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

发布 2024-04-18 21:45:10 阅读 7059

作者:盛文玲。

**:《教育》2015年第04期。

口算也称心算,指的是可以不必用纸笔,而在脑中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它在计算能力中占重要位置。口算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反应灵活,一边记住数据,一边选择算法,这种大脑进行的紧张思维活动,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的发展,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口算的熟练,特别是基本口算的熟练,对于笔算具有重要作用。

正确认识口算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们私底下议论,普遍感觉学生的计算能力较以前有所下降,很简单的计算题,错误率却很高。初中的教师也有同感。是什么原因造成哪?

思索之后,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教师自身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口算只是算法多样化的一种,口算可教可不教,学生只要会笔算,能算出结果就可以了,所以致使有的学生即便遇到口算题,他们也习惯性地动笔列竖式算一算,长此以往,学生不会口算,只依赖笔算,思维也就不灵活了;二是新教材的使用,特别是中高年级教材的编排中口算练习少之又少,几乎没有把口算作为一种重要的计算体现出来;三是由于口算练习的减少,分配给口算的训练时间也就跟着减少了。这一系列的原因,就导致了小学生口算能力迅速下降。

面对这种情况,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如何提高呢?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口算教学的重要性,把口算教学作为数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教师真正认识了口算的价值,才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教学,才能使学生掌握口算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良好的阅读,有助算理的理解。

口算是要通过观察或听觉、感知、注意、记忆、反馈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才形成,小学生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上发展都很不完善。在做口算题时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容易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等问题,如把“+”当成“×”把“—”当成“+”把相似的数写成另一个数,如3当成8,325写成235等。因此,教师在口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保证口算得更准确,口算能力也就能得到提高。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摘要 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点,好的阅读习惯及能力能使人受益终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对他们进行正确并且有效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培养自主阅读的优秀习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这不但可以在现阶段大大提升学生自身素质,更是为他进行以后中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

小学生口算能力提高之我见

作者 屈玲。读写算 2012年第50期。口算是一种不用计算工具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法。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但往往是一些最简单的小数目,学生最容易出错。刚教数学时,我对口算这一块根本都不重视,认为它简单 好学,每个学生都...

如何提高小学生工整书写的能力

语文课程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其实,作为老师的我们指导学生把字写好,不仅是学生在校完成各项书面作业的需要,也是为今后同学们在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书写基础的前提。可见,从小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