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模拟2024年泉州五中高考模拟试卷

发布 2024-01-05 03:40:08 阅读 2675

2024年高考精选模拟2024年泉州五中高考模拟试卷测试题 2019.9

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人类应将洪水与洪灾加以区别:江河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江河洪灾则主要是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江河冲积平原而产生的问题,应当由人类自己加以解决。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以修建适当的水利工程,开发利用江河的冲积平原,但要避免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和谐共处。治理江河的工程措施,只可能控制一定标准的洪水,不可能完全控制特大洪水。因此,在建成具有一定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还要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土地,以备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为洪水让出足够的蓄泄空间。

②人类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必须多占用一部分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而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必须适当维持周边的生态系统,以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必须研究如何与周边生态系统合理地分享水土资源的问题,人与水土资源应和谐共处。

③就水资源来说,过去我们认为,水利工作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在河湖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后,我们逐步认识到必须兼顾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的需要,合理配置水资源。由此而发生的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要通过高效、节水、防污的社会经济模式,通过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达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④土地资源也有合理配置和利用的问题。人类占有、改造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土地资源。但是,这种占有和改造必须适度;否则,将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从而威胁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⑤防沙治沙的对象应当是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而不是改造现有的沙漠。沙漠和土地沙化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沙漠是地球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不能也不应消除的;沙化则是人类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造成的土地退化的灾害,是人类应当也可以防治的。

这些荒漠化土地是在干旱的气候背景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由于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造成的。

⑥在地球表层,河流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它不仅支持河流内及其两岸走廊的生态系统,而且以其干流和不同等级的支流组成地球表层的各个水系,是地球水循环的陆面主要通道,它为陆地的各个生态系统输送物质和能量,也是陆地和海洋交换物质和能量的通道。形象地说,它是地球表层的脉络。

在过去的水利工作中,没有重视和研究河流的生态功能,没有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研究河流变化的规律及其作用,这就是我们应吸取的教训。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最好不要开发利用冲积平原。

b、水利工作的目标是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c、借助现代科技和集约型经济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供需的矛盾。

d、沙漠是地球环境的一部分,是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造成的土地退化的灾害。

2、对“人与水土资源应和谐共处”一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人类要建立一种把洪水和洪灾相区别的防洪减灾体系。

b、人类要研究与周边生态系统合理分享水土资源的问题。

c、发展人类的社会经济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之间要注意合理配置水土资源。

d、河流有着自己的生态功能,人类要了解河流的变化规律,才能与水土资源和谐共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在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相应地合理配置水资源。

b、人类利用一些外来水源可以在沙漠周边建设一些人工绿洲;但从总体上说,不应当也不可能消灭沙漠或“征服”沙漠。

c、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没有权利改造自然,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通过努力,终究可以使自然环境恢复到人类发展前的状态。

d、水利工作的目标应该是:人类科学利用自然界所赋予的水资源,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达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状态。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性刚鲠,有胆力。少从贺拔岳征讨有功,拜都将。

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军中大扰。赵贵建议迎太祖,诸将犹豫未决。达曰:

“宇文夏州昔为左丞,明略过人,一时之杰。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赵将军议是也。

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诸将或欲南追贺拔胜,或云东告朝廷。

达又曰:“此皆远水不救近火,何足道哉?”贵于是谋遂定,令达驰往。

太祖见达恸哭,问故,达以实对。太祖遂以数百骑南赴平凉,引军向高平,令达是率骑据弹筝峡。时百姓惶惧,奔散者多。

有村民方扶老弱,驱畜牧,欲入山避难,军士争欲掠之。达曰:“远近民黎,多受制于贼,今若值便掠缚,何谓伐罪吊民!

不如因而抚之,以示义师之德。”乃抚以恩信,民皆悦附,于是迭相晓语,咸复旧业。太祖闻而嘉之。

悦平,加平东将军。太祖谓诸将曰:“当清水公遇祸之时,君等性命悬于贼手,虽欲来告,其路无从。

杜朔周冒万死之难,远来见及,遂得共尽忠节,同雪仇耻。虽藉众人之力,实赖杜子之功。劳而不酬,何以劝善。

”乃赐马二百匹。达固让,太祖弗许。

六官初建,授左遂伯。出为陇州刺史。保定初,迁大将军、夏州总管、三州五防诸军事。

达虽非文吏,然性质直,遵奉法度,轻于鞭挞,而重慎死罪。性又廉俭,边境胡民或馈达以羊者,达欲招纳异类,报以缯帛。主司请用官物,达曰:

