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物理后期的复习建议

发布 2024-01-07 09:50:12 阅读 9239

紧张的高三复习已经进入4月,各学校的第一轮复习基本结束,同学们已经比较全面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复习,对每一个概念、每一条规律的理解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扫除了高中物理中的一个个的理解障碍。剩下的两个月的时间里,怎样更加科学、有效的利用好时间,实现物理学科的突破?下面结合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的能力要求及特点,提几点复习建议和备考策略。

一、 抓纲务本,明确考点。

分析2010《考试大纲》,物理科目的分值、题型、难度、在试卷中的位置与去年相比,均未发生变化,理综试卷物理试题总分仍为120分,其中不定项选择题共8小题,共48分,非选择题5题,共72分,题目仍然以中等难度为主,试题易、中、难题的大致比例为3∶5∶2,内容仍将以力学、电磁学等主干知识为主,热学、光学、原子物理、机械波等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预计仍将突出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技术。说明2024年的高考将继续保持稳定,这对我们复习应考会心中有数。

考试大纲》,是高考的唯一依据。可以说,凡是考试说明中未列入的知识点和实验,不会出现在考题中。考生在阅读考试说明时,一定要仔细领会其中含义,准确把握重点知识的深浅度。

经过一轮复习后,我们仍应该以考试大纲和课本这两个最权威的备考材料作依据,按考纲中知识内容表,结合课本逐条搞清楚高考要求,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不留知识死角。

二、 科学复习,提高效率。

物理高考是以能力立意的,但是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一般来说,高考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是结合起来进行的。一道试题既考查了知识,同时又考查了能力,而且常常是考查了几种能力。我们不应该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针对高考要求,物理复习内容包括理解基础知识和培养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两个方面,重点是后者,即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物理复习的核心是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二轮复习的重点是要深入理解和体会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系统的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知识点的地位、作用、分清主次,理解理论的实质,这是在一轮知识复习基础上提高能力的重要一步。

如何高效的提高复习效率,实现物理学科的突破呢?

1.知识成网,突出主干。

心理学认为,结构化的知识是最优化的知识,有利于我们记忆和理解。高考复习的后期一定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化、网络化。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

1)编织知识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的效率。

理科综合物理高考所考查的知识点共计131个。若要把这些知识点的内容准确地“背”下来,确实不太困难,但是背下来也没有多大实用价值。高中物理的知识特点之一是比较系统,尤其是力学、电学部分的知识构成比较完整地知识体系。

高考就是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解决新环境下的物理问题。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并不缺少知识,而是缺少系统的知识。

特别是不会调动所学的所有的知识解决一个问题。

在最后复习阶段,你不妨在每天睡前试着在脑中构造一棵“知识树”,按照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光学与原子物理逐一展开,看看你能否顺畅地理出头绪,把握主干与支干、枝叶与枝叶之间的关系。倘使你感到哪些方面变得含混不清,那说明你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整个物理框架体系的了解还不够透彻,那么你下一步复习的重点将变得更加明确。同学们必须将物理知识通过某条线索像穿珍珠那样把知识结构成网,形成知识体系,才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物理知识的全貌。

才可能站得高一些,学会从全局的高度去总揽物理知识。

那么后期复习如何编织知识结构图?换个角度重新归纳知识的体系,也就是换条线索。一轮复习都是按章节来建立知识体系的,二轮复习应该打乱知识的章节条块,从整个高中物理的角度,用自己的方法编制知识网络,例如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下面的两个角度来加深理解:

角度一:力的作用效应。

力的静力学效应——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动力学效应:

力的瞬时作用效应——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牛顿运动定律。

力的空间累积效应——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动能定理。

力的时间累积效应——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动量定理。

用这三个基本规律就可以把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从各个侧面概括清楚。

用以上的方法,可以把高中物理中的所有典型运动统一在一起。

角度二:物体的运动决定于受到的合力和初始运动情况:

通过以上的变换角度建立网络,我们对力和运动的关系一定会有一个新的高度的认识,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2)突出主干。

主干知识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重点、难点,是高考的热点,学好主干知识,是提高物理能力的基点。高考物理试题数量有限,不可能涵盖高中全部(131个)知识点,但重点、主干知识一定考,高考中,对重点的知识的考察,特别强调其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对每个知识点的考察会不断翻新,如力和运动的关系、能量的观点解题,不仅在力学,而且在电磁学中也有广泛应用。我们可以结合近年的高考题,认真总结提高。

这些主干知识有: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三大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人造卫星、万有引力;振动和波;动量、动量守恒;动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电场力的功与电势能的改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减)速和偏转;欧姆定律;安培力、洛仑兹力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电磁感应定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折射率;各种射线的特征及应用;光电效应;核能、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核反应方程;物理实验等。

2.融会贯通,居高临下。

1)站在认识论的高度理解物理规律可以使所学到的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例如:过程量之和等于状态量之差:

