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验算4教案苏教版

发布 2024-01-31 23:40:02 阅读 4778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教材p3——4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养成验算的习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进行除法验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今天,军军和兰兰过生日,他俩一起来到食品店选购蛋糕(出示场景图),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在买蛋糕过程遇到的数学问题吗?

二、自主探索,**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问:36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指名口答算式。

学生计算出得数 。

追问:“算得对吗?”你能想办法检验吗?

小组合作:先独立思考,再把想法说给同桌听,最后小组内交流汇报。

教师将学生的验算可能性板书(乘法验算、除法再算一遍等)

提出下列问题在班内交流:

12×3=36表示什么意思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这样的除法?指名口答。

得出结论: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来进行验算。

2、**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问: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指名列式。

学生独立算出得数。

让学生说说65÷3与36÷3的得数有什么不同特点?

问:你能想办法检验吗?

小组合作:请同桌二人合作,互相检验得数,看是否正确,组长负责监督并汇报检验情况。

对合作愉快的小组加星)。

2)、各组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3)、汇报验算方法,教师板书。

组织讨论:21×3+2=65表示什么意思?计算结果是65元又表示了什么意思?

21在除法算式中是什么意思?3呢?2呢?

师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正好等于被除数呢?(小组讨论)

问:你认为有余数的除法应该怎样验算呢?随机抽组汇报。

板书: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三、提升经验,归纳方法。

提问:我们怎样来验算除法呢?

结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直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四、实践运用,加深理解。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回答。

提问:每组中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2、“想想做做”第2题。

把4道题分成两组,每人自选一组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同桌互相检验。

指名两人板演,全班共同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同桌两人轮流口算,并说说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在班内交流算法,并回答:你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吗?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独立读题看**决第一个问题。再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五、拓展提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六、作业: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9÷3 85÷4 27÷2

七、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验算》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除法的验算 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教材说明 教学除法的验算方法。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张购物的情境图,并分别提出两个问题 一是 36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 二是 65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还剩几元 情境图中跳绳的单价是每根3元,因此上面两个问题涉及除法计算的两种情况 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教材在学生列竖式算出36...

三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验算》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除法的验算 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教材说明 教学除法的验算方法。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张购物的情境图,并分别提出两个问题 一是 36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 二是 65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还剩几元 情境图中跳绳的单价是每根3元,因此上面两个问题涉及除法计算的两种情况 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教材在学生列竖式算出36...

三年级除法验算

除法的验算。教学内容主备教师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除法的验算上课教师。年级三年级。备课组长。1 使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2 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3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品质和认真仔细学习的习惯。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