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五年级地方课备课

发布 2023-10-26 22:40:02 阅读 8795

第一课石海探秘。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兴文石海溶洞,它的美丽壮观、它的形成原因。

2、让学生了解四川其他地方的溶洞。

3、让学生了解溶洞旅游资源的珍贵,以及它带给人们的赏心悦目的感觉。4、让学生了解溶洞旅游资源遭到的破坏,并思考有什么保护溶洞资源的好办法,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培养学生珍惜珍贵旅游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5、让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去溶洞实地旅游考察,感受溶洞的神奇魅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一些四川省其他地方溶洞的**和资料,课上展示给学生。

学生准备:通过上网或者查阅书籍等搜集溶洞的资料或**,准备课上交流。

教学过程:一、宜宾第一洞——兴文石海的神奇和宏伟。出示色彩绚丽、千姿百态的石笋、钟乳石、石柱等的**,让学生感受溶洞的神奇美丽,然后提问学生溶洞形成的原因,让学生思考。

二、“沉思默想”,出示五幅**,介绍石笋、钟乳石、石柱形成的原因,让学生感受溶洞旅游资源的珍贵。

三、“畅所欲言”,介绍了四川省其他地方的溶洞资源。

四、“齐心协力”,介绍溶洞资源的珍贵,让学生了解保护溶洞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自身做起,保护溶洞资源。

五、“走出校园”,让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去溶洞实地旅游考察一下,感受它的神奇魅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2、让学生了解多民族独特的饮食,欣赏多民族独特的饮食。

3、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

教学重难点: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民族饮食的**文字资料,了解家乡的民族饮食,如藏族的和回族的特色小吃。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谈话引入新课:

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比如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他们的饮食和草原生活有关;生活在东北的赫哲族,他们的饮食多和渔业有关。让我们到各民族同胞生活的地方,去品尝他们别具风味的饮食,做一个小小美食家!

2、请班里的苗族同学介绍自己民族的油香。可以从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3、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各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

要求: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通过交流整理收集的民族特色饮食,为在全班展示做好准备,同时要选好发言的代表。

进行交流时从饮食的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可以选择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讲述。

第二课时。1、谈话:我国各民族有很多独特的风味美食,这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各民族的别具一格的饮食。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让学生阅读自己准备的资料《独特的风味美食》。

认真想一想,回答下面的问题:

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的食物什么为主?

以粮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同胞,其饮食习惯各有什么特色?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由于从事畜牧业生产,养成了以吃肉喝奶为主的饮食习惯。他们一般吃手扒肉、烤肉,食用奶酪、奶皮,喝奶茶。藏族人民则喜欢喝酥油茶。

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

4)提问: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佤族、壮族和朝鲜族同胞能用大米做成哪些食品?

哪些民族喜欢吃“手抓饭”?“手抓饭”是怎样制成的?

(5)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6)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师生总结:

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在竹筒放在火上烧

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

壮族人喜欢吃五色糯米糍粑。

朝鲜族同胞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

新疆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闷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称作“手抓饭”。

3、拓展 (1)请做过“手抓饭”的同学讲一讲做的过程。

(2)请本班的回族同学讲一讲自己民族的特色小吃。如,油炸馓子,蜜馓等。

(3)请本班了解藏族饮食的同学讲一讲藏族同胞的主食糌粑。

4、课外实践

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并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感受或写一写日记。

第三课时。1、小黑板出示连线练习:

藏族馕 维吾尔族糌粑

满族酸辣食物

回族油香 苗族侗族炸糕

佤族黎族糯米糕

壮族糍粑 朝鲜族竹筒饭

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手抓饭

2、说一说

(1)思考: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哪些?伊斯兰教对于饮食有哪些明确的规定?

(2)在小组内交流后指名说一说。

(3)在小组讨论:怎样尊重这些民族的饮食习惯?

(4)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本组的讨论结果。

3、课外延伸

访一访 谈话:你去过少数民族餐馆吗?那里的饮食有什么特点?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少数民族餐馆采访,了解那些民族的饮食文化,并试着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布置准备工作:

1)确定采访对象

首先要想清楚,你要采访的对象是餐馆的老板、服务员,还是厨师?采访对象不同,你设计的问题也要有差别。

问题设计:

(2)估计面临的困难

如果你去采访的时候,餐厅内有许多客人在就餐该怎么办?餐馆的人拒绝采访该怎么办?如果采访的时候你“忘词”了怎么办?

为了避免采访时发生这些尴尬,你可以事先让爸爸妈妈扮演餐馆人员,进行采访情景模拟,这样可以提高你随机应变的能力。你还可以和爸爸妈妈去餐馆吃饭,在吃饭期间完成你的采访。

对于这些困难,你准备好了吗?

第四课时。1、小组内交流自己采访少数民族餐馆的情况。交流后选派几名同学在全班说一说。

2、指导学生做小小设计师。

(1)谈话:如果你是某民族饭店的管理人员,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同胞用餐。那么,对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同胞,你知道应该给他们什么风格的菜肴吗?

该用什么礼节招待少数民族宾客呢?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根据不同的民族特点,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菜单,让生意更加兴隆!

(2)出示设计**

我的设计 第三课小学生防火自救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火灾事件介绍。

方法:运用**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学生谈观后感受。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二)认识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方法:运用幻灯片介绍各种灭火设备,牢记各种灭火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表演模拟灭火(制作道具、学生扮演火魔和灭火英雄 )

三)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

三、教学小结:

四、作业。以图书网络为资源进行防火知识的搜集活动。

准备制作防毒面具的材料。

小学生防火自救安全教育课教案。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 复习 :小组为单位汇报搜集成果。

(二)展示**学习自救知识。

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

1、 关门求生

2、测试门的温度

3、从窗户逃生

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

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

6、安全出口逃生。

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播打(注: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情况要报详细:××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是×××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四)教师引领学生在校内考察逃生路线。

一、制作逃生路线图。

二、制作逃生路标。

五)小组为单位制作简易防毒面具。

三、教学小结:

学生评选出最佳线路图。

防毒面具展示。

四、作业。设计家庭火灾逃生方案。

第五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活动课使学生体验逃生过程,增强逃生意识。

二、教学内容:逃生演练。

要求:一、学生统一身着运动服、运动鞋。

二、在体育委员带领下做好准备活动。

三、放置火灾道具。

四、察看逃生线路。

五、教师带领下分组疏散逃生。

三、小结。四、作业。

准备开展消防宣传周的材料。

浙教版五年级地方课复习

人 自然 社会 资料汇总。1 直面挫折的人物 桑兰,贝多芬,抗震英雄林浩。2 青春期是指从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主要指13 18岁这个阶段。女孩的第二特征主要表现为乳腺发达 骨盆宽大 皮下脂肪丰富 嗓音尖细等,还会出现月经。男孩的第二特征主要表现为长胡须 喉结突出 骨骼粗大 声音低沉等,...

小学五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备课教案

硕鼠 魏风。硕鼠 教案。教学目标 1 学习 硕鼠 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把握 硕鼠 中,复唱的特点。2 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3 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4 熟读并背诵。教学难点 1 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2 ...

五年级地方课程总结

在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创设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去了解家乡的状况。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 事物的发展 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让 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主要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运用挂图 实物 录象 多 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