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十一

发布 2024-03-21 12:10:02 阅读 8806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中,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读书指导法。

d.演示法和实验法。

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 )作为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

b.普通中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一般教育现象。

3.其教学法被称做“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体现了教师的( )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5.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

a.社会教育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基础教育制度。

6.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 )

a.思想政治教育。

b.法律教育。

c.性教育。

d.道德教育。

7.我国义务教育是由( )为主进行管理的。

a.***。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c.市级人民**。

d.县级人民**。

8.(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及其与学习者原有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a.加涅。b.布卢姆。

c.桑代克。

d.奥苏贝尔。

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

a.安全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0.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 )

a.自然形态的教育。

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11.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

a.**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12.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13.“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提出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1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15.构成学习与教学过程的三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是( )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

17.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关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

d.终身学习。

18.“迁移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持这种观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泛化说。

d.认知结构说。

19.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 )

a.《教育论》

b.《雄辩术原理》

c.《理想国》

d.《巨人传》

20.“千、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

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多项选择题。

21.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结构包括( )

a.教师的道德素质。

b.教师的知识素质。

c.教师的能力素质。

d.教师的专业素质。

22.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 )

a.技能的学习。

b.知识的学习。

c.行为规范的学习。

d.认知策略的学习。

23.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

a.陶行知。

b.徐特立。

c.蔡元培。

d.朱熹。24.( 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d.人的社会性。

25.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下列哪些人物的思想属于内**?(

a.孟子。b.弗洛伊德。

c.洛克。d.格塞尔。

26.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在( )等方面存在差异。

a.课时计划。

b.课后评价。

c.课堂教学过程。

d.授课积极性。

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勤于动手。

b.初中阶段学校不开设选修课程。

c.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改革创新。

d.国家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

28.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 )

a.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b.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c.随时记录。

d.可利用现代手段。

29.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包括( )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规模。

c.班级的性质。

d.对教师的期望。

30.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包括( )

a.强调教师讲解。

b.强调学生独立思考。

c.注重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d.注重对教学步骤进行严格的控制。

三、填空题。

31.“社会知觉”是由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

32.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33.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34.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35.班级里的非正式群体主要是。

36.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策略。

37.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中学教学要遵循原则。

38.保持的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定义、公式、定理的记忆是。

39.终身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其著述的《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40.专家型教师知道许多课堂规则是可以通过和来习得的,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

四、筒答题。

41.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42.怎样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五、论述题。

43.论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44.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案例分析题。

45.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兴致勃勃、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叙述了许多被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提出了有关聚落的种种疑问。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学生的质疑。

最后,谢老师展示辩论赛题:正方——聚落应该发展;反方——聚落应该保护。要求学生自行组成两组进行辩论。

在这一过程中,正反方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谢老师担任主持并适时进行点评和表扬。

问题:请你阐述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新课程思想?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怎样实施这一课程理念的?

46.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语文试卷。

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

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

”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

“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问题: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参***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参***:b

参考解析: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中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谈话法是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以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从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独立操作、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2.参***:b

参考解析: 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普通中小学教育作为研究对象的。

3.参***:b

参考解析: 苏格拉底曾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却能用辩论的方法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如他的母亲是助产士,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帮助别人生产一样。由于这个原因,“苏格拉底教学法”又被称做“产婆术”(或“助产术”)。

4.参***:a

参考解析: 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即**有道,**就有教师,体现出教师的传道者角色。

5.参***:c

参考解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不是随意制定的,而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

6.参***:d

参考解析: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事实上,道德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教育的基础。

7.参***:d

参考解析: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为主管理的体制。

8.参***:d

参考解析: 奥苏贝尔采用二维分类法,即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及其与学习者原有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加涅根据学习水平,把学习分为八类;根据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五类。

布卢姆根据教育目标,把认知学习分为六类。

参考解析: 马斯洛假定人类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还认为在上述需要的满足过程中,各种需要不仅有层次高低之分,还有前后顺序之别,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需要。马斯洛将以上七种层次的需要分为两大类,较低的前四层为基本需要,较高的后三层为成长需要。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 填空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学校教育 1 2 教育随着,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 3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 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而之后的非...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共五套

一 单项选择题。1.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1.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