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年级教学案例 案例三故事

发布 2023-10-25 22:13:24 阅读 1235

教学目标:

1. 能理解故事大意,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

2. 能流利朗读故事。

3. 能通过**、举例以及上下文,理解文本**现的重点短语。

4. 能尝试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重点:能准确理解故事大意,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资源:词卡录音课件学生活动纸。

教学过程:pre-reading

1. 教师**the more we get together这首英文歌,并带领学生简单学唱。

2. 教师可提些问题,与学生自由交流。

t: who is your f**ourite friend in your class? what is he/she like?

what do you often do with your f**ourite friend? do you often go camping with your f**ourite friend? what do you do at camp?

设计意图:一首关于朋友的歌曲会放松学生的心情,尽快带着学生进入话题的学习。师生交流中,激活了学生的已有认知,复现了本单元的主要句型和相关词汇,对露营话题的谈论,引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相关活动短语的表达为学生理解故事做了语言上的准备。

while-reading

1. 观察主题图,阅读故事起因。

教师呈现故事的第一幅主题图,并提问:they are going camping.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where are they?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人物和发生的地点等基本信息。

⑵ 阅读故事起因,理解核心词汇。

1 教师出示第一幅主题图的文本,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camp,理解故事。

的起因。t: please read it silently.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where are they? 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和文字,帮助学生理解camp的含义,并学习其发音。

t: if you go camping, you should take you big bag thermos tend and some food. you should go outside and find a beautiful field.

at night, you can eat outside and sleep in the tend. 教师通过提问: do you like camping?

激活学生对camp的相关背景知识,为更好的理解文本奠定基础。

2 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根据外貌的描写,找出故事的主人公phil。

t: please read the first passage and find: who am i? am i a boy or a girl?

设计意图:故事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构成的,学生在阅读第一幅主题图的文本后,了解了故事的基本人物、地点和故事的起因。抓住故事的核心camp进行学习,通过教师的讲解掌握其发音和含义,在和学生谈论是否喜爱露营的交流中加深对其理解。

2. 学生初读故事,了解大意。

教师提问:do you think they are happy at the camp? what do they do?

设计意图:边读边猜测能调动阅读者的兴趣,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他们在露营时是否快乐,以及所做的活动,在反馈学生猜测内容时,教师将学生说到的动词写在黑板上,为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梳理故事大意做好铺垫。

教师布置阅读任务1:学生默读故事,将文本中人物所做的活动填写在活。

动纸上。 同桌互相订正答案。

设计意图:有目的的阅读更能激起阅读者的兴趣,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默读文本,初读故事了解大意,在填写人物所做的活动中,检测了每个学生对故事主要事件的理解,在自主阅读、同桌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清晰地理解故事内容。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印证猜测。教师根据之前学生猜测情况的板书提问:do they…? what else do they do? 明确故事中不同人物所做的主要活动。

3. 学生再读故事,感受人物性格。

⑴ 教师布置阅读任务2,引导学生再读故事,将人物的性格填写在**中。

t: who is clever? who is naughty? who is helpful? who is popular? who is careless?

⑵ 学生两人相互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教师提示学生要说明理由。t: please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and tell your partner how do you know that?

设计意图: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理解故事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人物的性格,给学生提供了再次阅读文本,关注文本细节,准确理解故事内容的空间。

⑶ 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对故事中的重点动词短语进行解读。

1 play a trick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读第三幅**的文本,找出puts a toy snake on the chair, 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词义。t: who plays a trick?

what’s the trick?

教师请学生举例说明play a trick,加深学生对短语的理解。t: did you play a trick? tell us your trick.

2 pick up the rubbish

教师呈现两幅不同的**:一副是捡垃圾的,一副是扔垃圾的,用对比。

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短语的意思,利用语音规则帮助学生拼读生词。

3 lose

教师请学生在原文中找出其解释。t: can you find other words that means

lose?设计意图:对妨碍学生理解故事核心内容的生词,教师给予了适当的指导。

利用**直观理解词义,用列举、对比、找同义词等方式加深对词义的理解,为学生准确理解文本扫清了语言障碍。

4. 教师对故事的结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细节。

教师提问:do they like the camp? how do you know that?

设计意图:在导入故事时,教师以 do they like the camp?引发学生兴趣,故事读完后,教师请学生重新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这一方式有效检测了学生对故事大意的理解。

5. 学生听故事录音,指认文本。

教师布置任务: please listen to the story and point to the words.

设计意图:针对五年级学生的认知之前文本阅读的情况,教师选择了通过听录音,指认文本的方式,帮助学生示范语言的语音、语调,为学生自主阅读打下基础。

6. 学生自主朗读故事,对不懂或不会的词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求助,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情况进行自评。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与自我评价: please read aloud and if you don’t know the words mean, you should ask. if you think you read the story very well, you can colour 5 stars.

according your reading, you can colour 4,3,2 stars.

7. 教师反馈学生的朗读情况,并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

设计意图: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在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解决,向他人求助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post-reading

1. 小组合作,复述故事。

学生四人一组,根据板书的提示,练习接龙复述故事大意,并进行展示。然。

后学生对自己讲故事的情况进行自主评价。

设计意图:板书内容呈现了故事的主题,故事的大意,以及通过事件分析人物的性格,明确的显现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如何通过事件的描述体现人物的性格。复述故事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为了降低难度,教师采取了小组合作接龙式的复述方法,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 教师和学生谈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

1 教师提问: who do you like? why?

2 学生两两讨论。

3 全班一起分享对人物的喜好。

3. 学生自主选择故事中某一**,进行对话创编,对编对话的情况进行自评。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表述人物的性格,而对故事中人物性格的分析,加深了学生对本单元词汇的理解。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教师请学生选择故事人物,根据**内容进行对话创编,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空间,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板书设计:2023年五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一。分析数据,合理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2.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12分)

3.列式计算:(7分)

1)把64.8平均分成18份2)85乘3.46与2.54的和,每份是多少积是多少?

4.解下列方程。(8分)

1)80.64÷x =962)x–3.5=10.5

3)3.7+0.5x=6.34)4x-2.6=5.4

二。认真读题,谨慎填空。26分(第8题2分,其余每个空格1分)

1)1.05吨=( 吨( )千克 0.25时=( 分。

4.5平方米=( 平方分米 5米4厘米=( 米

2) 9.954保留一位小数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

3)在计算1.152÷0.36时,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要向( )移动( )位,都扩大( )倍,变成( )除以。

4)在下面的○中填入。

4.5÷0.01 ○4.5×100 3公顷40平方米○3.4公顷。

五年级教学案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从一个句子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一 教学背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能力的重要凭借之一,同时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和创新智能。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 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 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

五年级教学案例

创设情境唤醒母子情。慈母情深 教学案例。一 背景分析。1 课堂分析。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造民主 和谐 开放的课堂环境。把学习的权利留给学生,提倡学生的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尊重...

五年级《白杨》教学案例

白杨 教学片断。在针对重点句的理解时 师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你对白杨树的了解。生 我知道白杨树非常直。哪儿需要它,就在哪儿很快生根成长。师 是从爸爸的介绍中了解到的吗?出示句子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