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发布 2024-03-07 21:35:14 阅读 5587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适合乾安县自然灾害特点的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完善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确保各地及有关部门在县**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协调行动,高效、有序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减灾规划(1998-2010)》、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吉林省人民**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吉林省**“三定”方案及国家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乾安县境内的旱灾、水灾、冰雹、雪灾、低温冷冻、风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灾、**、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1.4 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原则;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坚持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2 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

2.1 某一乡(镇、园区、场)行政区域内,发生水灾、旱灾、风灾、冰雹、低温冷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1)因灾害死亡1人以上;

2)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00人以上;

3)因灾倒塌房屋100间以上。

2.2 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造成1人以上人员死亡或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00人以上或房屋倒塌和严重损坏100间以上。

2.3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2.4 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2.5 县**决定的其他事项。

未达到上述条件的,灾害救助由县、乡(镇、园区、场)根据灾情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

3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3.1 乾安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

乾安县减灾委员会为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协调机构,负责研究制定全县减灾工作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指导开展减灾工作,并与省、市减灾委员会进行沟通,组织协调全县减灾救灾工作。

主任:施鹏友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

副主任:李玉新县**办公室主任。

成员:孙士涛县财政局局长。

庞博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

赵东宇县民政局局长。

唐彦龙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朱明久县农业和畜牧业局局长。

李红兵县农业和畜牧业局副局长。

于健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宋学军县经济局局长。

刘波县商务局局长。

尤学武县统计局局长。

徐万钧县林业局局长。

李刚县粮食局局长。

刘向光县水利局局长。

王学君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李金山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齐兵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于振军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姜友县**局局长。

吕忠县气象局局长。

曹爽县移动公司经理。

王景义县联通公司经理。

王中挥县供电****经理。

姜广军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永恒县公安局副局长。

韩东华县民政局副局长。

张有林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

刘春华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单晓艳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王铁成县消防大队大队长。

王伟沈阳铁路局乾安火车站站长。

谢培颖县人武部参谋。

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民政局副局长韩东华兼任。

3.2 乾安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1)承担全县减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

2)协调有关部门听取受灾乡(镇、场、园区)的灾情和减灾救灾工作汇报;

3)收集、汇总、评估、报告灾害信息、灾区需求和减灾救灾工作情况;

4)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对灾害的支持措施;

5)召开会商会议,分析、评估灾区形势,提出对策;

6)协调有关部门组成赴灾区联合工作组,协助、指导乡(镇、园区、场)开展减灾救灾工作。

3.3 乾安县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任务。

县武装部根据县有关部门和乡(镇、场、园区)请求,组织协调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减灾救灾。必要时,协助地方**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县消防大队和县武警中队负责组织实施减灾救灾,协助当地公安部门维护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协助当地**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

县民政局组织、协调减灾救灾工作;组织核查和发布灾情;统一管理和分配国家、省、市、县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组织、指导救灾捐赠;组织救灾物资的筹集、储备和调拨工作;组织安排灾民基本生活;承担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县发展和改革局安排重大减灾救灾基建项目,协调有关方面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加强**监督管理,必要时实施**干预措施或者紧急措施,开展**监督检查,打击**违法行为,保持市场**稳定。

县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和组织救灾工作的对内宣传报道,并负责统一协调组织对外新闻报道,审发新闻稿件,收集报道反应;负责灾害现场的境外记者管理工作。

县公安局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协助组织灾区群众的紧急转移工作。同时负责看守所、拘留所等特殊场所安全,妥善转移和安置被行政拘留、行事拘留和监管人员。

县财政局负责减灾救灾资金筹措、安排、拨付和监督检查。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协助抢险救灾,协调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帮助、指导灾后临时住所的建设,协助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以及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抗震鉴定、修复、重建等工作。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减灾救灾人员、物资的公路运输和组织提供转移灾民所需的交通工具,抢修被毁公路,恢复中断交通,保障公路畅通。

县商务局负责向省商务厅通报灾情,配合调落实救灾及灾后重建的省、国家、国际和省外、双边合作项目计划。协调组织救灾所需的应急生活必需品**,确保稳定市场。

县教育和科技局帮助灾区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帮助做好校舍的恢复重建,安排重大减灾救灾科研项目。

移动公司、联通公司负责协调灾区应急通信保障。

县水利局掌握、发布汛情、旱情,组织、协调、指导全县防汛、抗旱、抢险工作,对主要水利设施实施调度,负责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

县农业和畜牧业局负责组织重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动物疫病、草原火灾防治工作,帮助、指导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牧业受灾信息的收集和上报工作;帮助和指导灾区恢复牧业生产。

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负责抢救伤病员;开展人间疫情监测,对灾区可能出现的重大传染病疫情进行预警;实施卫生防疫和应急处理措施,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扩散和蔓延,确保饮水和食品卫生安全。组织心理卫生专家赴灾区开展心理救助。

县环境保护局负责灾区的环境监测、恢复和治理。

县广播电视台负责灾区广播、电视系统设施的恢复工作。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

乾安县火车站负责铁路运输,抢修被毁铁路。

县统计局协助分析、汇总灾情统计数据。

县林业局负责沙尘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以及草原火灾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县**局组织**现场监视、震情分析会商和**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工作。

县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做好救灾气象保障服务。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对所提供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进行监督检验;负责国内外捐助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检验。

县供电****负责帮助灾区抢修和恢复电力设施,保证灾区电力**。

县人防办负责制定人防工程抢险救灾工作预案,保护人防工程安全,修复被损坏的人防工程设施。

县粮食局负责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粮、油、盐,建立紧急情况下的粮食**机制。

县经济局负责救灾应急交通运输综合协调;负责对其他救灾应急物资的组织和调运及申请运用国家储备物资。负责救灾应急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储备和调用工作。

县红十字会、县慈善会负责国内外红十字会或慈善组织救灾捐赠款物的接受和管理,参加灾区救灾和伤员救治工作。

图1 乾安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

4 应急准备。

4.1 资金准备。

县民政局组织协调县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等部门,根据省、市、县发展规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规定,安排全县救灾资金预算,并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以地方为主的原则,督促各地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力度。

4.1.1 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县财政和乡镇财政都应安排救灾资金预算。

4.1.2 县财政每年根据上年度实际支出,安排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帮助解决严重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

4.1.3 救灾预算资金不足时,县财政和乡镇财政安排的预备费要重点用于灾民生活救助,同时向上级请求财政支持。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镇 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编制原则1.4适用范围2 基本情况3 启动条件。4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5 应急反应。6 转移安置及生活救助7 灾后救助及恢复重建1 总则1 1编制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健全救灾体系和运行机制,明确救灾职责...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一 工作目标及任务。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积极实施救助,努力减少人员 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 有衣穿 有房住 有洁净水喝 有病能够得到及时 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二 适用范围。凡在我辖区发生的洪涝 等地质灾害,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本预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一 总则。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及时 有序 高效地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抗灾救灾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编制依据。依据有关法律 法规 规章以及国家和省 市有关救灾工作方针 政策和原则,依据 xx市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