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约自主招生水平模拟试题 一

发布 2023-12-28 00:50:11 阅读 8370

一. 基础知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画山水。

a.遏制次序善于b.遏制秩序擅长。

c.遏止秩序擅长d.遏止次序善于。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

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学习外语呢?

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受损。

a.国是况且荣誉b. 国事何况名誉。

c.国是何况名誉d. 国事况且荣誉

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_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

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依托未免b.感触依附未免。

c.感触依托不免d.感受依附不免。

4.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 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

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

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

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

5、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a.安静 b.清静 c.清净。

6、下列文学流派及文人并称中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b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

c 、桐城派:方苞、姚鼐

d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7、说法有误的项是。

、上元就是元宵节,至日就是冬至日,仲秋就是重阳节。

、古建筑中,厢指正房前两侧的房子,榭指建在台上的亭子之类,栋指栋梁,椽指钉在梁上以承瓦的木条。

、在科举制度中,乡试在八月举行,古称秋闱;会试在二月(或三月)举行,古称春闱。

、古代座次以向东为尊,向南次之,向西为卑。列位以右为上,乘车则以左为尊。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指的是金 、木、水、火 、土五种物质。

b、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五岳"分别指: 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c、成语"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指儒教、**教、道教。

d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年12月29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俳句“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送给到访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中日人民对中日关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0、说法有错误的项是。

、《核舟记》中说舟底有“天启壬戌秋日”字样,“壬戌”是干支纪年,“天启”是帝王年号,这是使用干支和帝王年号相结合的纪年法。

、古代分一日为十二时。《孔雀东南飞》诗句“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人定”即“亥”时。

、阴历每月第一天称“朔”,第十五天称“望”,“初七及下九”中“下九”指第二十九天。

、有些古代地名是特指的,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的“吴越”指江南地区,“中国”指中原地区;“江表英豪”中的“江表”与“干到江左,必有成功”中的“江左”同义。

二。文言文阅读。

11.《三国志通俗演义》“温酒斩华雄”片段。

程普、黄盖、韩当都来寻见孙坚,再收拾军马屯扎。坚为折了祖茂,伤感不已,星夜遣人报知袁绍。绍大惊曰:

"不想孙文台败于华雄之手!"便聚众诸侯商议。众人都到,只有公孙瓒后至,绍请入帐列坐。

绍曰:"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为之奈何?

"诸侯并皆不语。绍举目遍视,见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都在那里冷笑。绍问曰:

"公孙太守背后何人?"瓒呼玄德出曰:"此吾自幼同舍兄弟,平原令刘备是也。

"曹操曰:"莫非破黄巾刘玄德乎?"瓒曰:

"然。"即令刘玄德拜见。瓒将玄德功劳,并其出身,细说一遍。

绍曰:"既是汉室宗派,取坐来。"命坐。

备逊谢。绍曰:"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

"玄德乃坐于末位,关、张叉手侍立于后。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

“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

”绍喜,便着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

”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

“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

“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

“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宏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

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

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

“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

”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

”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

“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按: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1)《三国演义》的体裁特点是作者是。

2)关羽历来被认为是忠勇的象征,请你谈一谈对“勇”的认识,不少于。

三.文言文段翻译。

12. 周公诫子

四.现代文阅读。

填空、对话与兴味。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即“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一)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roman ingarden,1893—1970)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词一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

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hans-ceorge gadamer,1900-)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

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

所以,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二)兴味。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加登的“填空”、伊瑟尔“召唤结构”、伽达默尔的“对话”相近的见解。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

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钟嵘所谓“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意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

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填空”“召唤结构”“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处。

实际上,不论英加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构”说,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从文学作品本身而言,造成这种方式和特征的根本原因是:第一,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读者看到的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而不是可以直接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形态的形体、色彩、线条之类。

文学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只有经由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而这种“还原”过程必会伴随读者的再创造因素。第二,与其他科学著作相比,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可能像科学著作那样准确、严密和清晰。因此,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字符号基础上展开的想象才能进行。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这诗句看起来虽是形象可感的,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文字符号难以尽述的无数“空白”:园中究竟是怎样的春色?

枝头盛开着多少杏花?花儿开到怎样的程度?园墙用什么建成?

有着怎样的高度?以及诗句中包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着怎样的审美意义?

……所有这些,都必须经由读者自己去“填空”,去“对话”,去“兴味”。

2024年“北约”“华约”自主招生模拟试题

2014华约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题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填空题 共5小题每题10分 1.若,则。2.在复数集c内,方程的解为。3.设,求数x的个位数字。4.设,则集合a中被7除余2且不能被57整除的数的个数为。5.设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a的坐标为,点m在直线pa上,且分所成的比为2 1,则点m的...

2024年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题 北约联盟

2014年 北约联盟 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题。考试时间 90分钟,分值 满分120分。一 选择题 每题8分,共48分 1.点,抛物线上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2.若的解 其中为有理数 组数 无解无穷组。3.已知两个实数集合与,若从到的映射使得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且,则这样的映射共有 abcd 4.两个...

2024年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题 北约联盟

2014年 北约联盟 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题。考试时间 90分钟,分值 满分120分。一 选择题 每题8分,共48分 1.点,抛物线上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2.若的解 其中为有理数 组数 无解无穷组。3.已知两个实数集合与,若从到的映射使得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且,则这样的映射共有 abcd 4.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