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分数与除法》评课稿

发布 2023-10-21 16:30:05 阅读 6607

五年级《分数与除法》评课稿。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二课时的内容。从整个单元来看还是属于分数的意义板块。是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历史,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从分数的现实**和数学内部**帮助学生深化对分数所表示的另一种意义的认识。

是属于数与代数领域。2023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我们的教学是让学生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初步学会从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对《分数与除法》教与学的概述。

分数与除法》一课的设计目的是从春游4人小组分披萨的情境引入。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培养学生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中,体验从情境中抽象出“分数与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整数(除数不为0)的商,揭示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

学情透析: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

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中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期,虽然这个阶段的孩子大部分缺乏抽象逻辑推理能力,但是他们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要注意给学生搭建从具象思维—想象思维—抽象思维数学的脚手架,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操作合作交流中的过程中解决,理解分数既能表示一种分率,在两个整数不能相除的情况下又能表示具体的量。学生学习本课的关键是: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等形象思维转化为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整数相处的商(除数不能为0)。通过独立思考、小组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顺势合情推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所表示的两个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依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实际,对周xx老师执教的《分数与除法》活动设计做以下评析。

二、对《分数与除法》教学的评析1.“始于”具象思维“迈入”形象思维。

教育,必须读懂学生,把握起点。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当儿童被理解为完整而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才能超越现实的局限成为真正的儿童数学教学,从而迈向更高的境界。

数学学习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

环境相互作用主动构建过程。周老师从分数2/5入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取脑海里的具象初步建立分数的表象,借助具象思维初步形成形象思维,回顾分数所表示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片段一:说明:赛课1

再以学生喜于乐见的春游活动中的分食物问题为新知**的线索,出示披萨的**,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励学生独立思考,“1块披萨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学生初步感知分数也是个“具体的量”的表象。

2.“借助”具象思维“提取”抽象思维。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一语道出了操作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4人小组通过剪一剪、分一分、说一说这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思维障碍清晰可见。

活动任务单图1—图4)

文本框:图2文本框:图1说明:

赛2说明:赛3文本框:图3文本框:

图4说明:赛5说明:赛4从图1和图3中可见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具象阶段,图2和图4可见前节课的概念牢牢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分数表示“具体量”的概念没有落实。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数学的学习应当是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活动中周老师请概念没有落实的小组和已借助动手操作的小组分别上台汇报,在这个汇报过程中互相倾听、互相学习,老师适时顺应学生的思维在黑板上出示学生分披萨的过程,借助图形具象,以合情推理推断出分披萨的结果。

在经历这个过程后,学生从而发现、探索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知道把三块披萨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的不同分法,既可以一块一块的分,也可以三块一起分,让他们在实际操作探索过程中直观感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自己亲自探索得出的结论,可信性强,而且记忆深刻。扫除了学生的思维障碍点。

板书演示分披萨过程图5—图7)

文本框:图7文本框:图6文本框:图5说明:赛6说明:赛7

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动手操作,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和讨论思维有了基础,推理有了扶手思维层次得到了提升,这时让学生观察算式,体会当除法算式中商得不到整数时,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个结论才具有普遍性,分数与除法之间转化水到渠成,这时再抛出分子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分母是除法算式的除数的结论。

3.“抽离”形象思维“提升”抽象思维。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再认识的过程,高质量的练习题能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巩固技能,提升学习能力与数学思维。周老师设计的练习单上的第1(1)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生活应用生活。第1(2)题促使学生借助表象,巩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而第2题就抽离表象,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落实使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的核心任务。

文本框:图8说明:赛8

整堂课,周老师从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以及认知规律出发,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探索和合作交流,让思考变得更加深刻。

三、反思与建议。

1.以学习材料为思维提升的脚手架。

心理学家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的材料的兴趣。”导入的设计采用故事形式,结合当前热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会使他们情绪高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为有效深入的**做好准备。

本课是以学生熟悉的春游为教学情境,能否多准备学习材料,如水果种类**现能被4整除的个数,只有1个要被4个人平均分的食物,以及3个披萨被4学生平均分,老师加入这个小组分享3个披萨,这样的学习材料学习情境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规律,让学生的思维有逐步提升的过程。

2.以生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的课堂追求的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方面互动追求的课堂的及时生成和主动**。我们的学生是智慧的,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补充,或质疑,如果能及时捕捉,就“借”到学生的智慧,故建议老师顺应学生的思维,引而不牵,放而不纵,用好这种动态资源,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评课稿

五年级下册 分数与除法 评课稿。陈。刚。今天,我听了徐倩老师上的 分数与除法 后,收获很大。凡教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老师都知道内容很简单,如果单纯地从形式上去教学它们的关系 一个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相信学生一定学得很扎实,但这样一来其中的算理往往被忽视,为了让学生知其然且...

五年级书《分数意义》评课稿

精选公文范文。五年级书 分数意。义 评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 谢谢。五年级书 分数的意义 评课稿。听了朱老师 分数的意义 这节课,第一感觉耳目一新,首先打破传统,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这是本课的一大亮点,本课始终围绕创造分数,是怎样创造的?这个主题,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对...

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

分数与除法 教学设计与评析。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研室董惠平张绪昌。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65 66页。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2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3的就是1的。培养学生的分析 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3张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