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挂两支笔的孩子浙教版教育

发布 2024-05-07 20:20:13 阅读 6663

14挂两支笔的孩子。

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能说出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能借助过渡句和过渡段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学会生字“蕊”;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能摘录课文中有分号的句子;能用关联词“无论……都……”虽然……但是……”造句。

、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给课文选择正确的中心思想。4、学有余力的同学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王老师找陆小亮谈话的内容写下来。

、懂得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的为别人服务的道路。

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预习课文并教学第一段,学习生字新词,完成作业本题。

教学过程。一、释题1、板书课题。

、看课题质疑:挂两支笔的孩子是谁?为什么挂两支笔?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挂两支笔的孩子?

第1页。二、初读课文,抓过渡句和过渡段给课文分段。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

读得正确、流利。听得同学找出文章得过渡句和过渡段,用横线划出来。

、交流。、板书:挂上两支笔—不再挂笔—又挂上笔。按此给文章分段。三、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思考:陆小亮为啥要挂两支笔?2、交流;教师板书:一是笔本身漂亮。二是挂上后气派。3、自由读介绍笔得段落,圈出“蹦”、“缩”4、理解”省略号“得作用。

、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和双重否定句。三、作业。

、完成语文作业本题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二、三段,完成剩余的作业。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教学第二段。

、读全段,思考:小亮为什么不再挂两支笔?

第2页。、交流。

老奶奶要小亮写信,小亮为什么左右为难?“红领巾”指什么?这里为什么用分号?陆小亮为什么不好意思挂两支笔?

读第9自然段第1句话,用“虽然……可……”说话,再造句。写信时陆小亮为什么写得那么费劲?哪些词句把费劲写出来?3、小结。

三、教学第三段。

、齐读,思考:后来,小亮又挂起了两支笔,这是为什么?2、王老师找他谈了哪些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总结全文,完成作业本上剩余作业。

板书设计。挂两支笔的孩子。

挂两支笔:一是因为笔漂亮。二是挂多支笔是有学问的象征。不再挂笔:一是“费劲”。二是沮丧。又挂上笔:一是挂笔与知识巩固。二是可以真正帮助人。

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好的为别人服务。)

第3页。

2024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挂两支笔的孩子教案1浙教版

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说出课文哪一段详写,哪几段略写,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9个词语的意思 能用 无论 都 一 就 严肃 造句。3.认识过渡句 段,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 能借助过渡句 段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4.能默读课文,回答问题。5.懂得只有...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0 古代寓言两则导学案鲁教版

智子疑邻 学习目标 1 掌握一些关键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2 分析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的能力。3 正确认识事物的两面性。1.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 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2.本文选自韩非,末期著名 家,他的著作收在里。智 在...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0 古代寓言两则导学案鲁教版

智子疑邻 学习目标 1 掌握一些关键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2 分析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的能力。3 正确认识事物的两面性。1.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 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2.本文选自韩非,末期著名 家,他的著作收在里。智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