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卷通

发布 2024-01-13 23:00:08 阅读 1796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强化练习精华点评(终极版)

第一大部分:分析高考选择题:

单老师强调:

总共12种题型,考查8个:一般有5道单选题注意定性分析多使用排除法,如果是定量计算对号入座即可。如果是双选题,注意矛盾选项的使用,要么2个都错,要么对一个,不能全对。

三选的应该可以有一个,注意对最确定选项的使用,如果出现2个不确定选项应该注意保守还是冲一下的把握最大。

一物理学史类.

1.1在“**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

a.由加速度的定义,当非常小,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b.在**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单老师强调:

物理学史的考查,主要记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定则是右手螺旋定则,不要把判定安培力的左手定则错误称为安培定则卡文迪许测引力常量扭秤实验转化法和放**,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微元法,极限法,假设法,等效法,理想模型法,一些物理量的比值定义法等。

强化提高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安培定则是用来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安培力方向的。

b. 库仑通过实验精确地测出了元电荷的电量值。

c. 伽利略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d. 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很好地解释了磁化、消磁等现象。

二动力学类.

2.1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静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为球心.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半球底部处,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已知地面与半球形容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b.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

c.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

d.半球形容器受到地面的摩擦大小为。

单老师强调:

高中重要的三种**法,针对平衡状态使用的,除了有一个大小方向不变的力,一般是重力,1种,主要是有一个方向不变的力,做出平行线2种有一个大小不变的力,做出圆3种,两个分力夹角不变,做出平行四边形观察两边的变化,一般约定变化的范如果平衡类是rt三角形可以直接用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等,如果是非rt三角形可以使用相似三角形,正弦定理等,如果是动态分析,三力一般使用**法比较方便,四力以上可以使用正交分解,看角度变化,或者使用全反力变成三力分析。2024年动力学考查主要分平衡态和非平衡态,平衡态如果出现力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用三角函数,如果是非直角三角形可以使用力的三角形和实物三角形相似或者正弦定理等。非平衡态注意瞬间加速度求解当中,弹簧不瞬变,绳,杆板等瞬变,过程中注意各力的变化结合运动状态。

4力以上一般可以使用正交分解,注意函数的变化。

强化提高2.2如图所示浸没在水中的小球固定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设小球的密度为,水的密度为。当容器由静止自由下落后,弹簧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1)若=,则弹簧长度不变。

2)若》,则弹簧的长度会伸长。

3)若<,则弹簧的长度会缩短。

4)不论、大小怎样,弹簧长度都会改变。

a.(1)(2)(3b.(2)(4)

c.(3)(4d.(2)(3)(4)

强化提高2.3

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0 滑上质量为m的长木板,木板和地面之间是光滑的,小木块恰好滑到木板的另一端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如果将长木板均匀从中间分成两部分,m的滑块再次以初速度v0 滑上分成两块长木板则滑块。

a. 滑块将从木板的另一端滑出,且滑出时的速度大于第一种情况下的速度。

b. 滑块不能从木板的另一端滑出,且与木板共速速度大于第一种情况下的速度。

c. 第二种情况下产生的热量大于第一种情况下的热量。

d. 第二种情况下共速时小木块对地位移大于第一种情况下的对地位移。

强化提高2.4

如图,长为l,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电场中,一带电

量为 +q,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由斜面底端的a点开。

始沿斜面上滑,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仍为v0,则 (

a.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

两点的电势差一定为。

c.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场强的最小值一定是

d.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场强的最大值一定是。

三。变化电路动态分析(定式分析)类。

3.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下列比值错误的是 (

a.u1/i不变,u1/i不变。

b.u2/i变大,u2/i变大。

c.u2/i变大,u2/i不变。

d.u3/i变大,u3/i不变。

单老师强调:

变化电路的动态分析,有固定的分析流程,在电压电流比值分析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两种曲线,什么是电阻曲线,什么是电源特性曲线,然后结合等效电源的方法进行分析。

强化提高3.2 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最高端向下滑动时,a)电压表v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读数变大。

b)电压表v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读数变小。

c)电压表v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读数先变小后变大。

d)电压表v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读数先变大后变小。

四。电磁感应类。

4.1光滑曲面轨道与竖直平面的交线是抛物线,如图所示,抛物线的方程是y=ax2,下半部处在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是y=a的直线(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一个小金属框从抛物线上y=b(b>a) 处以速度v沿抛物线下滑。

假设抛物线足够长,金属块沿抛物线下滑后产生的焦耳热总量是 (

a. mgbb.

(b-a) d.

