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纪下语文期末试卷B 含答案

发布 2024-01-05 17:10:07 阅读 3661

八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十二)

期末考试b卷)

本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120分钟。

上传者:xxqiang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6分,每小题2分)

1、选择字后括号内注音全对的一项( )

a.狼藉(jí) 汩汩(gǔ) 踌躇(chú) 心弦(xuán)

b.忸怩(ní) 唾手(chuí) 俨然(yǎn) 隘(ài)口。

c.牝(pìn)马伛(yǚ)偻窒(zhì)息厮(sī)守。

d.彷徨(háng) 蛊(gǔ)惑颓(tuí)唐蹂躏(lìn)

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情郁于中碌碌无为勇往直前钦差大臣。

b. 徇私舞弊必恭必敬人声鼎沸骇人听闻。

c. 异想天开敝帚自珍无可耐何大事渲染。

d. 惟妙惟肖雍容典雅郑重其事声名狼藉。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在**,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4、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b.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c.呈给/你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颊。

d.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5、下面的句子选自背诵课文,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败于朝廷。

c.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6、按课文默写填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7、按要求默写填空。

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描绘山间新雨后清新雅洁的句子是。

十五从军征》中反映我国古代兵役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

8、文学常识填空。

岳阳楼记》的作者___是 __朝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该书由___整理而成。

9、期末考试临近了,小明却还在看电视。这时妈妈走过来,生气地说:“马上就要中考了,你居然还在看电视?”

小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说,才可能不让妈妈生气?

小明说。10、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分)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的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

“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

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

11、将~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600多米的环池路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流连忘返。

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

a、 b、 c、 d、

12、仿写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选择了你也就选择了。

13、对对联:

上联:国泰四时乐。

下联: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每小题2分)

一)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在我两下江南的采访调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笔时,我悲愤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战栗。限于篇幅,我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灾难之万一;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

我不想也没有必要发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 令人发指:

2 惨绝人寰:

15、下面是对第二——第五自然段段意的概括,请判断其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第二段:揭露日本法西斯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罪行。

②第三段:抒发为祖国强盛而倍感欣慰、自豪的感情。

③第四段:强调作为历史的回顾,既要看到远古史,也要看到近代史。 (

④第五段:对第四自然段进行阐释,并点题。

16、第三自然段中有两个“——号,其作用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a、表示行文中的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的突然转变。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

17、“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把四大发明与南京大**放在一起?

二)四通公司的人事部经理戴维先生告诉我,面试将要由贝克先生主持,在十人中选三名,我荣幸地成为十名面试者中的一个。

贝克先生是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家,从一个报童到美国最大的广告**公司四通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他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年龄不大,只有四十岁上下。

我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紧张,一连几天,从英语口语、广告业务及穿戴方面都做了精心准备,以便顺利“推销”自己。

考试是单独面试的。我一走进小会客厅,坐在正中沙发上的一位老外便站起来,我认出他是贝克先生。

“是你!你是……”贝克先生用流利的中文说出了我的名字,并且快步走到我面前,紧紧握住我的双手。

“原来是你!我找了你很长时间了。”贝克先生一脸惊喜,激动的转过身对在坐的另几位老外嚷道,“先生们,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位年轻人。”

我的心狂跳起来,还没容我说话,贝克先生就把我拉到他的旁边的沙发上坐下,说道:“我划船技术太差了,把女儿掉进了昆明湖中,要不是你这位年轻人就麻烦了。真抱歉,当时只顾看女儿了,也没来得及向你道谢。

”我竭力抑制住心跳,抿抿发干的嘴唇,说道:“很抱歉,贝克先生,我以前从未见过您,更没有救过您的女儿。”

贝克先生一把拉住我:“你忘记了?四月二日,昆明湖……肯定是你!我记得你脸上有块痣。年轻人,你骗不了我的。”贝克先生一脸得意。

我站起来说:“贝克先生,我想您肯定弄错了。我没有救过您的女儿。”

我说得很坚决,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忽然他又笑了:“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诚实,我决定,你免试了。

”,几天后,我幸运地成为四通公司的职员。有一次,我同戴维先生闲聊,我问戴维:“救贝克先生女儿的那位年轻人找到了吗?

”⒀“贝克先生的女儿?”戴维先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接着他大笑起来:“他女儿?有七个人因为他女儿被淘汰了,其实贝克先生根本没有女儿。”

18、从记叙的顺序看,第②段的内容属于作者写此段内容的目的是:

19、第⑨段中“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的原因是什么? 第⑾段中“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的原因是什么?

20、对第⑦段中“我的心狂跳起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为贝克先生认错人而感到内疚 b.为贝克先生认错人而感到高兴。

c.为贝克先生认错人而感到惊喜 d.为贝克先生认错人而感到不安。

三) 学会谅解。

⑴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谅解是能谅解是能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因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⑵确实,谅解非常重要。先哲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己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

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

⑶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8年纪期末试卷上含答案

10 11学年第一学期。大预科地理期末试卷 开卷 一 选择题。1 我国的人口总数和陆地面积分别居世界 a.第一和第三位 b.都是第一位 c.第一和第二位 d.第三和第一位。2 我国的民族共有 a.55个 b.56个 c.34个d.23个。3 泼水节是哪一民族的传统节日?a.傣族 b.蒙古族 c.维吾...

八年纪历史期末试卷

青白江区人和学校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1.看千年中国去西安,看百年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2.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 每年在6月3日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它...

小学二年纪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计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12分 xi o xc i zh oshu ji ok ng qn ng g nch ng du n二 比一比,组词语。12分 那原问。哪愿间。楼爪勺。搂瓜匀。三 变成新词后再组词。12分 1.加一加,例 肖 消 消息 分争。2.减一减,例 响 向 方向 便妙。3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