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复合应用题

发布 2024-05-05 02:15:14 阅读 1529

复合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l09页例2,练习二十三的第5--9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解答—组相关的应用题(从简单应用题到两步应用题,再到三步立用题),进一步理解复合应用题是怎样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通过解答复合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复习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和检验应用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解答和检验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复习铺垫。

一、教学例2教师:“今天我们来复习复合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就是不能一步计算出结果,而需要两步或者两步以上的计算才能得出结果的应用题。”

解答复合应用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并进行适当提示和引导。

小结:“解答复合应用题时,应注意先要认真地分析数量关系;因为这样的题目不能一步计算出结果,需要找出必须先求出什么,才能再求出题目中要求的结果;或者是从题中的已知条件可以先算出什么,再把它们联系起来想一想,能不能接着求出题目要求的结果。”

教师出示例2(如下):

1)学生夏令营组织行军训练,原计划每小时走3.75千米。实际每小时走4.5千米,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走多少千米?

2)学生夏令营组织行军训练。原计划3小时走完11.25千米,实际每小时走了4.5千米,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走多少千米?

学生学习。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指名学生回答。不同的是:“在第(1)题中,实际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和原计划每小时走多少千米都是已知的,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

只要一步计算。而在第(2)题中,实际每小时走多少千米是已知的,原计划每小时走多少千米不知道,不能直接计算出结果,必须要先求出原计划每小时走多少千米,才能。

设计说明。系列训练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3)学生夏令营组织行军训练。原计划3小时走完11.25千米,实际2.5小时就走完原定的路程,平均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走多少千米?

谁能说一说这三道题有什么联系?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教师适当给予提示和引导。

教师:“对1那么,对于不能一步直接求出结果的应用题,我们可以怎样分析和解答?谁能结合第(2)题和(3)题来说说看?”

二、做教科书第109页的“做一做”:根据刚才我们复习的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请大家独立完成第109页的“做一做”,教师巡视。三、复习检验复合应用题的方法为了保证应用题解答的正确,我们学习过哪些检验的方法?

谁能应用后一种方法来检验例2中的第(2)题?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检验时,只要能写出倒推着计算的检验步骤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清楚地说出每一步的算理。另外,倒退着计算的检验的方法不止有一种,学生怎么做都可以。例如:

用下面几种方法都可以检验例2中的第(2)题。

4.5-0.75 = 3.

75再求出最后结果。需要两步计算。在第(3)题中,实际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和原计划每小时走多少千米都不知道,必须要先分别求出这两个条件,才能再求出最后结果,需要三步计算。

”在第(2)题中,题中已经给出实际每小时走了4.5千米,要求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走多少千米,还必须知道原计划每小时走多少千米。这个条件题中没有给出,所以要先求出原计划每小时走多少千米,才能求出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走多少千米。

”在第(3)题中,求的也是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走多少千米,而实际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和原计划每小时走多少千米题中都没有给出,但是从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这两个条件都可以先分别求出来,求出这两个条件以后,就可以求出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走多少干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同时请一名学生做在黑板上,然后请他说一说应当怎样分析和解答。

指名学生发表意见。

指名学生发表意见。可以用4.5减去0.

75,得375再用3.75乘以3,得11.25,这与原题中需要走完的路程11.

25千米是相符的,说明解答是正确的。(这就是说,可以先把求出的最后结果0,75千米作为已知数,用题中已知的实际每小时走了4.5千米,减去实际每天多走的0.

75千米,得3.75千米,就是原计划每天走的路程,再用3.75千米乘以3得11.

2千米,恰好与原题中需要走完的路程11.25千米相符,说明这道题做对了)。

四、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三的第5题。

教师看表计时,做完后集体订正。表扬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两道小题中的前两个己知条件是相同的都是原计划25天生产l000只手表,也就是说原计划每天生产手表的只数是一样的,只是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因此解答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找出每一道题中需要先求出什么。)

练习二十三的第7—9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同时请两名学生做在黑板上,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析和解答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比较一下这道题中的两道小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教学背景。学生已学习了圆柱的计算,在教学中采用放手让学生操作 小组 的形式,让学生在研讨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学过的圆柱知识迁移到圆锥,并解决问题,总结规律。所以对于新的知识教学,他们一定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教学中我把身边真真实实发生的事情设为学习情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题 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 总复习。1 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真正的朋友会在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带来欢乐 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的双手。2 地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空间 资源和环境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球 年9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名师精编精品教案。圆锥的体积。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圆柱的体积以及对圆锥体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设计始终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学习目标。首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小组合作。自主 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正确地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