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高一物理月考试题

发布 2024-03-16 13:05:03 阅读 4070

华亭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一律写在装订线以外规定的地方,卷面不得出现任何标记)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 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 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 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2.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落向地球时,物体受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受的重力。

b. 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重力一定和地面重直。

c. 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 在同一地点,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是怎么运动,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

3.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物体都有重心,而且只有一个重心。

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c. 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的作用点。

d. 直铁丝被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 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方向上。

c.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d.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b. 由公式可以看出,μ与f成正比,与n成反比。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d.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6、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紧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设铁块对墙的压力为n,物体受墙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增大,f不变; b.n增大,f增大;

c.n变小,f不变; d.关于n和f的变化,以上说法都不对。

7.码头上两个人用水平力推集装箱,想让它动一下,但都推不动,其主要原因是( )

a.集装箱太重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

c.集装箱所受的摩擦力和推力相抵消 d.推力总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8.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若斜面倾角增大(物体仍静止),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变化情况是( )

a.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b.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增大 d.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9. 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正确的是( )

a.木块受重力与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b.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c.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d.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和压力。

10.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每一个分力都大也有可能比每一个分力都小还可能与两个分力的大小相等。

d、在00至1800的范围内,合力的大小随两分力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11.有两个分力f1,f2其大小分别为 10n和7n则下列选项中其合力可能的值是( )

a 0n b 5n c 11n d 18n

12.图示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一个常用的艺术造型,他身子侧倾,依靠手杖的支持使身躯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地面对手杖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b.水平地面对手杖有摩擦力的作用。

c.水平地面对手杖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d.水平地面对手杖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13、一个人用与水平面成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拉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箱子,箱子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若箱子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箱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

a. m gb. f sin

c. (m g-f sind.f cos

1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b.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c.物体下滑速度越大说明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

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15. 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

增大,f2减小。

减小,f2增大。

和f2都减小。

和f2都增大。

二、填空题(共26分)

16.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力f1和f2,其中f1>f2.已知当 f1、f2同向时,合力的大小为14 n;当 f1、f2反向时,合力的大小为2 n,则f1的大小等于n,f2的大小等于___n;当f1、f2互相垂直时,它们的合力的大小等于n.

17.重为200n的木箱,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力因数为0.35,而它们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80n,当水平拉木箱的力为75n时,木箱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当水平拉木箱的力为90n时,木箱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又为。

18.一弹簧受到100 n的拉力时,它的长度是11 cm;当它受的拉力增大到150 n时,弹簧长度是13 cm,则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弹簧的原长是 cm.

19、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橡皮条拉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ˊ的图示。

f.比较力fˊ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和___

遗漏的内容分别是和。

20、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索弹簧的弹力和伸长的关系所测得的几组数据。

1)请在右边的坐标系中作出f—x图线。

2)弹簧的劲度系数是n/m

21、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则加速度的大小为a=__m/s2,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华亭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前四个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6分)

三、解答题(共29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4分)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求物体第1秒内下落的高度和物体下落2秒时的速度。(g=10m/s2)

23.(6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g=20n,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作用在物体g上的水平推力f1=10n,f2=8n。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问:

1)地面对物体g的摩擦力为多大?(2)若撤去推力f2,则地面对物体g的摩擦力为多大?方向如何?

24.(6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夹在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保持静止。斜面倾角θ。不计一切摩擦,求小球对斜面和挡板的压力各是多少?

25.(6分)如图,轻绳oa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线夹角θ=37°,轻绳ob水平,一端系在墙上,o点处挂一重为40n的物体。求ao、bo的拉力各为多大?(sin37°=0.

6,cos37°=0.8)

26.(7分)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370,在斜面上放着一重为100n的物体,问:

1)重力沿斜面下滑方向的分力多大?(2)重力沿斜面垂直方向的分力有多大?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有多大?

(3)如果物体静止不动,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4)如果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

2,那么让物体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sin370=0.6 cos370=0.8)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说明 本试题分值共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其中选择题1 12题,填涂在答题卡上 笔答题13 16题,写在答题纸上 一 选择题 共12道题,每题3分,共36分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抹煞 sh 遒劲 j ng 脊骨 j 妄自菲薄 f i 慰藉 ji 倔强 ju 给予 g i 引...

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卷

张掖二中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12月 高一物理。考试时间 90分钟。一 单项选择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30分 1 高空坠物的危害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试估算从三层教室窗台自由落下的物体落地速度与以下哪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最接近?不计空气阻...

2019联考高一物理试题

2014 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高一物理试题。命题人 傅新超审题人 一 选择题 共50分 第 题为多选,其余为单选。每题5分,选对不选全得3分,错选得0分 1.最早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科学的研究,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错误论断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笛卡尔 d.阿基米德。2.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