单老师强调:

电磁感应中贯穿全章的物理量变不变解决了有没有,怎么变解决了方向,变多快解决了大小,然后注意三种题型,回到电学,回到动力学,回到功能关系,然后注意如果是图像问题要四看。2024年基本的磁生电的方式要搞清楚。而且回归三个部分一定要熟记。

三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图像问题审好点线轴,分析kbs,电磁感应涉及的图像问题我们应该抓住的几个基本环节问题是一看正负二看大小三看曲直(斜率)四看区间。

强化4.2如图(a)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恒力f拉质量1kg的单匝均匀正方形铜线框,在1位置以速度v0=3m/s进入匀强磁场时开始计时t=0,此时线框中感应电动势1v,在t=3s 时刻线框到达2位置开始离开匀强磁场。此过程中v-t图象如图(b)所示,那么。

a.t=0时,线框右侧的边两端mn间电压为0.25v

b.恒力f的大小为0.5n

c.线框完全离开磁场的瞬间位置3速度为2m/s

d.线框完全离开磁场的瞬间位置3速度为1m/s

五。天体,万有引力类:

5.12024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神州”六号载人飞船。飞船入轨后,环绕地球飞行77圈,历时115个小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地面。

在2024年1月26日,我国还成功发**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东经98°赤道上空。假设飞船和卫星都做圆周运动,那么飞船和卫星在各自轨道上运行时 (

a.飞船运动速度比卫星小。

b.飞船运动的加速度比卫星小。

c.飞船离地面的高度比卫星小。

d.飞船运行的周期比卫星小。

单老师强调:

天体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是圆周运动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这一动力学特性。配合使用万能公式。

如果是椭圆运动可以使用开普勒三定律或者变轨问题的结论。千万注意结论的适用性。比如拉格朗日点就不使用我们的单一中心天体提供向心力的所有结**式。

2024年天体问题注意两路一代,变轨问题注意3种速度和加速度的**,3种速度火后大于火前,近地大于远地,小环大于大环,加速度只比较距离。

强化5.2 2024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探测和研究.如图,嫦娥二号卫星的工作轨道是100公里环月圆轨道ⅰ,为对嫦娥三号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图中b点正下方)进行精细成像,嫦娥二号在a点将轨道变为椭圆轨道ⅱ,使其近月点在虹湾地区正上方b点,大约距月面15公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轨道ⅱ运动的周期小于沿轨道运动的周期。

b.在轨道ⅱ上a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上a点的速度。

c.完成任务后,卫星返回工作轨道ⅰ时,在a点需加速。

d.在轨道ⅱ上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上a点的加速度。

六。抛体运动的合成分解类。

6.1在交通事故中,测定碰撞瞬间汽车的速度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汽车驾驶员 》 杂志曾给出一个估算碰撞瞬间车辆速度的公式:,式中 △ l 是被水平抛出的散落在事故现场路面上的两物体 a 、 b 沿公路方向上的水平距离, h1 、 h2 分别是散落物 a 、 b 在车上时的离地高度.只要用米尺测量出事故现场的l 、 hl 、 h 2三个量,根据上述公式就能够估算出碰撞瞬间车辆的速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 、 b 落地时间相同。

b ) a 、 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无关

c ) a 、 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正比

d ) a 、 b 落地时间差和车辆碰撞瞬间速度的乘积等于l

单老师强调:

运动轨迹是曲线运动之类。这样的习题以平抛,圆周运动,或者小船过河之类的变形。按理说应该属于动力学但是从独特的角度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部分应该关注一下。

或者简单而容易被忽视的内在的动力学。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题型当中,运动学的解决方法主要是记住3原则,充分利用好分运动的独立性原则,各自列方程,互不影响,等时性原则使2组方程有了相同的物理量时间t。矢量性原则注意速度,位移,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使用平行四边形或者三角形。

一般平抛运动主要从速度或者从位移入手进行合成与分解。如果遇到比如绳头速度合成与分解,一般应该将物体速度沿绳和垂直于绳的方向分解,特殊情况应结合其他运动形式和结合物体。

高考一卷物理分析

试题分析 由于2011年的物理高考内容与近四年高考内容有较大差距,不具有分析价值,所以只分析2012 2015年四年的高考试题。1 选择题方面。1 异同点 首先是相同点,近四年选择题的考察内容大体相同,没有明显的知识点上的差距,都普遍考察了两册必修以及两册选修的重点内容。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14年之...

物理高考复习最后一卷

14 公元1543年,哥白尼临终前在病榻上为其毕生致力的著作 天体运行论 印出的第一本书签上了自己的姓名。这部书预示了地心宇宙论的终结。哥白尼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按照哥白尼上述的观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太阳对各行星的引力相同。b 土星...

物理最后一卷

14.在波的传播直线上有两个介质质点a b,它们相距60cm,当a质点在平衡位置处向上振动时,b质点处于波谷位置。若波速的大小为24m s,则波的频率不可能值是。a 30hz b 410hz c 400hz d 490hz 15.如图,一长为的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铰链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的小球。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