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考情分析 1

发布 2023-12-25 08:25:13 阅读 3572

上海地区高考考情分析针对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三个版块,近四年都出现的知识点为重点知识,三年出现的知识点为次重点知识,一或两年出现的知识点为非重点知识,新考纲中规定了的知识,但是高考中一直没有考过的知识点为一般知识。 本书对重点知识讲解更细、题型更全、题量更大,对次重点、非重点要求逐渐降低,对一般知识一笔带过。重点、次重点、非重点、一般的关系如下图:

注】①如果前三年比较稳定,12年突变,可作为重点趋势考查。如果前三年出题形式较为灵活,12年则不作为趋势。

三年都考了说明有考察价值,可能还会考,出题时,可以考点吻合,题型多样化。当要以12年的考查形式为主。

同一知识点的几种考查方式或细节同一年不能全考,在改版时可以参考11年的知识点设题。

12年新出现的点要放在显眼的位置。

近几年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可按规律确定重难点改版。

阅读部分】阅读分6个部分,分别时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默写、古诗歌阅读、文言文(人物传记)、文言文(说理、记事、记物、游记)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四年分值都在16到18分之间,都为6小题)

2024年《专家与通人》,左右,**,6题,1个客观题,5个主观题(含2个填空的主观题)。

考查点:1.分析词在文中的含义。

2.分析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5.概括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6.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2024年《笔墨的超越》,左右,**,6题,2个客观题,4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

考查点:1.概括段落大意。

2.分析句在文中的作用。3.

分析词、句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4.分析词在文中的含义。

5.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理解文章内容。6.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024年《家园城市》,左右,**,6题,2个客观题,4个主观题(含2个填空的主观题)。

考查点:1.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词在文中的含义。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词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5.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6.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总结09-11年3年的重点、次重点、非重点和一般知识点:

1.重点:(1)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和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4)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2.次重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非重点: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

三年中每年都有两小题考查到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024年《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左右,**,6题,2个客观题,4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

考查点:1.概括段落大意。

2.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理解文章内容。3.

分析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析段在文中的作用。

5.分析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6.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总结:09年1个客观题,5个主观题(含2个填空的主观题)。10年2个客观题,4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

11年2个客观题,4个主观题(含2个填空的主观题)。12年2个客观题,4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

趋势:2个客观题,4个主观题(含1或2个填空的主观题)。

总结2024年改版的重点、次重点、非重点和一般知识点:

1.重点:(1)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和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4)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2.非重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09-11年每年都为20分,12年增加为22分,四年题型、题量相同)

2024年《春声和春深》,左右,散文,6题,5个主观题(含2个填空的主观题),1个客观题(6选2)。

考查点:1.运用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句在文中的含义。3.

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4.鉴赏作品表现手法。

5.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6.

概括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2024年《天目山》,左右,散文,6题,5个主观题(含3个填空的主观题),1个客观题(6选2)。

考查点:1.运用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句在文中的含义。3.

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5.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6.

揭示写作意图。

2024年《又见鹭鸶》,左右,散文,6题,5个主观题(含2个填空的主观题),1个客观题(6选2)。

考查点:1.分析段在文中的作用。

2.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3.

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4.运用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5.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6.

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总结09-11年3年的重点、次重点、非重点和一般知识点:

1.重点:(1)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3)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和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2.次重点:(1)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2)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3)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4)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5)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3.非重点:(1)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024年《冬阳·童年·骆驼队》,左右,散文,6题,5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1个客观题(6选2)。

考查点:1.分析句在文中的作用。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

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4.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5.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6.

