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发布 2023-12-25 17:10:07 阅读 999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外美术差异**。

容永泰。世界美术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现在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美术和以欧洲各国为代表的西方美术。

中国的水墨画以宣纸、毛笔、墨汁和水性的国画颜料为绘画材料。运用这些材料,中国的画家们利用宣纸和笔墨的特性,在宣纸上可以恣意挥洒出各种粗细、长短、浓淡千变万化的线条;也可以画出各种各样的色块,利用宣纸的晕化特性,产生变化无穷的艺术效果。很多人都说:

从中国画上,可以看出画家当时作画的心情来,甚至可以看出画家的性格和修养,见画如见人。西方的油画以画布、硬而扁的油画笔、画刀和油性的颜料来作画。运用这些绘画材料,西方的油画家主要以各种的色块来作画,利用各种色块的巧妙组合,来表现复杂的景物。

中国画家作画时强调“写意”,即以画家对世界万物的理解和感受作画,因此在绘画的表现形式上,不遵从严格的透视关系,不讲究光线的体现,甚至不讲究色彩的真实性;在绘画构图上,不主张画满整个画面,常常以空白代表天空,代表流水,代表云彩等等,又常常以意到笔不到,笔断意连的手法来绘画。西方的油画家作画时为了强调画面的“真实性”,因而讲究绘画的科学原理。比如用几何知识表现画面的透视关系,用光学知识来表现事物的立体感,用解剖学知识来描画人物等等。

在色彩运用上,虽然常常为了画面的和谐统一而强调一种主色调,但其色彩基本是忠实于物体的本来颜色的。油画总是画满整个画面,重视用背景来突出和衬托主体。这些,给画家作画带来了较多的局限,也使得画家必须重视写生和模特的使用。

受中国古代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绘画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就有了儒道思想极深的烙印。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观念和基础。这不但体现在绘画上,甚至作诗为文也将天人之间的灵犀相通视为创作的最高境界。

中国画家的心中讲究的就是要容纳天地万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来去无阻。所以一个人修养的高低就直接决定了他艺术成就的高低。因此“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便形成了中国画的一大特征。

唐宋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纷纷拿起画笔,把绘画当作抒发自己情感的工具,把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融入到绘画之中。他们将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以表示他们的清高和脱俗不凡。

西方艺术则是另一番景象,他们受**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这样的话西方的画家就不会有中国画家的精神境界。希腊哲学家希庇阿斯就认为,“美就是由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

因此他们在古希腊文化和**教的影响下,形成一种以希腊与**教精神为依据的美学思想。而根据**教义的理解,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是想完成对上帝的靠拢,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摹仿自然;中国传统绘画讲求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人体美;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

上面简单讲述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差异点。由此可知中国画趣味高远,西洋画趣味平易。作为艺术研究,西洋画不及中国画的精深。作为民众欣赏,中国画不及西洋画的普通。

1.下列关于“中外美术的差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中国的水墨画以宣纸、毛笔、墨汁和水性的国画颜料为绘画材料。西方的油画以画布、硬而扁的油画笔、画刀和油性的颜料来作画。

b.在绘画的表现形式上,中国画家从不遵从透视关系,也不讲究光线的体现,甚至不讲究色彩的真实性;西方的油画家则讲究运用几何、光学、解剖学等科学原理来绘画。

c.中国的画家们利用千变万化的线条及宣纸的晕化特性来表现作画时的心情;西方的油画家主要利用各种色块的巧妙组合,来表现复杂的景物。

d.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讲求意境美,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摹仿自然,重视人体美,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画家作画时强调“写意”, 是受到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的影响。

b.油画重视用背景来突出和衬托主体,因此,在色彩运用上,常常为了画面的和谐统一而强调一种主色调。

c.中国画家在绘画构图上,不主张画满整个画面,常常以意到笔不到,笔断意连的手法来绘画,比如以空白代表天空,代表流水,代表云彩等等。

d.西方的油画家作画时强调画面的“真实性”,是受**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国画有画家的精神境界,趣味高远;而西洋画只想完成对上帝的靠拢,趣味平易。因此,西洋画不及中国画好。。

b.中国文人士大夫把绘画当作抒发自己情感的工具,他们将梅兰竹菊入画,是想要借以表示他们的清高和脱俗不凡。

c.西方美学思想的形成是以希腊与**教精神为依据的,它表现在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上。

d.一个国画家如果能在心中容纳天地万物,并且拥有高尚的人格修养,那么他的艺术成就也将达到很高的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

父谌,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曰:“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卿今又为王弘中郎,可谓不忝尔祖矣。

”后随到彦之北伐。彦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数月粮尽,将士熏鼠食之,遂陷于虏。

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潜谋南归,妻疑之,每流涕问其意,修之深嘉其义,竟不告也。后鲜卑冯弘称燕王,拓跋焘伐之,修之与邢怀明并从。

又有徐卓者,复欲率南人窃发,事泄被诛。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留一年,会宋使传诏至,修之名位素显,传诏见即拜之。

彼国敬传诏,谓为“天子边人”,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修之归求救,遂遣之。

元嘉九年,至京邑,以为黄门侍郎,累迁江夏内史。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修之为征西司马讨蛮,失利。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

修之在政宽简,士众悦附。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帝嘉之,以为荆州刺史。

义宣闻修之不与己同,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击襄阳。修之命断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至,乃杀之,以功封南昌县侯。

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吏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征为左民尚书,转领军将军。

去镇,秋毫不犯,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以私钱十六万偿之。然性俭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修之未尝供赡。尝往视姊,姊欲激之,为设菜羹粗饭,修之曰:

“此乃贫家好食。”致饱而去。

—(节选自《宋书朱修之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谓不忝尔祖矣忝:辱没。

b.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 礼:以礼相待。

c.妻以宗室女。 妻:妻子。

d.而旋与佐吏分之旋:随即。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修之能守节的一组是( )

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②修之潜谋南归 ③复欲率南人窃发。

而遣使陈诚于帝 ⑤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⑥凡所赠贶,一无所受。

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都担任不小的官职。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在留守滑台的时候,被敌人围困,虽坚持数月,但最终被俘。

b.在平定义宣的叛乱中,朱修之先是假装同意和义宣一起叛乱,然后又断了鲁秀的进攻道路,让他无功而返,最终杀了被竺超民抓住的义宣。

c.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但朱修之毕竟是南方人而时时想着回去。后来在随拓跋焘讨伐冯弘时,终于找机会逃走,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d.朱修之虽然非常节约,但对生活贫困的姐姐显得薄情少恩。他看望姐姐时,姐姐准备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但他并没有为之所动。

7.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

2)去镇,秋毫不犯,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以私钱十六万偿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清溪行。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秋后作者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 2)诗的第。

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2)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3)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

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高三语文练习014 编者虞敏燕。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 4 题。玉殇。霍达。小院里清凉如水。前边琢玉坊的窗纸透着灯光,在 沙沙 的磨玉声中,梁亦清手捧着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正在加紧精雕细刻。合同期限迫在眉睫,蒲老板在等着他,沙蒙 亨特先生在等着他,患难老妻和两个女儿在等着他,他自己也在等着这艘宝船竣工...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卷。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9分 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 人类尺度 一万年后的地球 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萧县中学2012 2013学年度第一次阶段检测。高三语文。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 阅读题 和第 卷 表达题 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 分钟,第 卷 阅读题 一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中国戏曲的写意性。戏曲通过综合化的舞台手段来表现生活,因而是 表现性 的艺术。它不像西方写实戏剧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