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案《落花生》教学赏析

发布 2023-11-04 17:55:03 阅读 6103

五年级教案《落花生》教学赏析。

有幸聆听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理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所执教的《落花生》一课,听后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这堂别开生面的阅读课突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体现了开放式的大语文教学观。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了教育思想,强化和树立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孙老师的这节课上,学生完全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翁,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的权力,是这节课一个显著的特点。

1.尊重学生,调动了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这节课上,孙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把学生放在和教师平等的位置上,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调动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请看孙老师在上课伊始向学生作的开场白:

同学们,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说,三个人当中,肯定会有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超过我,那么这个人就是我的老师。今天在这节课上,孙老师希望你们能勇于做孙老师的老师,你们答不答应?

答应的请举手!课堂气氛一下活跃了起来,学生个个举起了手。可这时孙老师话锋一转,说:

要想做孙老师的老师可不容易呀!坐在下面的学生面面相觑,不知道孙双金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陆续把手放了下去。紧接着孙老师又说:

因为孙老师年龄毕竟比你们大,在知识和生活经验上也比你们丰富,所以你们要想做孙老师的老师就必须做到什么呢?特别在这节课上。

有学生老老实实地答道:

上课必须认真听孙老师讲课。

孙老师笑答:

这样说来,你还是不能做孙老师的老师呀!这时另一个学生出其不意地回答:

我们在这节课上一定专心听讲,如果能指出孙老师讲课的错误,提出孙老师不能解答的问题,那我们就是孙老师的老师。(注:下面全体听课老师齐鼓掌)孙老师及时表扬说:

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只要你们在这节课能提出孙老师不能解答的问题,你们就是孙老师的老师。

你看,孙老师的这个别具一格的开场白,通过暗示、鼓励等手段,一下子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将传统意义上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置于一种平等友好。

的关系之中。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已经把老师当作。

自己人。了,或者说已把老师当作朋友了。在这样的新关系下,学生消除了对老师的戒备心理,就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言向老师毫不保留地和盘托出。

这样,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准确把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这样的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大有裨益。

2.形式活泼,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事物,而教师只要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就行了。如在这节课质疑的环节中,有学生提出。

居然。为何意,孙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机智地答道:

我也不懂'居然'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你们谁知道啊?请告诉这位同学。

有个别学生举手发言,但不太正确。孙老师立即让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并组织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有关语句。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来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得出。居然。是。

出乎意料。之意。可见,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自得的过程。

为了进一步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张扬的个性。在这节课中,孙老师模仿**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采用了灵活开放的辩论会形式,引导学生说。

是做一个像苹果、石榴那样的人。

和。还是做像花生那样的人。

分两派展开辩论。并且还让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站到讲台前,和坐在下面的第二种观点的同学进行面对面地交锋,并规定甲方如果说服乙方的某个同学,该同学要主动站到甲方队伍里,反之亦然。一时间,课堂上唇枪舌剑,高潮迭起,呈现出一派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争辩的气氛。

在这种气氛下,学生无拘无束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而孙老师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当学生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争论不休时,孙老师就会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辩论向正确的轨道发展。如当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认为。

要像苹果、石榴那样,做一个讲体面的人,因为现代社会你要是衣着稍差的话,会让人瞧不起。

而持第二种观点的同学认为。

要像落花生那样,做一个外表不太张扬的人,因为现代社会靠的是实力。

时,孙老师及时引导:我们这次辩论会的议题是。做一个什。

么样的人。的问题,而不是光谈外表问题。最终学生在孙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辩论,得出了。

人不要做一个只讲体面的人,而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的结论。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在辩论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同学下位走到两派**,孙老师问他何故,该同学出语惊人,他对两派的观点都同意,因为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你不讲体面,不会包装,根本就走不出去;同样你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没有实力也不行。

此言一出,引起在场听课老师雷鸣般的掌声。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冲破了常规思维方式,不落俗套,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在这节课中,孙双金老师就很好地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也是这一堂课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兴趣。

学生的求异思维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会被激发出来。因此,做为一名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要精心设计求异思维的情境,创造求异思维的气氛。这节课刚开始,孙老师就鼓励学生。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并告诉学生不要盲目迷信老师和书本,要勇于发现和指出老师和书本的错误,这样学问才能有长进。学生们听了个个兴趣盎然,精神振奋。孙老师趁热打铁问学生:

同学们,你们都预习过了《落花生》一课,那你们知道落花生是怎样结果的吗?一名学生答道:

落花生的果实是落花生的花落了,钻进地里结出来的。

孙老师接着问: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该同学回答:

我是从课文预习提示看来的。

紧接着孙老师不失时机地反问:

那么你知道书上的这句话是错的吗?该同学茫然地摇着头,而下面的同学纷纷交头接耳,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坐在笔者旁边的一名同学说:

孙老师说错了吧,书上不可能错!另一名学生反驳道:

这不一定,说不定是书上印错了!面对此情此景,孙老师立即用投影仪打出了一幅关于落花生的图像,画面详尽地描绘了落花生这种植物根部和叶部的发育情况,并讲解道:

书上的这句话其实说错了,落花生的花怎么可能钻进地里结出果实呢?它的果实实际上是根部发育长成的,而它的花只是落到地上后给根部以营养。学生恍然。

大悟,意识到今后再也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了,而孙老师旨在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兴趣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循序渐进,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课堂上求异思维的气氛基本具备之后,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学生自身的潜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求异思维的火花将不时闪现。而教师应努力抓住求异思维的契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问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这节课质疑的环节中,孙老师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比如在导入新课后,有学生问孙老师:

课文里讲吃花生的时候,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我认为一家人在一起吃花生或吃吃饭很平常呀,这里说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为什么呢?对此,孙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因势利导:

为什么呢?老师也搞不懂,哪位同学能帮帮这位同学?有学生答:

可能是许地山的父亲繁忙,平常很难回家。

还有学生说:

可能是许地山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只有放假才能回家。

还有学生大胆想像:

可能是许地山的父亲是地下党,只有晚上才能回家。

由此可见,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而这种求异思维能力的增强对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大有好处的。

五年级教案《落花生》教学笔记

五年级教案 落花生 教学笔记。我曾经给某镇小学高年级的语文科组长上过一堂示范课,课文是许地山的 落花生 采用的是自学辅导法。我先给学生布置两道思考题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你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读课文,在课文上圈点勾画。读完了有什么想法就举手发言。大约十分钟...

人教版五年级《落花生》教案

落花生 教案。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详略得当 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2.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感悟道理。3.重点解读对话,感悟花生朴实无华 默默奉献 对人有好处的特点。教学过程 1 前测激趣。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把15课 落花生 的生字词学习了一遍,并且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5...

5年级上册《落花生》教案

5年级上册 落花生 精品教案。落花生 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 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下面是其精品教案,欢迎参考。教学目的 1 熟读课文,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2 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 理解 父亲 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