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周考试卷语文

发布 2023-12-25 01:15:12 阅读 3837

2012届高三下语文5月测试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书写完全正确、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通谍 / 跌宕沤肥 / 老妪湍急 / 逸兴遄飞削皮/削足适履。

b.宫阙 / 商榷饯别 / 鉴戒孤鹜 / 好高骛远阿谀/刚正不阿。

c.品茗 / 南溟刊载 / 载体悱侧 / 成绩斐然露面/崭露头角。

d.箴言 / 缄默畸形 / 菜畦隐晦 / 不容置啄脊椎/棰心泣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搞新闻采访进行写作是新闻记者的天职,但是要写出精品,记者们必须对政治和新闻有极高的敏感度,必须练就一身倚马可待的真本领、硬功夫。

b.父母对子女总是抱着很大的希望,教育子女也总是苦口婆心,做子女的,应该多体谅,多理解,不要让父母枉费心机。

c.nba联盟最大的两家广告赞助商计划将赞助nba的10亿美金投向nfl联盟和大学篮球联赛,果真如此,nba联盟将面临釜底抽薪的危险。

d.她本来就天生丽质,加上又会保养,使用化妆品后更加花容月貌,周围的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她心里乐开了花。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说民生问题是“命脉”,腐败就是“毒瘤”。一方面,我们党要解决好群众的民生问题,取得广泛的支持拥护,另一方面必须下大力气铲除毒瘤,永葆自身青春活力。

b.在我们眼里,像“股神”巴菲特这样的人住在高档别墅里天经地义,但这位世界第二富豪却住在一所靠马路的、没有院落的、在整个社区中属于最差、最朴素的房子里。

c.和老“海归”们相比,80后、90后小“海归”不再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海带”(归国待业)的增加与“海豚”(归国后窝在家里)的出现,更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d.曲阜市“马上就办办公室”的**在网络上的出现,引起社会的种种议论:这到底是真心为民?还是变着法子“作秀”?会不会问题没能解决,却浪费了大量行政成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北京市消协对首都各大商场的休闲裤进行随机抽检。众多知名的外国品牌被检出虚标含量、甲醛含量超标、色牢度不合格等,不合格率接近四成。

b.回家的车票、年终的讨薪,甚至仅仅是提供一本书籍、开通一个信箱,对于农民工,就不仅是心灵的慰藉,更是生活的便利。

c.林书豪的成功毕竟不是电影,他以自身实力为基础,以球队当时的境况为机遇,顺利地融入了教练的战术体系之中,令全队发生化学反应。他的成功是拼出来的。

d.近年来,随着群众权利意识的日渐提高,民主空气的日益浓厚,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现实主义的生命力。

在现代文艺发展史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以及在20世纪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当然不乏积极意义。同时也必须看到,虽然现代、后现代主义以反叛现实主义“起家”,但在根本上,并未完全挣脱现实主义这一重要创作原则。

现实主义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分歧之一,以及基于这种分歧所产生的创作实践上的分野,首先表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上。内容与形式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两个核心要素。19世纪以前,尤其是在现实主义那里,内容居于主导地位,“内容论”是文艺史的主流。

在现代、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后,形式获取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几乎所有的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都有一种“形式主义”偏嗜症。他们对“怎样写”的关注和探索冲动,远超过对“写什么”的热情。

纵观文学史,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每次形式创新,最后之所以被认可并得以保留,无一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指这种形式所蕴含的内容寓意。没有任何一部作品仅仅是因为形式本身的华丽或奇特而被归入经典之列。

如《等待戈多》,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完整清晰的故事,也没有紧张的冲突和丰满典型的人物。贝克特之所以采用这种古怪的艺术形式,就是因为它巧妙地呼应了作品的主题,表现了现代人孤独绝望、无所归依的精神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贝克特们”与现实主义大师殊途同归,共同抵达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终点。

可见,现代、后现代主义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开创的种种花样翻新的形式,最终达到和收获的,仍然是现实主义的目的和结果。

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主义潮流形成遮蔽之势。有人将此视为现实主义衰朽的表征,认为未来的文艺必将是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天下。其实,现代、后现代主义大势之成,主要倚仗的是方法上的优势,而并未在根本上颠覆和取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精神立场。

现代、后现代主义开创的象征、隐喻、意识流等创作手法,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相比,有它利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一面。这些新的技法,真正形成的效果,不是背离现实,而是更加全面、生动、有冲击力地反映现实。与现实主义瞩目于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不同,现代主义往往着眼于人的主观世界。

