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

发布 2023-12-29 12:45:03 阅读 6773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6.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做导线b.干冰用作制冷剂

c.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d.石墨制铅笔芯。

答案】 c

解析】 解:a、铜丝做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干冰用作制冷剂,利用了干冰易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利用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c符合题意;

d、石墨制铅笔芯,利用了石墨深灰色、质软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d.晾晒的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答案】 b

解析】 解:a、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酒精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给轮胎打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晾晒的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下列物质与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

**胃酸过多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稀盐酸:除铁锈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答案】 a

解析】 解:a、na2co3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胃不舒服,故错;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发生的是酸和碱中和反应,故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正确;

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ph试纸,故正确.

故选a. a、根据na2co3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胃不舒服解答;

b、根据酸和碱中和反应解答;

c、根据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解答;

d、根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ph试纸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涉及物质虽多,但所考知识点都是学习过程中常见到的,故解答起来并不很难.

4.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d.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

答案】 d

解析】 解:a、取样品,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会出现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氮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取样品,闻气味,具有芳香味的是白酒,有酸味的是白醋,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取样品,加入稀盐酸,都会出现气泡,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b、根据肥皂水在硬水和软水中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

c、根据白酒具有芳香味,白醋有酸味进行分析;

d、根据盐酸和碳酸钠、碳酸钙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5.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

(caco3) 稀盐酸溶液[ca(oh)2溶液]碳酸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a

解析】 解:a、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b、ca(oh)2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c、fe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故选:a.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一氯胺(nh2cl)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下列关于一氯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氯胺是混合物b.一氯胺相对分子质量为51.5g

c.一氯胺由三种元素组成d.一氯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答案】 c

解析】 解:a、一氯胺(nh2cl)是由氮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氯胺是由氮、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氯胺中n、h、cl三种元素质量之比为(14×1):(1×2):(35.5×1)=28:4:71,由此可知,其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c、根据一氯胺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比较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答案】 b

解析】 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氢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altimg': w':

34', h': 54', omath': 通电\u2009'}]2h2↑+o2↑,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是否正确.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改成等号.

8.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的溶度曲线如图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答案】 b

解析】 解:质的溶解度在某温下的溶解度,而这里没有温度,故无法甲乙的溶解度的大小,误;

t2℃时,甲和液的溶质分数一定大于饱和溶的质质量分数如果是不和溶液则不一定,错;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40g甲乙两种质各50别加入到100**中,充解只能0,故到的溶质量都是140g,正确;

故选. 根据已有的解度曲线的意义分解答,交点表在同温度下两的溶解相,以比同一温度下种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根据溶随温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较即.

本考考查了溶度曲线其应用,完,可以依据已有溶度曲的进行,通过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本考点主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

9.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 )

na+ 0h- k+cl-oh-

k+co32- ba2+ cl- so42-

答案】 b

解析】 解:a、h+和0h- 结合能产生水,能反应;

b、na+、k+、cl-、oh-间不能结合产生沉淀、气体或是水,不能反应;

c、h+能与co32-、hco3-结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反应;

d、ba2+和so42-能结合产生沉淀,能反应;

故选b.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离子间结合产生沉淀、气体或是水,则不能共存,据此解答.

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以及离子的有关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反应

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a.①②b.②③c.只有③d.①②

答案】 c

解析】 解:①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所以错误.

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但还可能再溶解其它的物质,所以错误.

碱溶液之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故和所有的碱溶液一样,也能与酸反应,所以正确.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但有铵根离子,属于盐类,所以错误.

故选:c.

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判断.

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判断.

根据碱溶液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判断.

根据盐的定义判断.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最重点的部分,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透彻理解概念是解题的必要前提.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一 选择题 共10小题,满分16分 1 2012济宁 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a 空气 b 二氧化碳 c 纯净水 d 高锰酸钾。2 2012济宁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闻酒知香 体现了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分子可以再分。3 2012济宁 对下...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共10小题,满分16分 1 2012济宁 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a 空气 b 二氧化碳 c 纯净水 d 高锰酸钾。2 2012济宁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闻酒知香 体现了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分子可以再分。3 2012 济宁 对...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一 选择题 共10小题,满分16分 1 2012济宁 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a a 空气 b 二氧化碳 c 纯净水 d 高锰酸钾。2 2012济宁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闻酒知香 体现了 b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分子可以再分。3 2012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