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数学 下 量与计量,统计与概率复习试卷

发布 2024-05-08 10:35:14 阅读 7985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空。(34分)

.04吨=( 吨( )千克 15000毫升=( 升=( 立方米。

3.4时=( 时( )分 3.6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7千克20克=( 千克 80小时=( 天 3350米=( 千米。

年深圳市将主办第26届世界大****会。这年的2月份有( )天,这年的7月、8月、9月三个月共有( )天。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星期天,小明到离家1.5( )的超市购物,他买了600( )的牛肉,买了1.8( )的荔枝,又买了一瓶2.5( )的可口可乐,一共花了29.6( )钱。

4、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云的一个墨水瓶的容积是60( )她的订书钉盒的体积是23( )她爸爸的体重是70( )她卧室的面积是9( )她的身高是165( )

年1月1日西安市的最高气温是5摄氏度,最低气温是—3摄氏度,西安市这天的温差是( )

6、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节约1角钱,一共节约( )元。

7、口袋里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

8、求出下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

中位数是( )平均数是( )

9、从右面统计图中可知,星期( )的利润最少,星期六的利润大约是( )万元。

10、小明站在一个路口统计半小时各种车辆通过和数量,并制成了右面的条形统。

计图,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填空:

1)这个路口平均每分钟通过( )辆车。

2)半小时内通过的机动车(包括汽车和摩托车)

比非机动车多( )

3)对上述统计图中的数据,你有什么看法?

二、反复比较,对号入座。(2×8=16分)

1、为了表示某一地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可把月平均气温制成(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2、既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表示增减变化情况的是( )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3、投掷3次硬币,有2次正面朝上,有1次反面朝上,那么,投掷4次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a、 b、 c、 d、

4、六(1)班参加植树活动,班主任问班长出勤的情况,班长说:“我们班共有50人,没有全部到齐,但大部分来了。”出勤率可能是( )

a、48% b、50% c、100% d、96%

5、小明和妈妈在家洗澡,热水器内装有250升水,他洗了6分钟,用了的水,然后停止洗澡;6分钟后,妈妈又去洗,她也洗了6分钟,把热水器内的水全部用完了。下面的第( )幅图表示了水量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6、时钟在9点钟时,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 )

a、60度 b、30度 c、90度 d、180度。

7、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 )倍。

a、24 b、60 c、12 d、无法确定。

8、下面的说法中,( 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

a、一包味精重1000克 b、小强一分钟跑了2千米 c.、北京承办奥运会那年的2月份有29天。

三、解决问题。(10×4=40分)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量与计量复习

量与计量复习 教学设计。复习目标 1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长度 面积 体积 质量 时间等各种量及其计量单位,对相邻两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更清楚,加强建立各种计量单位的表象,从而学会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 让学生学会分类归纳,有序整理,系统复习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3 让学生...

2024年六年级数学下《常见的量》教案

课题教学内容分析。常见的量计划课时。复习常见的量,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 整理 二是 改写 为此,教材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学过哪些量?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并要求小组同学共同分类整理。插图中的同学,一个提出 列表整理更清楚 另一个提醒 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目的是给小组整理提供一些必要的建议与提示。接下去...

2024年六年级数学下《常见的量》教案

课题教学内容分析。常见的量计划课时。复习常见的量,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 整理 二是 改写 为此,教材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学过哪些量?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并要求小组同学共同分类整理。插图中的同学,一个提出 列表整理更清楚 另一个提醒 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目的是给小组整理提供一些必要的建议与提示。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