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用纸造一座“桥”教科版

发布 2024-05-06 23:30:11 阅读 4085

《用纸造一座“桥”》教学反思。

用纸造一座“桥”》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八课,是一堂任务驱动的制作类课程,也是一堂综合运用形状和结构知识的应用课程。用科学思维、科学知识动手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是《用纸造一座“桥”》在本单元中作为总结应用类设计制作课文存在的重要任务。

本课要完成三个活动:一是桥的设计,二是桥的制作,三是交流评价。如果所有的任务都安排在一节课完成,不太现实。

加之六年级的学生知识面已有所拓展,已经多次接触设计制作类课文,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于是在上节课后安排了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自由组合,自行推选组长,准备除报纸之外的材料及工具,设计造桥方案。这样更能增加学生的责任心,促进他们更好地合作。

在课堂上,第一个环节是让各组汇报预习情况,再次明确造桥要求,并让学生讨论建桥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事项。在次基础上,各组完善设计方案,绘制设计草图,然后进入第二个环节---制作纸桥。经过初设—交流—完善这个过程,学生对桥的制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后面顺利完成制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在第二个环节中,学生齐动手,合作完成作品。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个环节是交流与评比。

各小组自荐发言人上台汇报,各组组长当评委,在分享的同时,评选出优胜者。课外延伸实质上是让学生再次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巩固。

本节课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在于: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放开让他们自主讨论、自主设计和制作,大多数小组完成了任务,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2、由于课前作了较好的预习,加之课堂上采用分组测重的方式,节约了时间,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3、学生的合作能力有了提高,绝大多数学生能和小组成员一道,共同完成任务。

4、进行作品评奖,而且由学生当评委,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学习兴趣。

5、在汇报中发现,平常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却合作制造出了精美的桥,而一些成绩很好的同学却表现出了动手能力上的欠缺,这对我们以后更加科学地评价学生提供了启发。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1、有三个小组制作的桥不达标,需要进一步改进。

2、个别学生没有融入到小组中,没事干。

3、由于是各小组自己测重,不能完全保证质量。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用纸造一座“桥”》教科版

8.用纸造一座 桥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7课的学习,学生对材料的结构 承载力 桥的结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开篇直接提出用纸造桥的要求,要求限制了时间,规定了使用的材料 桥的跨度 宽度 载重等。接下来就是造桥了。第一部分 用纸造 桥 要考虑哪些问题。教科书中四个学生的讨论发言可以归纳成两个方面。第一,...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3 3我们来造“环形山”教科版 1

我们来造 环形山 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 我们来造 环形山 一课位于教科版科学课本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宇宙 第三课,第51页。是一节观察 模拟实验课。二 学情分析 通过近四年的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动手实验 科学 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小组合作交流也有了不错的基础。但实验课会有一部分学生按耐不住好奇心...

六年级上册《郑成功》教学反思 教学

郑成功 教学反思之一。郑成功 这篇课文,教学时我通过读书让学生领会郑成功英勇顽强,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如果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第五节描写的战斗场面非常精彩,而课后也有一个描写场面的练习。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中会有许多东西值得学生去学习。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的距离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