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八中2024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解析版

发布 2024-01-04 03:40:11 阅读 4679

2024年河南省郑州八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

b.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废气屮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

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过滤

b.称取氯化钠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ph

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人体的供能物质:无机盐、水、葡萄糖。

b.常见的合金:不锈钢、石墨、生铁。

c.常见的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

d.常见的碱:烧碱、纯碱、熟石灰。

4.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成医学奖.她为研制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做出了突出贡献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关于青蒿素[ci5h22mo5]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2g

c.青蒿素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青蒿素有42个原子。

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硝酸铵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6.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就业”.下列关于水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b.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或用活性炭吸附均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d.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7.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结论,完全正确的有( )

浓氨水**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

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既能**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铁钉表面无明显现象,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要有氧气和水.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间隙液体分子之间无间隔。

c.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则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的转移。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9.下列实验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量不足导致所得结果偏大。

b.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

c.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所用二氧化锰的量越多,制得的氧气质量越大。

d.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一该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10.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no3、nacl、kno3、(nh4)2so4

b.h2so4、hcl、agno3、na2so4

c.kmno4、cucl2、fe2(so4)3、nano3

d.k2so4、nacl、k2co3、naoh

11.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g

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7

12.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向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洛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c.足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向盐酸、硫酸钠混合溶液中加ba(oh)2溶液。

二、填空题(共16分)

13.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农业上可作复合肥枓的是 .

14.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a2和b2,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参加反应的b2与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

2)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用a、b表示)

1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

2)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 .

1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1)t1℃时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2)要使b物质从它的溶液中析出,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3)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17.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1)e的化学式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实验室选用以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进一步**co2的性质.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接接接 .

2)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其他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

19.写出下列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酒精燃烧。

2)用醋酸可以除去水垢,水垢成分caco3和mg(oh)2 (写一个即可:醋酸根离子为ch3coo﹣)

20.通过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②中的反应方程式。

2)加入 bacl2、naoh、na2co3的顺序还可以改变吗?若能改变则写出改变的顺序,若不能改变,请说明理由.

3)玻璃棒在操作③中的作用是什么?

4)该实验方案还需完善,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21. 氨气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研究其制取、性质和用途十分重要.

1)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请分别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是氨气性质的趣味实验: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水夹时,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进入***水变成红色.由该实验可得出哪些结论?

22.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足量水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

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

1)固体粉末中一定存在的是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2)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还需要做什么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操作、现象、结沦.

四、综合应用题。

23.金属及合金有广泛的用途。

1)下列关于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化学性质活泼却较耐腐蚀:②在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ⅴⅱa族;③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⑤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1在高温条件下可以与fe3o4发生罝换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如图1所示),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

4)agno3、cu(no3)2、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并充分反应,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往滤液中加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则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滤渣中一定有的是 .

5)生产生活中需要大量的钢村,某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如图2所示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并测定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罝气密性良好,反应完全且赤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量赤铁矿样品的质量为20g,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药品的质量为15.2g)

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

计算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024年河南省郑州八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

b.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废气屮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用稀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与氧化铁反应,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是利用羊毛燃烧发出烧焦羽毛气味,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废气屮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是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是利用酒精将紫罗兰花的汁液溶解,形成溶液,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点评】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过滤

b.称取氯化钠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ph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河南省商丘一中202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解析版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共14分 1 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 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的响度增大 选填 音调 音色 或 响度 2 2分 2015商丘校级模拟 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实像 选填 实像 或 虚...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一 试卷特点。年试卷特点。1 通过增加历史 量,考查学生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选择题有6道题中都引入 第2题 7题 10题 12题 17题 20题 其中第 题引入的是单幅图,第 题引入的是双幅图。2 非选择题考查学生从具体的文字叙述中提取历史事件的能力。例如 22题材料题中给出四则材料让学生从这些文学...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一 试卷特点。年试卷特点。1 通过增加历史 量,考查学生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选择题有6道题中都引入 第2题 7题 10题 12题 17题 20题 其中第 题引入的是单幅图,第 题引入的是双幅图。2 非选择题考查学生从具体的文字叙述中提取历史事件的能力。例如 22题材料题中给出四则材料让学生从这些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