自然十分羡慕。

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

师:有一个读书的好方法就是展开想象,请想象刚才说的画面并带自己的感觉读读这两句诗。

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啊?指名说:

船。几只?生:

一只。师:诗中哪儿告诉我们?

生:孤帆。师:

对!孤帆就是?生:

孤孤单单的一只船。

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

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生:

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

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点击课件一支孤帆。)

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读读,指名读。你再试试。很好,范读,再来一遍。齐读。

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

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

送上祝福的话。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

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能否用上我们积累过的送别诗来送送孟浩然?(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能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李白还在看什么啊?生:

江水。哪句诗告诉我们?生:

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起读一读。唯见是什么意思?

只看见。对,只能看见江水了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啊?生:

舍不得。这又是怎样的情啊?生:

依依惜别、难分难舍。是啊,怎样才能读出难分难舍的感情?自己读看看。

指名读。

加上第三句诗,谁来?

师:是啊!人虽分,情永在,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目送朋友远去的情景,抒发了朋友之间怎样的感情?

(板书:依依惜别)一年后,李白对自己的朋友,对当时送别孟浩然的情景仍旧念念不忘。这深深地情,这浓浓的意化作了这首千古名诗。

让我们再读一读生齐读。师生配合读。老师读。

一、三句,你们读。

二、四句。五、小结。

1.是啊,相见时难别亦难,从这首千古流传的送别佳诗中,我们感受着古人那浓浓的情意,一样的深情,别样的故事,我们继续感受诗人王维和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2.引导学生总结: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情景相融,情深意长。李白送别孟浩然时,依依惜别之情。

六、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首诗。

1小组合作讨论(解诗题,明作者2、抓字眼,明诗意3、多诵读,悟诗情。

2.全班交流。

3.师引导总结:前两行写景,后两行写情,诗人忧郁的心情,情景交融,情深意长,也写出了王维送别元二时依依惜别之情。

七、对比两诗异同。

大家看着板书,归纳一下两首诗的相同点。

自由练习后指名说。

还有哪些不同点呢?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八、复习巩固,背诵古诗。

1.老师叙述诗句意思,学生背诵相关词语和诗句。

2.在**声中有感情地背诵已学的两首古诗。

九、拓展思路,积累古诗。

1.除了送别诗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如思乡诗、边塞诗、咏春诗等等。引导学生课外读诗时要留意诗歌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2.布置自选作业。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维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

2)自主选择文中一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3)搜集(如边塞诗)一类诗歌,比较、赏读、摘抄或写体会。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古诗两首人教新课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围绕 感谢和安慰 展开讨论,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教学过程。本单元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它使人间充满了温暖。李白 王维与友人的真挚友谊令人难忘,台湾青年在 的灾难中坚持献骨髓的场面催人泪下 一幕幕感人的场面,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感情,感悟到互相关爱带...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 教案 苏教版

精品资料欢迎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第4课古诗两首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古诗两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单元。第一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1.认识 莺 啼 郭 旗 4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学习目标。2 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内容 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集体备课教案

教案。20古诗两首 教材简析 本单元选取的三篇精读课文 两篇略读课文都是引导学生在感受爱 表达爱 奉献爱的过程中体会爱的重要性,把握正确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价值观。古诗两首 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抒发了人世间最普通的友人离别之情,作为感情基石,为学生学习后面的课文打下了基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