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复习语文分类专题 古诗鉴赏

发布 2024-01-03 21:35:09 阅读 7366

梅州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金陵怀古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2)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其中的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

参***】作品鉴赏】

首句破题,兼点时、地。为排解乡思而怀古,但往事如烟,相隔久远,难以追寻。独自踟蹰江边古城,扑入眼帘的只有萧索的秋景。

“悠悠”、“独上”、“满目秋”,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中间二联,即承接“独上江城满目秋”,着力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晚烟凄迷中,一只水鸟孤零零地落在僻静无人的沙洲上。

秋雨淅淅沥沥,江面上稀落地飘零着几片帆影,驶向归途。萧瑟的晚风,把山麓层林的红叶吹得七零八落。暗淡的寒云密布低空,阴沉沉地似乎要把古城压垮。

一句一景,犹如四幅画屏,物象虽不同,却同是淡墨素彩,集中反应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中间二联,融情于景,锻字炼句,显出作者艺术匠心。用“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紧,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绪;“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

尾联归结全诗,为金陵秋景图点睛。这历史上虎踞龙盘、人杰地灵的雄都,如今竟一派凄凉,无人过问;登临此地,谁也没有往日那种激扬分发、踌躇满志的风情气韵。“故国凄凉”应“江城满目秋”,“谁与问”应“独上”。

“人心无复更风流”,由以上种种风物,水到渠成地诱发出了不吐不快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深的忧思。这首诗歌的寥落沉郁,与奋发进取的盛唐气象迥别。北宋立国不久,逐渐形成积弱集贫的局面。

时任左相的作者,对国势日益衰微,感触必深。“故国凄凉”未必只是吊古之思,很可能是感慨国势的时代悲愁的曲折反映。

2024年高考复习语文抢分技巧

2012 年高考复习语文抢分技巧。2012 年高考复习语文抢分技巧。阅读 要明确文体特点,整体理解把握。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上海卷高考题强调时代性 人文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贴近社会生活,同时兼顾各种文体的风格特。点和难易程度,全面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今年的现代文阅读,考生在重点...

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文学文化常识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 文学 文化常识。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 文学 文化常识。一 语言文字运用 共4题 共17分 1.2018天津 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2.2018 江苏 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名句名篇默写

2 表 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 陈情表 却写得极为感人 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3 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 琵琶行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4 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的校友 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