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入编考试试题集

发布 2024-03-06 19:40:09 阅读 6434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最全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入编考试试题集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2、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的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

3、新兴运动类项目:指国际上比较流行但在我国开展不久的或国内新创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

4、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4、体格:指人体形态结构方面,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身体整体指数与比例及身体形态。

5、体能(体适能):指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6、水平目标: 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7、运动负荷: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负荷量一般学用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重量来表示;负荷强度一般以练习的速度、密度、难度来表示,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8、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9、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0.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11.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12.完整法:是指整套动作或单个动作不分部分地进行教学的方法,它常用于比较简单的动作或者结构严谨、难以分解的动作的教学。

16、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 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它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30、课堂常规:教师和学生上课时所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常规。

14、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作为学习领域的的这会领域,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5、体育: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16.运动表象:在过去运动感知觉的基础上,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

1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19.有氧耐力:指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

20、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21、快乐三要素: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

22、生物年龄:指个体在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了每个人生长发育的快慢程度。称之为运动训练。

23、运动指数:课内的平均每分钟脉搏数除安静时的每分钟脉搏数。

24、诱导性练习: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

25、运动训练:凡是培养运动员的一切准备过程都是运动训练。

27、练习轨迹: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移动路线。

28、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9、需氧量: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体内要氧化某些能源物质,所必不可少的氧量。

31、体育方法:是指体育教学、训练、锻炼的途径和办法。

32、速度:是人体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

33、力量: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

34、耐力: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35、灵敏:是指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各种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二、填空题。

1.跨栏跑的过栏技术,起跨腿是抬、伸、压,摆动腿是蹬、展、拉。

2、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去评价。

3、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4、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atp,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

5、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6、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7、竞技健美操比赛的项目有: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二人操、三人操、六人操。

8、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时,应先1-2报数。

9、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节奏与呼吸的节奏相配合。以鼻呼吸为主,以嘴呼吸为辅,呼吸均匀要有节奏 。

10、**跳远由快速助跑,沿直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组成。 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

11、体育锻炼的六项原则:(自觉性)、(经常性)、(个别性)、(全面性)、(渐进性)、(适量性)。

12、篮球场地的长为(28m),宽为(15m),3分线半径(6.25)米;排球场地的长为(18m)宽为(9m)。

13、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

14、马拉松全长(42.195公里)。

15、现代奥运会于(1894)年由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发起成立。 第二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16、人体所需营养素主要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17.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规定: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可获得2个学分。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其中体育知识理论和田径系列为必修必选内容。

18.中学体育课属于教学课,根据每次课教材种类的多少分为室外课和室内课,根据每次课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和综合课。

19.某学校高二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场比赛,共有7轮。 轮数=n-1 场数=n(n-1)/2

20.新课程标准将课程总目标细分为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它们分别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

21.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_。

22.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由条件目标、过程目标和效果目标方面组成。

23.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

24.现代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常用方法主要有传统型和现代型两种。

25.发展体能的原则一般有全面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健康性原则等。

26.体育教学中学练法包括自学法、 自练法和自评法。

27.课堂常规一般包括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三个部分。

28.学校组织校内田径运动会,一般可由报名编排自序册比赛分工画跑道比赛的记录宣告闭幕六个主要过程组成。

29.教师示范一般可分为镜面示范正面示范肢体示范语言示范。

30.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可分为年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31、课时计划也称教案,它是根据学期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安排并结合学生和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编写的。

33、武术运动是手型有拳、掌、勾 ;步型有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手法:推掌。

34、人们通常把身体素质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五大素质。

35、垒球握法: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握住球,小指弯曲抵在球的下面,掌心不触球。

36.发展小学生投掷能力的练习有投、掷、抛 、推等多种方法。

37.小学体育教材中有维族、藏族、蒙古族等几种民族舞蹈。

38.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

五、六年级的必测项目为身高、 体重 、 肺活量三项。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

一 判断题 正确的在括号内画 错误的画 每题1分,共15分 1 课程标准 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 领域目标 课程目标 水平目标。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3 国际业余田联将田径运动定义为 田赛和径赛 公路赛跑 竞走和越野赛跑及场地自行车比赛...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四

21 排球比赛场上6名队员分前后排站立,获得发球权的队,6名队员必须按 顺时针 方向轮转一个位置。a 逆时针b 顺时针c 任意。23 掷标枪的扇形区内角度约 29 a 35度b 45度c 29度d 34度。24 马拉松跑全程为 42.195 属超长距离跑项目。a 41 195千米b 42 195千米...

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

西安兴华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 2014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 填空题 25分 1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 的装饰纹样上。人面鱼纹彩陶盆 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 文化。2 宋代瓷器生产的五大名窑是3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 和北齐画家 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