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发布 2024-01-17 08:25:11 阅读 5207

2024年上海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2024年上海中考数学时间6月19日(周日)14:00——15:40

2024年二模时间

徐汇4月17—19日浦东4月11—13号静安4月12—13日长宁4月16—17日。

第1部分。通过分值分布了解考题着重点,以便复习更有方向性:

一、代数和几何的比例 2024年150分内代数约占90分,几何约占60分,比例在6∶4

二、各章节分值情况。

1、方程(28分左右)和函数(32分左右)占较大的比重函数部分所涵盖的知识点基本考查到位,但是难度降低。

2、统计的分值约占10%

3、锐角三角比板块分值与统计类似,约占10%

4、二次根式、因式分解、不等式分值统计。因式分解3分左右,不等式分值大于二次根式,关注不等式知识点复习。

三、考点分析

1、方程:(1)解方程(组):主要是解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及二元二次方程组。

(2)换元(化为整式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主要是求方程中的系数。

(4)列方程解应用题。

方程与不等式”的考法一般可分为如下的三大类:技能层面上的题目——多以考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为主;能力层面上的题目(“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多以情景化的形式出现;“方程思想”层面上的应用—— 一是以“横向”联系、“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或变化过程的即时性(阶段性)问题”为主。二是关注试题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些热点问题。

2、函数(1)求函数值。(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结合求系数的值。 (3)函数与几何结合求值或证明。(4)求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

3、几何证明及计算 (1)特殊三角形的边、角计算(2)特殊三角形的边、角计算。(3)特殊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应用(4)三角形中位线(5)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应用(6)正多边形的对称性问题(7)圆的垂径定理,圆的切线判定及性质(8)图形运动问题(平移、旋转、翻折)(9)几何图形与锐角三角比结合证明或计算(10)几何图形与函数结合证明或计算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考察加大力度,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及能力解决。

4、 统计 (1)求平均数。(2)求中位数。(3)求数据总数。

(4)求频率。(5)与方程结合。(6)根据图像回答有关问题。

如补齐图形。(7)用统计学知识判断某些统计方法的合理性。

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尤其是热点问题及背景模型的能力解决。

四、出现得比较多的考点

1、圆与正多边形知识的考查

2、统计方面的知识点至少有一道大题是关于统计方面。而且都与图表相联系。

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 、根的判别式。

由于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有较大的关系,因此,这方面的内容有较多的考查点及考查形式,但是新教材中由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出现在拓展2中,已经不在属于或不会进入考试范围。

4、几何图形运动 :有2题左右出现

5、几何和代数结合

单纯的考查几何证明题可能性不大,很多都是与代数的内容相结合,特别是和函数的内容结合起来,综合考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方程思想。

五、 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基础题量大,特别注意速度,但保证准确率。

2、试题趋向简约流畅,不是拘泥于数学知识、技巧,而是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多收集类似题型

3、创设具有实际背景的应用性问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应用类试题为各种类型的应用问题,创设比较熟悉的生活背景 ,结合社会热点设计,如2024年的第27题“拖拉机的噪声影响问题”,2024年第21题“学生上网时间调查”、药品降价问题,2024年的“旅游问题”,“建筑图纸缩略图”等。突出考查学生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把重心放在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对技能的要求不是很高。

2024年的应用问题与增长率问题和统计结合,是一道强调问题解决的好题,难度不大。但注意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

4、对学生的**能力开始有一定的要求。

去年在最后两大题的最后一问中都有体现,许多考生考到140分以上的学生就是最后这两小问的探索中没有考虑到分类讨论需要全面,关键找到分类的标准和对临界问题的思考。

总的说来,这类试题不拘一格,无现成的模式可套,突出探索、发现和创造。设问方式灵活多样,探求的结论广泛、灵活,甚至隐去结论,留出空间让学生想象、发挥和创造。

5、几何证明题注重对探索、分析、猜想、归纳能力的考查。几何题在内容上和函数、三角比等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去年的第23题,是一道纯粹的几何论证,考查的知识点有等腰三角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判定。

