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山谷中的谜底》教学指导思想及教学设想

发布 2024-05-09 08:35:09 阅读 4093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我们既要留有时间让学生亲自体验,阅读感悟,有要不失时机地组织班级交流,让学生把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语言的领悟,释放出来,在交流中碰撞反思,斧正先期阅读的感与知。达到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学习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品析之外,在理性的**过程中,我们要扣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让理性的材料伴随感性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

所以我在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确立了引导学生品言、悟情(理)、表达、创作的语文学习目标及教学思路。在课堂上及平时学习中推行自主学习及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选择方法、自己读透课文,自己深入评价,主动倾吐表达,交流所得;主动创作提高。

同时给予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表现的实效性!

本节课正是基于以上指导思想和我本人平时的课堂改革实验经验的总结而设计的。

一、自主选择。

引导选择,让学生个性飞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机会,促成他们个性化发展。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选择往往会有很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影响教学效果。

所以,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而巧妙的引导学生选择,促进个性阅读。

1、挑自己喜欢的;

2、选自己合适的;

从雪松、旅行者、课文的写法这三个重点方面任意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并且适合自己去**的,或者在小组成员共同的努力下可以共同完成内容去学习。

3、展自己拿手的。

在展现小组智慧,总结本课所得的环节,我让学生各展所长,同时也学会了取人之长。

六年级语文《山谷中的谜底》

苏教版六下17 山谷中的迷底 一 教学目标 1 1 开展自主学习,掌握本课的4个新字,理解 抗争 弯曲 完好无损 等新词。2.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自我的体验和语言能力的表达。3 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山谷中的谜底》的突破六年级语文

山谷中的谜底 的突破 六年级语文。山谷中的谜底 记叙了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景象。课文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近。课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本课第二个旅行者说 我得到了一个启示 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弯曲一下,作...

六年级语文下《山谷中的谜底》的突破

教育资料 六年级语文下 山谷中的谜底 的突破。一 自读自悟,大胆质疑。1.鼓励学生自己读题 审题,围绕课题质疑。如 是什么山谷?山谷中有什么谜底?谜底是什么?让学生独立初读,捕捉课文主要信息,把握课文整体内容,同时划出不懂的地方。2.围绕课文基础内容和学生事先设置的问题讨论。如 魁北克山谷在 那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