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程纲要 郑桂岭

发布 2024-01-23 17:00:07 阅读 4780

三年级体育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二、内容安排。

三、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拓宽体育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工具书、其他图书、展示交流会、擂台赛、电视电脑等进行体育学习。

2、挖掘人文等资源进行体育学习。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让学生收集有关奥运冠军的故事、姚明等名人的日记以及相关的**进行展。

示交流。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体育、运用体育。

3、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能接受新开发的体育课程资源。不同班级的学生的身体状况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必须对此进行考虑,这不仅影响到开发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还直接关系到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要对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他们感兴趣的各种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二)教学实施。

采用"体育乐园"教学方式,在课的开始或学习简单、枯燥的教学内容时,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情绪,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准备足够多的体育器材,让学生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和时间(一般5~20分钟)内,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练习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内容自主,友伴自由结合,效果自我评价,并且我随时巡回指导、辅导学生。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个性需要,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并且活动后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高涨、回味无穷。四、课程评价。

1、由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

过去的教学大纲是对项目进行评价,占整个评价的80%,如50米快速跑,垒球掷远、前滚翻、立定跳远等等,另外20%是对平时表现与体育常识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没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现在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发展,从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合作精神以及健康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价。过去的学生习惯于被人家评价,现在的逐渐。

接受了发展性评价,一个孩子对他的好朋友说:“我喜欢你的一切,包括你所有的缺点,但如果你能改正某某缺点我会更喜欢你。”可见,发展性评价正在被孩子运用,正因为它的激励性,使这种教育思想渗透到每个领域,这就是评价的多元性。

2、由定量方法评价向定量与定性方法评价相结合转变。

在体育课的评价中多是以定量方法来评定成绩。例如立定跳远,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合格就合格,差一点就是不合格,就像一个需严格把关的产品,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即使人们从过去“增强体质”这一指导思想出发,跳2米的学生就一定比跳1米的学生体质强。这种定量的评价方法只能起甄别和选拔的作用,很难评价一个学生的体质状况。

从新课程目标出发,可以制定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3、绝对性评价向绝对性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转变。

绝对性评价是以前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优点是简便易于操作,是以统。

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相对性评价有助于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取得的进步,从而建立起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其缺点是比较麻烦,不易操作。课程标准鼓励教师采用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班次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依据个人的进步得到评价,而不是通过相互比较或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水平二)小学三年级课程纲要。

郑桂岭新华路小学。

三年级阅读课课程纲要

高村一小 阅读 课程开发纲要。课程名称 阅读。课程类型 阅读拓展。授课教师 三年级语文教师。授课对象 三年级段学生。开设办法 选修课,分低 中 高三个年级段组织教学。一 课程开发的背景。1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和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 大语文 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的...

三年级科学课程纲要下期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期。设计者 赵利娟。适用年级 三年级。总课时 共计36课时。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学校 观音寺镇唐庄小学。一 情况分析。大象版 科学 三年级下册教材由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 猜想与假设 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

三年级课程纲要 传统文化1

2018 2019学年上期。三年级传统文化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三年级传统文化。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 教育部审定2018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授课时数 20课时。授课教师 古城小学姚利娟。适用年级 小学三年级。课程目标 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 篇或段 能大体了解其意思。2.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