论证方法灵活,过程简单,大部分同学都有办法解决,这是今后几何证明考查的方向。尤其是本题是课本习题的条件变式,从课本习题演化而来,学生不会感觉陌生。今年的最后一道几何题还是与函数相结合的综合问题,与往年比较,难度在提高,但是在模拟考中已经有很多体现。

6、考点的隐蔽性 :有些问题进行了“改头换面”需要对问题分析后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2024年第22题,似乎是考统计,实际是方程增长率问题。

去年的第24题的第2小题也是如此,对于点的位置有两种情况,也有一定的隐秘性。

六、考试策略

1、确保基础题细心做,不丢分;提高题努力做,少失分;难题(最后一题)尽量做,多得分。(8:1:1)

2、作试卷的答题原则与技巧:在数学答题过程中,要正确、仔细、认真地审题,将审题贯穿整个解题过程之中。要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合理用时,审题要慢,答题要快,积极联想,大胆类比,立足一次成功的解题原则。

最后要重视复查收尾和分段得分的环节,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3、对于压轴题:多思考关联知识点的常规图形,几何部分找函数关系时等式的建立大多数是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最后一问的求值往往和上一问相关,多想一想数学课本中几何部分有哪些等式,从而采用方程思想来解决问题。

总之,2024年的中考题型在保留开放型、动手操作型、识图、阅读理解型、读图、画图、读表型、会增加方案设计型、猜想型、探索“存在”或“可能”型等新的试题形式。几何证明题是同一体系内纵向整合,注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融合,应用题是圆的垂径定理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横向整合,体现了实际应以用思想,压轴题把几何论证、计算和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运动问题联系起来,而应用题的情景将更新,如国际汽油涨价、人民币升值、个税起征点的调整”等新的问题情境将进入命题人的视野,在技巧、方法的要求上不会过高,但运用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会有所加大。

第2部分。策略一:概念记清,基础夯实。

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特别是选择题就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已经学过的教科书中的概念整理出来,通过读一读、抄一抄加深印象,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

策略二:适当做题,巧做为上。

有的同学埋头题海苦苦挣扎,辅导书做掉一大堆却很少有提高,这就是陷入了做题的误区。数学需要实践,需要大量做题,但要“埋下头去做题,抬起头来想题”,在做题中关注思路、方法、技巧,要“苦做”更要“巧做”。考试中时间最宝贵,掌握了好的思路、方法、技巧,不仅解题速度快,而且也不容易犯错。

策略三:前后联系,纵横贯通。

在做题中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绝不能“傻做”。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的题目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穿透实质,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特别是几何题中的辅助线添法很有规律性,在做题中要特别记牢。

策略四:记录错题,避免再犯。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是同学们常会一次又一次地掉入相似甚至相同的“陷阱”里。因此,建议大家在平时的做题中就要及时记录错题,还要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以后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毕竟,中考当中是“分分必争”,一分也失不得。

策略五:集中兵力,攻下弱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如果试题中涉及到你的薄弱环节,一定会成为你的最痛。因此一定要通过短时间的专题学习,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避免变成“瘸腿”。

最后预祝同学们在2012二模和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上海中考数学

2006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一 填空题 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 2 分析 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原式 2.2.分析 因为分母相同,所以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6 分析 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两边不等式同时加6,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得到不等式的解集为 x 6.分析 直接提取公因...

15年上海中考数学

2015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一 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24分 1 下列实数中,是有理数的为 a b cd 0 2 当a 0时,下列关于幂的运算正确的是 a a0 1 b a 1 a c a 2 a2 d 3 下列y关于x的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为 a y x2 b y c y d y 4 如果一个...

2024年上海中考

默写 1.树木丛生。2.沾衣欲湿杏花雨。3.夜阑卧听风吹雨。4.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5却道天凉好个秋。6鸡犬相闻。古诗词赏析。天净沙。秋。元 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7 题目不是问你是哪两组景物的?天净沙秋填空答案 迟暮萧瑟 明朗绚丽。8 选项中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