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 练习三教案

发布 2024-01-31 22:30:02 阅读 6483

1.跟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2.背诵歌词,说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背成语。

(1)出示八个成语。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成语的音,不懂的成语做个记号。

(2)交流朗读成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交流对八条成语的理解:或根据已学的课文、了解的人物来理解,如“才思敏捷、后生可畏”可联系前面学习的课文《少年王勃》;或根据著名人物的故事来加深印象,如理解“力透纸背”时可举怀素写字的例子;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造造句子,学会运用;或让学生根据平日里的课外阅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如“风华正茂、出类拔萃”……

(4)再次朗读,加深印象。

(5)练习背诵,同桌互相提醒。

(6)集体背诵。

(7)指名背。

2、读背《时间》

(1)世上最宝贵的是什么?同学们一定会说是时间。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时间》这首小诗。

(2)请学生借助字典或小组合作,读通诗歌,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4)提问:“小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的是无穷的宝藏,而懒惰的人只能捞起后悔和失望?

(5)同学们,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人?

(6)鼓励学生说说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或诗歌。

三、课堂练习。

1.分组背诵《时间》

2.完成大练习册上的填空,把练习中的成语填到合适的括号里。

第三课时。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1、谈话引入(谈话要点):

(1)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也有可能会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况。怎样才能拿定主意,怎样才能与别人形成较一致的意见呢?

(2)学会和别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3)怎样和别人商量,大有学问!

2、请学生仔细看图,自己弄懂图意,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

3、学生交流图意,引导展开想象。

4、讨论:遇到图中的情况,准备怎样和别人商量?在商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去同别人商量事情时,态度要诚恳。

(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6、四人一小组练习与别人商量,选择一幅图准备表演。

7、以每幅图为例,让几组学生表演在遇到某种情况时,是怎样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的。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扮演某个角色,既可示范,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每组同学表演完毕后,请观众畅所欲言,发表意见。

8、联系生活,说说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还遇到哪些与课本中相似的情况,遇到哪些难题,我们可以怎样商量,老师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讨论。

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话题进行表演练习。

9、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让人为难的事。遇到难事多体谅,多商量,这样才能处理好难题,我们的关系才会变得更融洽。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欣赏书中的优秀书法作品,请学生发表感想。

2、出示“戈、心”两字,揭示今天学写毛笔字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字,尤其注意红笔标注的笔画“斜钩、卧钩”。

4、指导学生按图提示的运笔走势书空。

5、教师示范,并出示字帖上带有这两种笔画的汉字,进一步欣赏感受。

6、学生在自己本子上书写。

三、课堂练习。

完成大练习册上第三单元测试,剩余的题目。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 1、理解课题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 瀑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

1)出示整首诗

2)指名读一读

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

评议,他讲得怎样?

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板书: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壮美山河

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

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

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一、二两句

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舒畅预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句

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看到了什么?

讨论,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

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

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年级古诗两首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课 古诗两首 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句中 坐 和 泊 的意思。3.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4.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材分析 这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著名...

小学语文 《古诗两首》2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上

古诗两首 敕勒歌 游子吟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结合理解两首诗。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3.感受家乡的美丽以及诗人和母亲之间的深厚亲情,懂得热爱家乡,关爱父母。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情。教学准备 ppt课件 查找诗人资...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5古诗两首人教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5古诗两首人教版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2 能看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2.能看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人新课。1 请学生给大家背诵学过的古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