问题的关键在于,任何一种主观情绪、心理体验,都绝非凭空而至,实质乃是客观现实的派生物和折射品。从创作意图来看,所有现代主义作家艺术家,其创作的主观目的,绝不止于为表现而表现、为心理而心理,最终指向无一不是社会现实。同样,后现代主义对现存秩序、权威、中心的解构,说到底,本身仍然是对现实的一种立场表达。

无论它的内容有多荒诞,形式有多离奇,其逻辑起点和根本归依仍在现实,仍在生活。列宁曾把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作品称为镜子,那么,后现代主义也是一面镜子,只不过它们不是现实主义那样的平面镜,而是哈哈镜或凹凸镜,将真实的现实镜像通过扭曲、变形,夸张地呈现出来,达到另外一种艺术效果。

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创作理路,仍然是一定程度地围绕现实、观照现实、介入现实,只不过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相比,调整了观照点和切入点。

选自《人民**》2024年02月21日24 版,有删改)

5.下列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对20世纪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b.现代、后现代主义尽管极力规避现实,但其创作实践并未在根本上颠覆和取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精神立场。

c.现代、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分歧,从根本上看,就是如何看待文学作品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d.在几乎所有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看来,形式大于内容,他们只是关注“怎样写”,忽略“写什么”。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19世纪以前,“内容论”是文艺史的主流,现代、后现代主义出现后,“形式论”居于主导地位。

b.作品的形式创新能否得到认可,关键还在于这种形式是否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即这种形式是否蕴含有内容寓意。

c.没有一部作品是因为形式的原因而被奉为经典的,所以现代、后现代主义对形式的追求是误入歧途。

d.现代、后现代主义开创的种种创作手法,其真正效果,不是背离现实,而是以一种类似于哈哈镜或凹凸镜的方式来来折射现实。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等待戈多》虽然有着古怪的艺术形式,但作品主题的精神内核反映的是现实,是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b.现代、后现代主义“反叛现实”,想尽办法创新形式,其出发点仍是为了达到现实主义的目的和结果。

c.在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人丰富的心理情绪、主观感受时,传统的现实主义要弱于现代、后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作家往往关注客观的现实生活,现代主义作家更钟爱直觉、梦幻、潜意识、想象等人的主观世界。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①,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日:

“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②,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③,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

“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④,朝分尚食⑤,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

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⑥,是芋视乃学也。

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选自周容《芋老人传》)

注】①佣:受雇打工。②丞、尉:

知县的佐职。③钧礼:平等之礼。

④炼珍:烹制精美的食品。⑤尚食:

这里指朝廷赏赐的食品。⑥不饬:不守规矩,行为不端。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延入坐延:邀请b.书生用甲第为相国用:由于。

c.厚资而遣之资:钱财d.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著:显著,显扬。

9.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了“时位移人”的一项是。

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 ②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④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 ⑤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⑥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

a.①③bcd.④⑤

10.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十年后,书生身居相国之位,回想起芋老人的一饭之恩,感恩图报,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当佣工了。

b.芋老人认为,相国在饥寒交迫之时,饥不择食,故觉得芋头很香;而当上相国之后,美味佳肴享用不尽,自然就觉得芋头不如十年前那样香了。

c.文章由相国十年前后食芋而味道不同引发议论,说明了“时位移人”的道理,并批评了富而弃其妇,贵而绝其交,为吏而背其所学等社会现象。

d.芋老人虽然只是乡下一个粗陋的老百姓,但深明事理,擅长言辞,将许多达官显贵不能讲明的道理,用生活中浅显的例子表述清楚。

四、(22分)

11.把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4分)

2))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5分)

紫阳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周考试卷 五

考试时间 2011年10月10晚自修。一 二试卷满分 150分。选择题部分 共90分,每小题5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肋骨 l i 钻探 zu n 经幢 chu ng 吐故纳新 t b 叶韵 xi 踏实 t 煞尾 s 应接不暇 y ng c 刨冰 b o 仔猪 z 霉菌 j n ...

高三语文周考试卷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事业,要运用法律 经济等手段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其中。b 普希金一生历尽磨难,他追求真善美的自由天性,他所处的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他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c 以生漆为底层的彩陶的保护是世界性难题,如何将秦俑艳丽的彩绘保存下...

2019届高三语文模考试卷

余江一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考语文试卷。命题人 吴武明审题人 张寅锋。本试卷分第 卷和第 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 卷共77分 一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两千余年前的秦代宫殿建筑是相当惊人的。史记 秦始皇本纪 载 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