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届中考语文试卷

发布 2023-12-25 01:45:13 阅读 9093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的6句)

妇姑荷箪食白居易《观刈麦》)

望长城内外***《沁园春雪》)

到乡翻似烂柯人。(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陈涉太息曰:“嗟乎司马迁《陈涉世家》)

更深月色半人家刘方平《月夜》)

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默写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颈联和尾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9分)

伫立旷野,苍qióng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ùn含着的灵气默默不语。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

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亘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伫立( )苍qióng( )yùn含( )亘古( )

2)文中一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听雨危楼”中,“危”的意思是 ;“独步林蹊”中,“步”的意思是。

4)这段描写,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天地灵气和人间性情的赞美。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小题。(4分)

1)《水浒传》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的理想社会。

2)对联“百步穿杨比李广,一绳悬柳陪宋江”讲的是《水浒》中的英雄满心草莽难剃度,一生屠戮终成佛”讲的是《水浒》中的英雄。

4.校团委准备于9月30日下午两点在综合楼第一会议室举行主题为“微笑着面对生活”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12分)

1)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写一张通知,参加会议的人员是每个班级的班长、团支部书记。(5分)

2)历史上许多人能够微笑着面对失败,最终走向了成功,请你举一例并简要概述事迹。(3分)

3)你的班主任对工作十分负责,对同学们也十分关心,只是脾气急躁了一点,这使部分同学对班主任有情绪。作为班长的你,该怎样委婉的请求班主任改正自己的不足?该怎样做同学们的安抚工作?

(4分)

a、你对班主任说:

b、你对同学们说:

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让人,乃众妙之门(20分)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

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

“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

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

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

“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

”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

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散文,几被世人遗忘。

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

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5.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让人,乃众妙之门。

b.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c.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d.让人,并不是懦弱。

6.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3分)

7.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8.选文第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9.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10.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3分)

(1)是可忍,孰不可忍?

(2)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3)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破茧成蝶(20分)

单士兵。乡居年代,我曾在蚕房里住过两年。我洞悉蚕在其生命轮回过程中每一个隐秘的细节。

由黑珍珠一般的子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①成蛾,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观察这样的过程是需要耐心的。不过,我愿意等,我始终认为,这样的等本身就是诗意的。当可爱的蚕儿吸取了充足的甘露润泽之后,便用生命的丝线织茧而栖,沉沉而睡。

生命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其实,它是在做一个坚实的梦,蕴蓄着一次生命的复活。

终于,它咬破自己织制的茧子,出来了,由蛹化蛾,完成了生命本质的飞跃,给我惊喜的震颤。请原谅我的固执,让我称它为蝶。因为它让我想到化蝶的传说(2)。

我想,这个细小的生命,它短暂的沉睡,类似于一次死亡。而当它痛苦地咬破自己织制的茧,羽化成蝶,就完成了生命的复活。这个小精灵,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是那么专注于自己的生命,用重生来拒绝死亡,穿越了生死的界限,让生命得以绚烂。

透过它的生命过程,从某种性质上说,它接近于神话中涅磐的凤凰③。

我感动于破茧成蝶带来的美学意蕴。很多时候,我看着它振动透明的薄翼,时而以舞者的姿态翩飞于屋檐下,时而款款行走于墙壁之上。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越虚与实的空间。

我在想,当初它的沉睡,就是在做着一个蝶梦,一个死与生相连的梦。这个梦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思。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对于我们个体生命而言,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如果我们能用心去咬破自己构筑的外壳,尽管这一过程会很痛苦,但于生命的重生,它又实在是一种必须。

所以破茧成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能够破茧成蝶,就会重获生命的欢愉和快慰。

注]①羽化:昆虫由蛹变为成虫。

②化蝶的传说: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梁祝为爱殉情,双双化蝶。

③涅磐(niè pán):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在文中指通过死亡获得新生。

11.阅读第①②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说等待蚕破茧成蝶的过程“本身就是诗意的”?(用文中相关语句回答)(3分)

12、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2)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13、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④段画线句“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过虚与实的空间”的含义。(3分)

14、请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15.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话来表达你对“破茧成蝶”的理解。(不能引用原文)(3分)

示例:破茧成蝶——不固执于自满自足的空间,才会有自由生命的飞翔。

你的精彩:破茧成蝶——

16.请联系生活,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第⑤段“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这句话中所说的心灵之“茧”的?你认为该如何冲破心灵之“茧”?(4分)

陈涉世家(节选)(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019届中考语文预估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7题。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 文言文 39分 一 默写 15分 1 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2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3 知否?知否如梦令 4故克之。曹刿论战 5 久之,目似瞑狼 二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 7题 ...

2019届山东枣庄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试卷 已纠错

绝密 启用前。枣庄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温馨提示 1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不要在本试题卷上答题,答案写在 答题卡 指定的位置。3 考试开始前,请将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页上方空白处 考试结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 积累与运用 共25分 1 阅读梁晓声 慈母情深 中的...

2019届沈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校 试卷 有答案 已纠错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 积累与运用 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推敲 qi o 饶舌 r o 决窍 ju 无可言喻 y b.清澈 ch 训诫 ji 控诉 sh 井然有绪 x c.严谨 j n 元勋 x n 捷径 j ng 孤陋寡闻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