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发布 2024-01-05 21:30:05 阅读 6352

今年试卷总体评价:

1.立足基础。2.着眼人文。3.考虑均衡。4.注重导向。5.追求创新。

今年试卷的分析:一.积累与运用。

1.出自泉州民俗文化。考查字音、标点符号、字形、词义和修辞手法。

其中,字音要注意书写规范,修辞只考其内涵(如比喻,只考其相似点)。2.默写。

注意错别字。3.课内共有篇目。

不考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等,只考课文中的情节。4.综合性学习。

这道题要解决实际问题,应关注时事,重视语言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话题于课本,又超越课本。二.阅读(一)文言文。

方向:所考查的知识全部来自教材,避开讲不清楚、有争议的内容。

建议:1.虚词只考查一看就懂的或注释里有的,不考模糊不清、有争议的。

2.实词全部考下文的注释,一定不脱离下文的注释,教。

学时要重视注释。

3.翻译只考重点句,注意有重点字的解释。(二)说明性或议论性。

方向:文体选取主流**,材料新颖。文体内容体现“语文味”,附带潜移默化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建议:1.淡化文体知识,不说“说明文”或“议**”。

2.紧扣文本,应注重关键词、重点句的理解,由浅到深,答案全部在文本中,有的直抄,有的概括。(三)文学作品阅读(散文或**)

坚持:充分体现“精读”的考查要求。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分析等,其中形象、情感、语言这三题必考。

建议:所有试题均紧扣文本,题目从文本出,答案从文本中来,绝不旁逸斜出,脱离文本任意发挥。(四)名著阅读。

方向:不考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的分析,人物评价等。体现“主要人物,主干情节”的考纲要求。

建议:要求学生一定要看原著,即浏览。不要混淆故事与故事间的情节,如《农夫和蛇》不要混淆为《农夫和狮子》。

xx年中考六部名著:《水浒》、《西游记》、《骆驼祥子》、《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伊索寓言》。三.作文。

总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

建议:1.杜绝抄袭,抄袭作文定为“四等作文”。2.端正文风,坚决反对“华而不实”的文风,应写“真”的东西。

3.反对形式创新,如题记、小标题、实验报告、甚至今年新出现的贴吧等等。

4.一篇的作文主要是记叙(至少以上),描写等是一字半语的精彩。

语文中考试卷分析

一 多看近期模拟试卷的1 16题 其中 可以不看 二 文学常识 外国作家必考一个 错误主要在国籍,作家及作品张冠李戴,尤其注意名著的作家 国内作家 朝代 作者 标题是否一致 文体 特别是 和散文,说明文中事例说明和事物说明不能混淆 三 默写重点 1 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 只辱于奴隶人之...

语文中考试卷分析

2009 2011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分析。四中 汪永林。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 20分 中考语文试题中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考查,包含字音和字形 成语或词语的运用 病句辨析 文学常识 古诗词背诵默写等。这个部分是 课程标准 对 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 最基本的要求。这部分知识不仅要求识记,还要会运用。学生对知识...

语文中考试卷分析

许川川。这次测试试题题量适中,难易适度,从字词 句子 口语表达 阅读 作文几方面进行了检测。从试卷看这是一份注重课内基础知识和发展学生能力的试题,覆盖面广,题型灵活新颖。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发展。现在针对在测试中学生反映出的各种情况,对这次质量检测做全面分析。一 成绩概况。本次考试,我班共参加考试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