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防震避险安全教育教案

发布 2024-03-14 08:10:10 阅读 5070

一、**的一般知识

**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容易突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引发了**。按成因分为天然**和人工**。

天然**包括构造**、火山**、陷落**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如地下核**引起的振动。我们一般所说的**,多指天然**,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震级是通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越强,震级越大。**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1、弱震:震级小于3 级的**;2、有感**: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3、中强震:

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4、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

汶川**就属于巨大**。

二、**预报知识

**发生前是有预兆的,**前自然界发生的与**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前兆。常见的**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变形,小**活动,地声、地光、地磁变化、重力变化或其它化学成份的变化、**波速度变化等等。

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前兆。

动物异常的反应主要表现在:(这里有一首顺口溜帮助大家记忆)

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

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这是震区人民群众在监视预报**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越大,越是临近**发生,动物异常的反应就越明显,但动物的生活习性发生异常不一定意味着一定有大震来临,因此,观测动物异常,进行分析鉴别,排除干扰影响,还应及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

三、**自救互救知识

1994年9月16日东山海外发生7.3级**时,尽管震感强烈,建筑物遭到破坏,但绝大多数人都能沉着应付,从而减少了人员的**。相反,我国有的地方曾因**谣传而盲目避震,造成无震也成灾的局面;而1992年11月26日在龙岩连城发生4.

7级**中,有290多人受伤,是由于缺乏防震知识,避震不当造成的。平时多一分防震的知识和经验,震时就能减少**和损失。那么**时我们怎么办呢?

1、室内应急

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知识判断**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一般有感**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危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时,跳楼逃跑好不好呢?事实表明这不是上策。原因**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相当短促,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

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根据唐山**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因跳楼或逃跑而**的人数在六种主要**形式(直接**、闷压致死、跳楼或逃跑、躲避地点不当、重返危房、抢救或护理不正当等)中占第三位。

**时造成钢筋混凝土大楼一塌到底的情况毕竟较少,完全倒塌一般是主震后的强余震所致。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除了具有一定的刚性外,还有相当的韧性。这就是主震往往不可能一下子彻底摧毁混凝土建筑物的原因。

所以,**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跨度小,加之有些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

室内避震不管躲在**,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体护住头部。

所以,相对来说,就近躲避可以把**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时如果你正在公共场所,如电影院或高层楼房的教室上课、休息等,当你感到**时,要注意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书包或衣服顶在头上,选择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场所,屈身蹲在课桌或坚实的家俱下,等待**平息后,再有秩序地撤离到空旷处,若房屋受损造成危房,不要急于返回取东西,以免接着可能发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压埋。汶川有一位干部,在**后向人们介绍他一家因地制宜遇震躲避的经验,很发人深思。当**那天的夜晚,他因公宿于城郊某库房里,睡觉的位置正对着门。

**时他迅速跑到屋外,房顶虽然塌落了,他却安然无恙。而他爱人和两个孩子住在市中心的家中,**时被突如其来的剧烈振动吓懵了,未敢从屋内跑出,急忙躲在家俱附近。据现场分析,假如当时他们也向外逃跑,则十有**会被附近楼房的砖块砸死。

当这位干部全家相聚时,他感慨万千他说:“我从屋内跑出来拣了一条命,他们娘仨没有向外跑也躲过了险情,否则咱们很可能见不着面啦!”这事例生动地告诫我们:

室内避震,是逃是躲需要因地制宜。

2.室外应急

假若**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这时不要冒着大地颤动的危险往室内取物或救人。经统计,在**发生的那十几秒至一分钟时间内,人们进入建筑物被砸伤的几率最大。

如1979年在江苏傈阳6.0级**中,有80%重伤员和90%的死者是刚逃到门口或要进门时被砸或被压所致。要等**危险期(约一分钟)过后,再设法去抢救,这时即使家人、邻里、同学被压埋在废墟下,你还是可以抢救他们脱险的。

当**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窗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上碎块等,会飞落下来。在商店密集的闹市区,落下物更是多种多样,如广告招牌,路灯架等,对人体的威胁相当大。住宅区的防护墙、石壁、土墙等往往崩裂倒塌,屋顶上的瓦片也会飞落,烟囱也可能腰折倒塌。

这些情况都要充分估计到。如果在街上行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应该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

**时,室外发生的事故相当多,桥梁可能垮塌,城市人行天桥和高层建筑都可能倒塌,地基可能下陷,油库可能燃起熊熊烈火,每次**都有层出不穷的次生灾害并发,因此每个人都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自救互救。

3、**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2)**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火。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同学们的记忆中从来没有**的印象,但**的危害性十分巨大,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平时要看看有关**的书籍和宣传品,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当**来临时做到尽量安全。

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

2 如遇到 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 过后再有序地撤离。具体参见学校教学楼 宿舍楼紧急疏散预案 3 如在街道上遇到 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 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震后 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

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

第。三 要有机警的报警意识,即遇危急时临危不惧,寻找脱身之遇,求助于 帮助。第。四 要谨慎交友。三 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9分56秒,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 有24.24万人死亡,重伤16万,轻伤36万。2004年2月15日中午11时20分,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

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

三 消防安全。校园火灾的原因 1 用火不慎 可燃物旁使用蜡烛 蚊香等。2 吸烟。3 违章用电。4 实验操作不当。5 玩火。预防措施 1.遵守学校消防规定,不准触碰电源开关。2.不玩火。4.嗅到电线胶皮糊味,要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发生火灾怎么办?1.首先大声呼救,带领同学赶快撤离火灾地点,然后报告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