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初步知识》教案

发布 2024-05-01 11:25:12 阅读 6328

精品资源欢迎**。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初步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像分析、判断、**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并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引入。

1.出示:条形统计图。

1)某电影院上月各类影片观众人数统计图。

2)新芽书苑2019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书销售情况统计图2.提问:你已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3.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统计图,你见过吗?出示:

折线统计图。(1)上虞电影院2019年(1~6)月观众人数统计图。(2)百官镇一农户96~2019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二、展开。

一)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四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2)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从折线统计图上我们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还能了解到什么?4.结合课本进一步深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1.你认为哪幅条形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更合适?

2.小组讨论:把这幅条形统计图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办法?a、小组讨论b、汇报。

c、提问:绘制的关键是什么?3.学生尝试绘制。

1)出示我们的调查资料。

2)想一想,哪几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比较合适?(3)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绘制。

4)小组交流绘制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情况,并推断发展趋势。

5)大组交流绘制情况,并纠错。三、应用1.出示:

李军(住院)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提问:看图后,你能推断出什么?2.

出示:百官镇一农户96~2019年人均收入统计图。思考:

a、看图后你有什么感受?b、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

对比练习。

精品资源欢迎**。

1)出示:吉祥鞋店2019年凉鞋、棉鞋销售情况统计图。思考:a、两种鞋的销售趋势分别怎样?b、你有什么建议?

3)出示:两家游泳衣专卖店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比较这幅图,说说哪一幅比较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b、猜猜为什么乐乐专卖店会有这样的销售现象。

四、总结。你又有什么新收获?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五、课外作业。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北京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教学目标 1.认识分数工程问题的特点。2.理解 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 分析及综合概括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教学难点 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 请同学想一想近两年我们学校发生了那些变化?学...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购物中的数学》教案

精品资源欢迎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购物中的数学 教案。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2 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策略。3.经历分析 计算 比较 概括等过程,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购物中的数学》教案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购物中的数学 教案。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2 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策略。3.经历分析 计算 比较 概括等过程,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