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县2024年中考适应考试题

发布 2024-03-16 13:00:03 阅读 6783

井研县2012年中考化学适应考试题。

说明:1、第i卷答案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3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5分,共35分)

1.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今年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 water and food security)。下列跟水有关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c.用活性炭净化水d.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2.某物质经分析含氢、氧两种元素,则下列对该物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一定是氧化物b.一定是h2o或h2o2

c.一定是h2和o2的混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3.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耗能、高效能和较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生活中也应提倡“低碳”理念,下列不属于“低碳”行为的是:

a.少用冰箱储存食物b.购物时尽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用节能灯替换白炽灯d.上楼时尽量走楼梯,少用电梯。

4.石灰、水泥是人类历史上长期使用的无机胶粘剂。近年来人们开发了磷酸-cuo胶粘剂,用此胶粘剂黏结铁、铝等金属材料时,磷酸、cuo等物质在金属表面发生一系列反应,金属表面部分溶解,同时金属铜沉积,使被黏物质粘结。其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有: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5.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是同学们进行的归纳和推理不正确的是:

a.盐酸、硫酸和硫酸氢钠的溶液中都含有h+,溶液的ph<7

b.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都能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在点燃可燃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墙里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得更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7.从高中化学资料可知:“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nh4no3加热可发生反应:5nh4no34x+2hno3+9h2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h4no3阴、阳离子中均含氮元素,是一种复合肥。

b.该反应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c.x的化学式为n2o5

d.nh4no3不能与草木灰但可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8.对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3o2——表示三个氧分子。

b.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元素

c.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d.3h——表示三个氢原子。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试管壁上留下的红色光亮物质用稀h2so4洗涤。

b.将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固体烧碱以除去h2o,得到纯净的co2

c.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从mno2和kcl的混合物中分离出kcl

d.用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10.科学家用激光向碳靶做每秒一万次射击,使碳靶升温至一万度,发现可形成无数碳原子团组成的网状物质,这些原子团之间彼此联结,形成的网状物质很轻,就象泡沫一样,被称作碳纳米泡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纳米泡沫的化学性质与金刚石、石墨、c60等完全不一样。

b.碳纳米泡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c.碳纳米泡沫可能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d.碳纳米泡沫属于碳的一种单质。

11.根据右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t1时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2℃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85%

d.将t2℃时两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2.天然气、石油、煤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三大化石燃料。下列有关煤的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煤粉碎或通入大量过量的空气均可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b.烧煤的地方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原因是生成了co

c.煤中含硫元素,燃烧放出so2是引发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d.燃煤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13.利用下列方法制备和收集气体: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②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③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④加热同锰酸钾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右图所示装置的是:

a.①②b.①②

c.②③d.①③

14.关于化学反应x+y=z+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z和r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y和r是化合物,x是金属,则z一定是金属单质。

c.若x是可溶性碱,y是可溶性盐,则z和r有可能都是沉淀。

d.若x、y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z、r质量之和一定为20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二、填空解答题(本大题共16分):

15.请你从h、s、na、o四种元素中任意选适当的元素,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三个金属原子2)三个气体单质分子。

3)三个阳离子4)元素的化合价为+2

16.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 若该粒子为原子时,则x与y的关系式为。

2)若x=y,则该粒子符号为

17.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为了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除了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外,有科学家提出将产生二氧化碳压缩成液体,然后通入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这样海水的酸度会增加,破坏海洋生态,从而引发灾难性后果。试分析回答:

1)减少空气中co2含量,提出你的一条建议。

2)将co2加压变成液体,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体积变小的原因。

3)二氧化碳会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co2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系到通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大,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

18、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no3)2、nacl、na2co3、cuso4、ca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进行下列实验(假设能反应的物质都恰好完全反应):

1)取少量该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2)在上述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气体。

3)用ph试纸测得(1)所得无色溶液的ph为13。

4)取少量(1)中无色滤液,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该固体粉末的组成的所有可能组合:(可不填满,也可补充更多,但必须正确。)

第一组第二组。

第三组。三、实验与**(本大题共11分):

19.【问题情景】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说,不能用金属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可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将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来看,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有机色素呈红色)溶液褪色,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些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so2,其检验方法是。

2)乙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

3)丙同学认为是h2,则可将气体通过盛灼热cuo的硬质玻璃管,若出现现象证明是h2。

问题**】经充分论证,确认所得气体含有so2和h2

4)写出zn与浓h2so4反应生成so2的方程式。

5)产生h2的原因是(方程式结合文字说明。

6)要用过量锌与浓h2so4反应后的混合物制取znso4固体,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其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7)有两种方案可制得znso4,甲:zn与浓h2so4反应;乙:zn和稀h2so4反应。要制得等量的znso4方案更好,理由是。

四、计算与分析题(本大题共8分):

20、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现将20g石灰石盛入烧杯中后,再加入111.6g稀盐酸,测得烧杯中所盛物质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右图所示:

试计算: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密………封………线………

化学答题卷。

13、(10分)(1

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 试题分析

201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及答题情况分析。历史。总体评价结论 充分体现2011年版 历史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符合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试题命制时组织素材 创设情境 搭建框架,有效考查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整份试题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按照全省中考复习研讨会的精神,试题题型做了调整。命题思路上,注重...

2024年中考物理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

第38题学生对电路的分析掌握的不好,不会正确的分析电路。启示 今后教学应多讲多练,让学生真正理解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组织能力教学。四 计算题。第39题4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电饭锅在电学中牵连到的知识具体应用,试题总体上是中等难度,但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不尽人意。答题存在问题 1 对基本公式...

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九年级适应性试卷

2019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一 语文试题。满分 150分 时间 150分钟 请注意 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 积累与运用 共30分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中华经典诗文是个b n l n多姿的世界,是前人留下的瑰宝。让我们徜徉其中,反复品味,直至得其j ng su 2 下列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