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作文指导策略

发布 2024-01-25 03:35:06 阅读 3278

作者:王山洪。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24年第09期。

进入三年级,学生就普遍感觉到写作文的困难,主要是因为从写话到写段,字数有所增加,还有从单纯的写话到一定的描写,语言上还需有所提高。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甚至害怕写作文,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无从下笔。

许多老师在作文指导时,常常是教师说,学生写,习惯于统一模式下的作文指导,结果导致学生“举一”有余,“反三”不足。学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辙。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个性和儿童情趣,如此教学下的作文精彩何在?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谈谈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写作兴趣很重要。

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很重要,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学习任何事物,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源之水”,学生的作文水平是绝不会提高的。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因此,每次提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实物、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描写秋天的作文时,把同学们领到田野里、树林里、校园里等地方,让他们亲眼去看,亲耳去听,用心去体会。

同学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中,沉迷于迷人的秋色中,他们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的欲望,选取最美好的语言来描述,从而写出自己心中、眼中的秋天。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习作的强大动力。

二、创设情景,使学生会写。

由于写作的素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校内外特定地点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学生参与,进行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为目的的系列作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高度有意注意的状态下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并逐步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同时,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积极地去体验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并分类进行积累。这样,写作文时就有素材可写、会写了。

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指导策略

作者 刘冬琴。课程教育研究 上 2016年第05期。摘要 写作,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描述生活中的美好,还可以展开自己对未来世界的想象 习作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作文呢?笔者使用了一些具体的指导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潘新和教授的巨著 ...

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作文

作者 董洪萍。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教师版 2014年第24期。摘要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写简单的作文了,而作文教学是一门大学问,如果教师不能适时地给学生以启发,他们有可能从此不知该如何作文,教师可以遵循循序渐进 启发诱导的原则,进行如下指导 引导学生从熟悉事物入手 创设情境,强化说话 写话训练 及时...

三年级学生作文兴趣培养策略

作者 刘红德。教师博览 科研版 2012年第01期。摘要 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 拦路虎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作文,此时是培养他们作文兴趣的最佳时间。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仿写 开展体验活动 作文评分不 吝啬 等策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找到作文的门道,让学生体验到作文的快乐。关...