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总结:09年5个主观题(含2个填空的主观题),1个客观题(6选2)。10年5个主观题(含3个填空的主观题),1个客观题(6选2)。

11年5个主观题(含2个填空的主观题),1个客观题(6选2)。12年5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1个客观题(6选2)。

趋势:5个主观题(1或2个填空的主观题),1个客观题(6选2)。

总结2024年改版的重点、次重点、非重点和一般知识点:

1.重点:(1)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2)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3)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4)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

2.次重点:(1)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和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非重点: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三、默写。4年形式一样,8选6,每小题1个空,考点有:诗、词、文。先秦散文12年考查量加大,应加以重视。

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课内的包括高中和初中的,高中、初中、课外大概是按3+2+2的模式。

四、诗歌阅读。

2024年《早兴》(唐诗七律),3题,1个客观题,2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

考查点:1.识记课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2.词句理解及语言分析。3.赏析词句。

2024年《尧庙秋社》(散曲),3题,1个客观题,2个主观题。

考查点:1.句子理解。2.词句理解及手法、语言分析。3.识记课文中所涉及的作品;结合教材,把握作者情感。

2024年《明月何皎皎》(古诗),3题,1个客观题,2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

考查点:1.识记课文中文学和文化常识。2.词语理解及手法、语言分析。3.描写手法赏析。

总结这3年的重点、次重点、非重点和一般知识点:

1.重点:(1)词语理解及手法、语言分析;(2)识记课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2.非重点:(1)赏析词句;(2)句子理解;(3)结合教材,把握作者情感;(4)描写手法赏析。

2024年《春江晚景》(唐诗五律),3题,1个客观题,2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

考查点:1.句子理解;2.词语理解及手法、语言分析;3.赏析词句。

总结:09年唐诗七律,3题,1个客观题,2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10年散曲,3题,1个客观题,2个主观题。

11年古诗,3题,1个客观题,2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12年唐诗五律,3题,1个客观题,2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

趋势:以唐诗为主,兼顾词曲。3题,1个客观题,2个主观题(含0或1个填空的主观题)。

总结2024年改版的重点、次重点、非重点和一般知识点:

重点:词语理解及手法、语言分析。

次重点:(1)识记课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2)句子理解;(3)赏析词句。

一般知识点:(1)结合教材,把握作者情感;(2)描写手法赏析。

五、文言文。

一)第一篇阅读,四年都是人物传记。

2024年《沈周》,左右,6题,2个客观题,4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

考点有:1.实词(2个、以填空形式考查)。

2.通假字(没、辟、辩)。3.

虚词(以、而、为、其),每个词考查2个句子,一个文内的,一个文外的。4.句子翻译(2个文内句子)。

5.文章写作手法分析。6.

概括文意。

2024年,左右,5题,1个客观题,4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

考查点:1.实词(4个)。

2.虚词(以、则、而、之),每个词考查2个句子,一个文内的,一个文外的。3.

句子翻译(主要考查句式及实词的含义,2个文内)。4.人物形象分析。

5.概括文意。

2024年,左右,5题,1个客观题,4个主观题(含1个填空的主观题)。

考查点:1.实词(4个)。2.古今异义词(禁止、几何、请教)。3.句子翻译(2个文内)。

4.人物形象分析。5.概括文意。

总结这3年的知识点,实词和翻译考查了3次,通假字、虚词和古今异义词分别考查一次,重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3)概括文意。次重点:

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1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一 逐题分析。二 整体分析。1 各知识点分布情况。2 命题特点分析。1 常考题型与考点。题型每年基本没什么变化,主要以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题和计算题为主。单选题多考察基础知识,如光的干涉和衍射 运 像等等,题目较容易 多选题以电磁感应和波 像以及物体受力平衡为主为主 ...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2004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一 阅读 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 6题。16分 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行量却增长了8.5 从1997年到2002年5年累计增长30.3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 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

语文试卷分析 1 1

今天有幸能与协作校的老师们共同进行试卷分析,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在总结前一段工作的不足基础上,更好的促进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今天由我代表文化小学四年组对语文试卷进行分析。一 试卷整体评价。本次试卷以教材为载体,立足于基础,侧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综合知识运用的基本技能,题量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