“羊入我厨,物出官库,是欺上也。”命取私帛与之。识者嘉其仁恕焉。

寻进爵乐川郡公。建德二年,进位柱国,薨。子迁嗣。

(选自《周书赫连达列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此公不济济:成功b虽藉此人之力藉:凭借。

c劳而不酬,何以劝善劝:劝解 d识者嘉其仁恕焉嘉:褒扬。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杜子之功”的一组是①贵于是谋遂定。②达率骑据弹筝峡。③于是迭相晓语。

④远来见及,遂得共尽忠节。⑤轻于鞭挞,而重慎死罪。⑥羊入我厨,物出官库,是欺上也。

a.①⑤b.②③c.①②d.③④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对“迎太祖”的问题上,赫连达力排众议,以为应该以保全兵力为上策,最终平定侯莫陈悦,他也因此受到了奖赏。

b赫连达阻止了欲掠村民的军士,并对村民加以安抚,作者是肯定的;而对他轻易地施用鞭刑,作者也未加以批判。

c宇文泰十分赞赏赫连达,在肯定了诸将的同时,表扬了赫连达的重要作用,也从侧面反映出宇文泰有功必赏的品质和赫连达的英勇。

d赫连达为政清廉俭约,把私人的绢帛用在边境的安定和睦事业上,甚至在别人劝说他使用官物办理时,他也婉言拒绝了。

3,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曰:“未也,方虚憍①而恃气。”十日又问,曰:

“未也,犹应向景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选自《庄子达生》)

注:①憍,同“骄”。②向景,通“响影”。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未也,方虚憍而恃气。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2)请写出源于这个著名的寓言故事的成语,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1)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一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最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

三、四两句。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许多生活环境优越的人整天看到的是烂泥,而许多生活在逆境中的不幸者却找到了星星,例如拿破仑拥有一般人所追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可他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又瞎、又聋、又哑---却表示:

“我发现生命是这样美好。”她的一生留下许多不朽的著作。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青泥何盘盘扪参历井仰胁息李白《蜀道难》)

7,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李白《将进酒》)

8,细草微风岸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9,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10,策扶老以流憩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测试题答案。

1, 1、c(a项错误是用局部代替了整体,原文说要合理开发江河冲积平原。b项混淆了时间,选项的内容是过去人们的认识,这种认识已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c项是对第三段内容的压缩,符合文意。

d项混淆了“沙化”和“沙漠”两个概念。)

2、a(a项使用了“调”的手法,在转换原文内容时,调整了语序,使句意发生了变化,且与题干不吻合。b项转述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c项转述第三段中间一句话。

d项是对“河流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和“没有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研究河流变化的规律及其作用”两句组合。)

3、c(a项是对第三段内容的延伸和补充。b项是对“而不是改造现有的沙漠”一句的延伸。c项偏离了主旨,“没有权利改造自然”和“恢复到人类发展前的状态”犯了绝对化错误。

d项是从第三段的第一句话的相反角度阐释的,符合文章的观点。)

2, 1、c(劝:鼓励)2、c(③是村民的反应。⑤是赫达连在刑罪上的做法和态度。⑥表现赫达连的清廉品质。)3、a(“以为应该以保全兵力为上策”文中无此信息。)

3, (1)①不行,正虚狂骄傲自恃意气呢。②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2)呆若木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德行修养到了崇高的境界,反而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深藏若虚。而虚狂骄傲,盛气凌人恰恰是没有什么真本事的表现。

4, (1)衔。作者通过一个“衔”字,把无形的秋具体化了,仿佛是小草伸长脖子首先衔住了秋的衣角,而后秋天才会张开它金色的翅膀去拥抱整个庭院乃至世界。

2)长长的豆荚藤蔓上缀着一朵朵淡色的小花,弯弯曲曲地越过墙头,伸向隔壁邻居院中。作者把自然景物描写得如此有人情味,含蓄地表现了平时与邻居之间的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情形,饱含着诗人满腔的感激之情。

5, 略。6, 百步九折萦岩峦以手抚膺坐长叹。

7,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8, 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9, 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

10, 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2024年高考模拟2024年福建高考模拟试卷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福建高考模拟试卷测试题。1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西厢记 2,恐美人之迟暮。屈原 离骚 3,冰泉冷涩弦凝绝,白居易 琵琶行 4,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 枫桥夜泊 5,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 东汉末年,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 关羽又...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

2008年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模拟试卷 十六 语文。一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宫阙撅嘴鳜鱼蕨类植物一蹶不振 b 唠嗑磕碰瞌睡溘然长逝阖家欢乐 c 修葺舟楫编辑开门揖盗缉拿归案 d 觊觎觐见靓妆面面相觑航空母舰。2 下列各句中,...

2024年高考全真模拟

政治试题。第 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小西早上用公交卡乘坐地铁出行,到站后改骑公共自行车到单位上班,享受了公司免费提供的午餐,下班后以八折的优惠购买了晚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地铁车厢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