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散性思维训练

发布 2023-07-31 00:11:39 阅读 7790

在化学日常教学和复习中,如何克服题海战术,培养学生能力?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某个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对克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特别是对造就创造性人才至关重要。

一、抓住发散点多“想”,训练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学生思维活跃,反应灵敏,善于联想。初中化学知识点多而杂,零而散。因此我们经常围绕一个知识点编题,展开提问,以求在多问中掌握知识,从而训练思维的流畅性。

例1.在复习第。

十、十一单元《酸碱盐》知识时,可通过讨论题:制备硫酸锌物质,引导学生探求多种方法制得硫酸锌的可能途径。

1.通过酸与金属反应,h2so4和zn反应。

2.酸与碱反应,h2so4和zn(oh)2反应。

3.酸与盐反应,h2so4和znco3反应。

4.金属与盐反应,zn和feso4反应。

在思考硫酸锌产生途径中,完成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复习,在讨论由碱和盐能否产生硫酸锌时可引导学生考虑,例如,+zn(oh)2=znso4+

横线上的物质由自己判断、填写。这样既复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又对如何制备应需物质做了很好的思维训练。

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活跃了思维,也拓宽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视野,培养了学生联想的能力和反应灵敏的思维品质。

二、抓住发散点多“变”,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变通性即指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思维灵敏而不呆板,在教学中要对例题,习题的形式(如条件、结论)不断变化,克服教学中的定势,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变通能力的培养。

例2.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是( )

fe2o3>feo>fes

feo>fes>fe2o3

fe3o4>feo>fes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训练

纵观学生作文,取材要么千篇一律,要么陈芝麻烂骨头的材料反复使用,让人大倒胃口。我们常说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走出狭隘的思维圈子,选出新颖的题材呢?我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 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选材时获得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

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作者 丁飞。中学课程辅导 教师通讯 2013年第03期。发散性思维就是从某一个事件或现象的发生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 角度去思考,去探索新的可能性,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单从概念上来理解,我们在思考过程中越是不循常理 不依常规,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向 不同层面上来思考,就越是符合发散性思维的特性。然而,历...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克服思维定势

摘要 思维定势,人皆有之。它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个障碍。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文章通过两个例题一题多法,只是作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克服思维定势的措施之一。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 难点及内部联系,并结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