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案

发布 2023-08-17 22:49:50 阅读 4504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3.9平均数丨浙教版。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移多补少的数学方法。2.理解平均数的意思,并且掌握求平均数。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平均数。

一、谈话引入。

1.提问:在离足球门十米处,给你15个球射门,你能射中几个?

与生互动。2.出示:

四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足球射门比赛,每人15个球。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进球的个数。男:

7,7,7,7女:6,6,6,6提问:谁赢了?

为什么?

预设:……引出“整体水平”)3.互动:男生赢了,女生服气吗?再来一局。

二、引入平均数。

1.出示:男6,9,7,6女10,4,7,5

提问:谁赢了?为什么?

预设1:男生赢了,因为男生总分高于女生预设2:女生赢了,有个女生吴燕分数最高是10。提问:谁的说法更有说服力?

小结:也就是这个队伍的整体水平跟“个人”无关,与“总数”有关。

2.互动:要不要再来一局?第三局开始了。出示:男7,7,7,7女6,6,6,6

互动:跟第一局一样,这样吧,给女生队加一名成员,看看能不能赢男生。

提问:现在女生赢了吗?为什么?预设:女生总分高,所以女生赢了。预设1:不公平,女生人数多。

预设2:男生赢了。虽然女生总分高,但是女生整体水平是“6”,而男生的整体水平是“7”。

小结:也就是这个队伍的整体水平不仅跟“总数”有关,与“人数”有关。

3.互动:他们决定再比一局。出示:男6,9,7,6女10,4,7,5,4

提问:这回,谁赢了?为什么?

预设1:男生28分,女生30分。女生赢了。预设2:不公平,女生人数多。

提问:那如何去判断他们的整体水平呢?(引入“平均数”)

4.提问:平均数要来反应这些数据的整体水平,那平均数跟什么有关?预设:数据的总数和人数。

三、求平均数1.出示:男6,9,7,6

提问:我们先来看男生足球成绩。9能代表整体水平吗?6能代表整体水平吗?

小结:也就是平均数要比最大的小,比最小的要大。

提问:想个办法,把多的变少,把少的变多,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整体水平。

课件演示过程)(引出“移多补少”)提问:尝试去算算6,9,7,6的平均数。预设:28÷4﹦7(个)提问:为什么要除以4?

小结:求出总和再平均分。(引出“求和平分”)2.出示:女10,4,7,5,4

提问:估计一下平均数应该在什么范围?

求女生的平均数,“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算。谁的眼力好,看出。

平均数是多少了?

引发冲突,不易察觉)

提问:请你用“求和平分”的方法算一算女生成绩的平均数。

3.出示:经计算,还是男生赢了。

这时女生队来了个实力健将,你觉得她射进几个球就能使女生的整体水平超过男生?互动:6个可以吗?

比6小呢?一定要比6大?为什么?

什么时候和男生打平?(12个)四、课堂小结。

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求平均数的方法有?

什么时候用“移多补少”?什么时候用“求和平分”?五、小练。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提问:小李是篮球队的成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1厘米的队员吗?

出示身高**。

出示:姚明226厘米。如果姚明加入这支篮球队,这时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呢?

请思考:这时的平均数还能代表平均水平吗?

六、应用。提问: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平均数?

七、作业。1.下面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2.哪个小组成绩好些?

第一小组4人,一共做了100个。第二小组5人,一共做了110个。

八、板书。平均数总数份数。

整体水平总分人数求和平分算式移多补少。

平均数反思。

平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

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

一、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好的课堂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通过学生喜欢的足球运动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师丰富、生动的语言,轻松、和谐的态度,富有启。

发性和创造性的提问,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出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学习数学。不论是概念的学习,还是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会数学,如在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的过程。

三、重视学科的整合。

本节课巧妙地设计课堂练习,通过练习拓展思维,并让学生加深对求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9平均数丨浙教版。

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引入。

周末。妈妈买了许多苹果,分给哥哥3个,妹妹1个,你对妈妈的分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苹果一样多,是多少?(学生回答)

你们是如何得到的?指名回答。

2.感知课题。(1)学生回答:哥哥给妹妹一个苹果,就一样多了。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哥哥和妹妹都有2个苹果了,2对于它们是一个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板书:平均数)(二)**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预设: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2)怎样计算平均数?(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出示。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

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

计算法:(14+12+11+15)÷4=13(个)。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数表示一个数据的总体情况,不代表个体水平。(三)知识应用。

练习1.小明一周练了84个大字,平均每天练了()个大字。

a.4b.7c.8d.12

2.加工一批零件,前两天每天加工120个,后三天每天加工420个,这五天平均每天加工()个零件。

a.108b.120c.132d.130(四)归纳与总结: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2)怎样计算平均数?(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

五年级奥数平均数练习

1 有一堆糖果,妈妈把它分成三等份后还多一块糖,妈妈留下其中的一份和多出的一块糖,其余的分给哥哥 哥哥把所得的糖分成三等份,也多出一块糖,哥哥留下其中的一份和多出的一块糖,又把其余的给了我,我学着哥哥和妈妈也把它分成三等份,还是多一块糖,你知道妈妈那里一开始至少有多少块糖吗?2 有一堆桃,第一个猴子...

五年级平均数讲义

平均数。知识点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得到的数就是平均数。有关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 平均数 总数量 总份数 例题1 有一篮子鸡蛋,每个鸡蛋的质量如下 56克,55克,58克,54克,55克,53克,54克。这篮子鸡蛋平均一个有多重?练习 上周每天到学校图...

五年级奥数平均数练习题

1 一辆货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60千米,12小时到达乙城,又顺原路返回,返回时每小。时行40千米,求这辆货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2 食品商店进了两种水果糖,甲种水果糖每千克12元,共40千克,乙种水果糖每千克8元,共60千克,为了便于销售,将这两种水果糖混合成什锦水果糖,每千克 应怎样定?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