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空间想象能力

发布 2024-04-24 18:10:11 阅读 8134

作者:张玲俊。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第25期。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文章从转变教师思想,提高课堂效率;密切联系实际,充实教材内容;学会正确测量;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起学生兴趣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小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课程标准;空间想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34

小学数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想象能力的培养从而促成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什么是空间想象力呢?空间想象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这种数学能力的特点是在头脑中构成研究对象的空间形状和简明的结构,并能将对实物所进行的一些操作,在头脑中进行相应的思考。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呢?通过日常教学实践积累,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

一、联系现实,教育学生学会观察。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数学是抽象枯燥的,若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对于小学生来讲,建立空间观念是较难的,必须借助于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的大量感性材料才能进行。所以,在教学中应大量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图形与相应的知识联系起来,不断增强直观体验,认识图形。

比如“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叶澜教授曾在新基础教育课题实验中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

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教师就引入“完全重合”,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课件的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习中也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否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

在最后的制作轴对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提高空间想象力。

小学生数学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作者 陈月全。教育周报 教研版 2016年第01期。摘要 空间想象能力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 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而小学阶段正式培养这种能力的 时期。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观察物体的形状,教材的这种编排也正是从培养学生的空间...

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摘要 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虚 实 结合 动静结合 实践与反思相结合。关键词 想象 空间 实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对空间观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中包括根据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 能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

小学生数学空间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李伟荣。考试与评价 2018年第10期。摘要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教育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现如今教育部提出了课程改革政策,要求小学数学除了需要进行知识技能传输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行培养,以此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篇文章将阐述目前小学数学存在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