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 《七颗钻石》教案 人教版三下

发布 2024-01-31 14:30:02 阅读 6407

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理解:七颗钻石》是19世纪**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

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它们升上天空,变成大熊星座。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童话内容,在了解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明白变化的原因,从而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从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1、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2、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具准备:字卡、句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人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什么神话故事?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

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让我们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听**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讲关于它的动人传说。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及时正音。

3、交流预习情况,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旱灾:由于长期干旱缺水造成作物枯死或大量减产的灾害。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焦渴:非常干渴。

喜出望外:非常高兴。

唾沫:口水。

4、默读课文,说说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第一次:小姑娘找不到水累倒了,醒来时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的水。

第二次: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第三次: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第四次:水罐里变出了七颗大钻石和一股巨大的水流。

1、小姑娘是在什么情况下找水的?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内容。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非常缺水?读课文,找出句子读一读。

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3、感情朗读这些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能救命……)

1、在这么缺水的情况下,小姑娘出来找水,她的水罐第一次是怎么变化的?找出相关的内容,读一读。

2、第二次又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作者怎样写出了变化的过程?读一读,自己体会感悟。

3、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三次变化的过程呢?

4、请你找一找第四次变化的过程,自己读一读。

1、读准词语:

旱灾水井金银竟然舔水哀哀地忍不住凑上去咽唾沫喜出望外匆匆忙忙焦渴而死清澈新鲜。

2、交流:“球、枯、狗、银、讨、沫”左窄右宽,“旱、灾”上紧下松。“沫”字右半部分上横比下横长,“旱”字下半部分的上横比下横短。

3、书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1、回忆一下,这只水罐在故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三年级语文教案爱的奇迹高一 11 班宋嘉。你相信奇迹吗?你相信能收到从天堂寄来的信吗?你相信爱是最伟大的,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来到你身旁吗?长大到现在读过不少关于爱的文章,有的把爱写得热烈温暖 有的写得感人至深。其中有一篇文章是永久铭刻在我心中,让我喜爱,令我感动,更给我深深震撼的文章一一 ...

三年级七颗钻石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七颗钻石 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的专题是 爱的奉献 七颗钻石 是对爱的一种诠释,爱是神奇,爱能创造神奇。童话是基于现实的,但它又高于现实。本文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一个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

小学三年级《七颗钻石》课文

小学三年级 七颗钻石 课文。七颗钻石。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 h 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