动能定理w=△ek

动量定理i=△p

热力学第一定律:q+w=△e

光电效应方程:hυ-w=

能级跃迁:hν=em-en

守恒定律与研究对象选取的关系:无论是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还是电荷数守恒,都离不开研究对象的选取。不守恒了,就扩大研究范围总会找到守恒的范围。

3.方法成熟,灵活审题。

解题时学生经常出现两种情况:看不懂题和看错题,这其实是因为审题能力差导致的。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能力是一种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熟练的掌握审题的常用方法,对提高物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总体说来,审题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模型法、变换条件法、分解方法、图形图像分析法等。

1)模型法是物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科学都是模型化的科学,我们所学到的物理规律都是经过简化以后的物理模型所对应的规律。只有找到题目所述的情景对应的是什么样的模型,才能用这个模型所对应的所有规律来解决问题。

物理模型主要分为对象模型和过程模型。对象模型是一些理想化的“对象”:轻绳、轻杆、轻弹簧、质点、点电荷、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等,运动模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平抛(类平抛)运动、匀速圆周、简谐运动、碰撞等,弄清楚这些模型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基本要求。

而建构物理模型,通过认真审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上述的理想模型,然后选择相应的物理规律解题,正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高三的复习,就是要在建构物理模型上下足功夫。

2)变换条件后分析问题。题目的变化来自于:时、空条件的变化。

高中所学的模型不多,但是题目千变万化,原因是每一道题都有区别于其他题目的条件。审题的关键是将这种条件找出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要找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临界条件等。

3)对于多过程、多对象的问题,学生们审题过程中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拆”,用分析的方法分解问题。就是将一个长过程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子过程。

把多个研究对象分别隔离作为单个物体来研究,或者将几个对象作为整体来研究。

4)利用图形图像帮助理解题意。

审题要画情景图,受力分析要画受力图,电路分析要画电路图,原子跃迁要画能级图。物理规律当中有相当多的物理规律是用图像表示出来的,例如简谐运动的规律、机械波的规律。

4.精心选题,精心做题。

1)题不在多,真懂才成。

近几年的高考物理题目都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题目典型,难度不大,没有偏、怪、过难的题目。考生得分低的原因是速度慢,准确率差。在熟练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我们要重视提高准确率,加快解题速度。

第一卷选择题共有8道题目,难度不大,知识分散,选择题作为客观性试题的一种类型,它具有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宽、干扰性强、命题灵活性大、层次丰富、能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评卷客观、快捷、准确、可以用计算机阅卷等优点。但选择题的题量大,学生解答时可以占用的时间少,所以解答选择题应有不同于一般的计算题、论证题的特殊方法,做到迅速、准确。而要迅速、准确地解答前提是熟练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把思维方法、物理方法和数学方法相结合,掌握解答物理选择题的基本方法,以及紧密结合选择题特点的若干基本技巧。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题专项训练的方式来突破:10道选择题,20分钟内完成,及时讲评,及时搞懂每个选项,做到快做题,慢理解。

第二卷物理有4个大题,分值为72分,根据抽样调查考生做第二卷物理题的时间大约在40分钟左右,平均得分只有30分左右。究其原因,考生备考期间漫天做题,求难求多;重练习,轻思考;重考试,轻总结。

2)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

一题多解:从一个模型对应的所有的规律(包括其时间、空间关系,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等)出发,有多种解题的规律组合形式,就形成了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变化有两种:一种是本模型内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相互转换;另一种是,通过初始条件的变换,研究对象所经历的过程模型发生变化,接着物理规律也就全变了。

多题归一:子弹打木块、人在船上走、人跳上(跳下)车、猴子爬气球等,其本质就是动量守恒。

3)建立试卷分析记录和错题改错记录本。

要透彻理解重点的典型题。物理学科的重点内容是力学、电学。重点章节是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动量、机械能、电场、磁场、电路、电磁感应等,每一部分都有一些基本的思路,典型的方法。

考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训练,归纳总结出这些思路、方法,然后再具体分析其他题目。

2024年高考物理复习的建议

一 年南充市及高坪区高考情况。1 南充市文 理科参考人数47767人,其中理科26516人,本科上线总人数15092人,理科上线10636人。全省物理本科上线分为54.5。2 高坪区参考人数4901人 理科2831人 本科上线1662人 理科上线1193人 理科本科上线率42.1 物理单科上线率43...

2024年高考物理复习策略

一 第一轮复习时间安排。其中考试前结束必修二复习,期末考试前结束第一轮复习。具体安排如下 相互作用9课时 牛顿定律9课时 曲线运动 万有引律11课时 机械能及守恒定律15课时 静电场7课时 恒定电流8课时 磁场11课时 电磁感应8课时 交流电6课时 热学6课时 共90课时。二 教学定位。根据07年山...

2024年高考物理实验复习

2014年高考物理 高考物理想高分取决于实验题的得分。物理实验在高考物理的地位一直都是非常之高的,但是由于同学在物理实验经常会出差错,从而导致物理实验的得分率并不高。物理实验考查的内容并不是书本上原封不动的还原,而是逐步过渡到要求考生用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解决新颖灵活的实验问题,强化知识迁移能力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